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是中國歷代的二十五部紀傳體史書的總稱。它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新元史》(也有不算新元史而計入《清史稿》的)二十五部史書。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記》是通史之外,其餘皆為斷代史。

1、史記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北宋景祐監本仁壽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南宋黃善夫刻本。商務印書館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

南宋紹興中杭州刊本。 北京圖書館藏本;

明嘉靖、萬曆年間 南北監刻《二十一史》本;

明正德十三年建寧府重校刊本;

明崇禎元年序聚堂刻本;

明崇禎至清順治毛氏汲古閣刻《十七史》本;

清康熙四十年《重修二十一史》本;

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

清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刊行《史記集解索隱正義合刻本》;

清同治光緒年間五省官書局據汲古閣本合刊,光緒五年湖北書局匯印《二十四史》本;

清道光四年、十六年武英殿重修刊本,《二十三史》收;

清光緒八年內府刻《古香齋鑒賞袖珍史記》本;

民國十九年南宮刑氏刊本;

民國二十四年上海開明書店影印《二十五史》本;

中華書局1959年據金陵局本標點排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據南宋黃善夫刻本標點排印本。其在內容編排上與金陵書局本、武英殿本略有不同。

2、漢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清代前基本和《史記》相同,清乾隆三十年敕輯的《四庫全書》本;

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放在御花園摛藻堂內的《四庫全書薈要》本;

清五省官局《二十四史》本;

劉承干輯《四史》本;

商務印書館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萬曆二十五年北監本《二十一史》。

刊行《前漢書》一百卷附考證的有: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同文書局、五洲同文書局、竹簡齋、涵芬樓影印武英殿本;成都書局本《四史》;世界書局影印殿本《四史》;1921年北洋時期出版的《二十五史》;中華書局輯印的《四部備要》等。

1962年中華書局印行的標點本《漢書》,以王先謙《漢書補註》為底本,參校商務印書館影印的百衲本中的北宋景佑本、明末毛晉汲古閣本、清乾隆武英殿本和同治金陵書局本。

3、後漢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基本同前。但後期刻本發生了改動,明代的毛晉汲古閣本把志放在紀、傳之後,明監本和依據它翻刻的清武英殿本都把志置於紀後傳前。另還有清惠棟的《後漢書補註》和王先謙的《後漢書集解》本,可供參照。中華書局標點本,以商務印書館影印的南宋紹興本作為底本,以汲古閣本和武英殿本作對校。紹興本是現存比較完整的南宋刻本,原闕五卷,影印時借用別本殘冊補配。

4、三國志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以南宋紹興、紹熙兩種刻本為底本的影印百衲本;

據明北監本校刻的清武英殿本;

據明南監馮夢禎本校印的金陵活字本;

據毛氏汲古閣本校刻的江南書局刻本;

《三國志吳志》殘一卷,存卷第十二,大阪武居氏用家藏西晉抄本;

《三國志》六十五卷,宋紹熙刊本原缺《魏志》三卷,用涵芬樓藏宋紹興刊本配補百衲本;

《三國志》六十五卷,民國二十年中華學藝社用日本帝室圖書竂藏宋紹熙本影印原缺《魏志》三卷,用上海涵芬樓藏宋紹興本配補上海中華學藝社輯印古書之八;

《三國志》六十五卷,影印南宋紹熙刊本原缺《魏志》三卷,用紹興中衢州刊本配補仁壽本,為二十五史所收;

《三國志》六十五卷,萬曆二十四年南京國子監刊本;

《三國志》六十五卷,重修二十一史所收,據明萬曆南北監本;

《三國志》六十五卷,明陳仁錫評,寬文十年刊本;

《三國志》六十五卷,覆汲古閣本,五省局刊本,二十四史所收;

《三國志》六十五卷,十七史所收;

《三國志》六十五卷,二十三史所收;

《三國志》六十五卷附考證,影殿本,二十五史所收。還有宋刻遞修公文紙印本,宋刻元明遞修本,元大德十年池州路儒學刊本,元刻明南監遞修本,明吳琯西爽堂刻本,明抄本,清抄本,清光緒文雅齋刻本。至於晚清民國的石印本那就更多了。

《三國志集解》,近人盧弼集解,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排印;

《三國志補註》六十五卷,清趙一清補註,廣東書局刻本;

《三國志旁證》三十卷,清梁章鉅撰,廣東書局刻本。

其它參考書:

《三國志補註》六卷,清杭世駿補註,杭氏刻外集本;

《三國志注證遺》一卷,清侯康撰,廣州書局本;

《三國志證聞》三卷,清錢儀吉撰,蘇州書局本;

《三國志注證遺》四卷,清周壽昌撰,家刻本,廣州書局本;

《三國志考證》八捲髮,清潘眉撰,廣州書局本;

《三國志辨疑》,清錢大昭撰。

5、晉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北宋監本;

宋紹興重刊北宋本;

宋刊十四行小字本;

宋寶佑刊九行大字本;

宋刊明修本(附音義);

元刊十行本;

元刊二十二行本(大德九路刊本);

明南監重修本;

明北監方從哲修本;

明藩府刊十行大字本;

明萬曆間周氏(周若年)翻宋刊九行大字本;

明吳琯西爽堂校刊本;

明鍾仁傑刊本;

明鍾惺評本;

明蔣之翹更定本;

明汲古閣刊十七史本;

清乾隆武英殿附考證本;

清席氏掃葉山房刊廿一史本;

清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刻本;

清同治年間嶺南陳氏葄古堂仿殿本;

清光緒年間湖南寶慶三味書坊翻刻殿本;

清同文書局影印殿本;

清五洲同文書局影印殿本;

清圖書集成局鉛字排印本;

清竹簡齋石印本(有大小兩種);

清史學齋石印橫行本;

清竣實齋石印本;

民國商務館影印殿本;

民國商務印書館百衲廿四史影印宋紹興重刊北宋本;

民國中華書局排印四部備要本;

民國開明書店鑄版《二十五史》中之《晉書》。

中華書局1974年標點排印本。此本以金陵書局本為底本,與宋本(百衲本)、清武英殿本互校並參以元二十二字本(即元大德九路刊本)、明南北監本、吳琯西爽堂本、明萬曆間周若年刊本,毛晉汲古閣刊本加以校正。。

6、宋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宋元明三朝遞修本,簡稱三朝本;

明代中葉以後三朝本版片越來越漫漶,補版也越來越多,萬曆二十二年(1654)南京國子監刊本,重刻了一個版本,做了一些補充,簡稱南監本,此外尚有北監本和毛氏汲古閣本;

康熙四十年(1701)序據萬曆中南京國子監刊本,重修《二十一史》補考更有所增加,簡稱北監本;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是以北監本為主而兼收南監本,簡稱殿本;

同治十三年(1874),以汲古閣本為底本的五省局之一的金陵書局刊《二十四史》,簡稱局本;

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十九年到二十六年(1930-1937)涵芬樓影印本(四部叢刊史部)的百衲本《二十四史》,簡稱百衲本;

民國二十三年(1934)影印北平圖書館吳興劉氏嘉業堂藏宋蜀大字體,缺卷用涵芬樓藏元明遞修本配補。書的特點是保存了原來的面目,比較可信;

1935年上海開明書店影印本《二十五史》,簡稱開明本;

1955—1966年,台北《二十五史》編刊館影印南京紹興中江南重刊北宋監本《二十五史》,簡稱仁壽本;

1972年中華書局點校《宋書》,以北京圖書館所藏三朝本、明北監本、毛氏汲古閣本、清乾隆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互校。為避免繁瑣,在六種本內互校,擇善而從。

7、南齊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宋蜀刻大字本(眉山七史之一);

宋刊明修邋遢本;

明南監趙用賢刊本;

明北監蕭雲舉刊本,明汲古閣刊十七史本;

清乾隆武英殿附考證本;

清席氏掃葉山房刊廿一史本;

清同治間金陵書局刻本;

清同治間嶺南陳氏葄古堂仿殿本;

清光緒間湖南寶慶三昧書房翻刻殿本;

清同文書局影印殿本;

清五洲同文書局影印殿本;

清圖書集成鉛字排印本;

清竹簡齋石印本(有大小兩種);

清竢石齋石印本;

清史學齋石印橫行本;

民國商務印書館影印殿本;

民國中華書局排印四部備要本;

民國商務印書館百衲二十四史影印蜀大字本;

民國開明書店二十五史本;

中華書局點校本,以民國商務印書館影印的宋大字本作底本,參校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並採用了周星詒、張元濟、張森楷的三種《南齊書校勘記》稿本及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的成果。

8、梁書 陳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梁書》單行刊印較少,大都與其他正史合刊,大量刻印也比較晚。從貞觀十年《梁書》問世,至宋朝刻印流傳,中間相隔約五百三十年。《宋史.藝文志》載周獲《十七史贊》,當是《十七史》之名之始稱。據此可知,《梁書》最早大量流行刻印於宋代是有案可查的。

宋井度《七史》收《梁書》,紹興中蜀眉山刊元明遞修本。宋元明三朝刊明南監遞修印本和明萬曆中北京國子監刊本《二十一史》中,南本萬曆三年(1575)刊,北本萬曆三十二年(1605)刊。

毛氏汲古閣刊本《十七史》中,《梁書》於崇禎六年(1633)刊,順治七年(1650)補輯。

《二十三史》所收《梁書》有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本。後又有光緒中同文書局、五州同文書局、竹簡齋據殿本影印本、圖書集成局排印本。

復汲古閣本,同治、光緒五省官書局據汲古閣本合刊。

光緒五年(1879)湖北書局匯印《二十四史》,其《梁書》印於同治十三年(1874),由金陵書局刊。

百衲本《二十四史》張元濟輯,《梁書》影印於1933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宋蜀大字本影印,缺卷以元明遞修本配補。

195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百衲本。

1935年上海開明書店影印殿本《二十五史》,收《梁書》附考證。

中華書局點校本《梁書》是用百衲本、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武英殿本、金陵書局互校而成的善本。

陳書的版本、校本大體與梁書同。

9、魏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據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記載,北宋時期已有《魏書》刻本,後來在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曾在四川翻刻《魏書》,但這兩種刻本均未流傳下來。

流傳至今的最早刻本是在南宋紹興以後翻刻的,這個刻本由於有元、明兩朝補版,被稱為「三朝本」。1935年商務印書館影印的所謂「宋蜀大字本」,實際上就是這種」三朝本「。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開明書店鑄版的《二十五史》的統計如下:

宋蜀刻大字本(眉山七史之一);

宋刊明修邋遢本;

元刊本;

明南監本;

明北監李廷機刊本;

明汲古閣刊十七史本;

清乾隆武英殿附考證本;

清席氏掃葉山房刊廿一史本,

清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刻本;

清同治年間嶺南陳氏葄古堂仿殿本;

清光緒年間湖南寶慶三味書坊翻刻殿本;

清同文書局影印殿本;

清五洲同文書局影印殿本;

清圖書集成局鉛字排印本;

清竹簡齋石印本(有大小兩種);

清史學齋石印橫行本;

清竣實齋石印本;

民國商務館影印殿本;

民國商務印書館百衲廿四史影印蜀大字本配元明遞修本;

民國中華書局排印四部備要本;

民國開明書店鑄版《二十五史》中之《魏書》。

中華書局1974年點校本是以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武英殿本、金陵書局以及商務印書館影印百衲本為藍本,並參考了《太平御覽》、《通典》、《通志》等書,進一步加以校正、標點和出版。據該書編輯說明所說:此六個本子實是一個系統,直接或間接同祖三朝本,也都作了一些修改。

10、北齊書 周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此書第一次刻版付印最遲在宋政和元年至八年,但此本早已失傳;

南宋時,曾經和其它六史合刻了一部《七史》,是宋紹興中蜀眉山刊元朝遞修本,即三朝本;

明萬曆十七年南京國子監祭酒趙用賢重刻一個新本,根據北史做了許多補改,即南監本;

明萬曆三十四年北京國子監仿宋元明三朝刊明南監本刻《二十一史》;

清初毛氏汲古閣所刊《十七史》,於崇禎十一年刊,順治十年補輯;

清康熙四十年據萬曆中南監本重修《二十一史》,補改更有所增加,簡稱北監本;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二十四史》,則是以北監本為主而兼收南監本;

清同治八年據武英殿本刊嶺南陳氏葄古堂藏版重修《二十四史》;

三朝本一直在印行,直至清代中期,業已模糊,被稱為邋遢本,有許氏九行邋遢本;

清同治十三年以汲古閣本為底本的金陵書局刊《二十四史》;

光緒五年湖北書局匯印本;

民國商務印書館涵芬樓影印本(四部叢刊史部)的百衲本《二十四史》;

民國二十三年影印北平圖書館藏宋蜀大字本,缺卷以涵芬樓藏遞修本配補;

195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百衲本縮印。

百衲本三十四卷前影印三朝本,三十四卷後影印殘宋本。汲古閣本、殿本、局本都直接間接繼承了三朝本系統。

1935年上海開明書店影印本《二十五史》;

1955年—1956年台北二十五史編刊影印南宋紹興中江南重刊北宋監本《二十五史》,即仁壽本。

中華書局1972年點校本是以三朝本、南北監本、殿本為主要互校本點校出版的。周書版本基本同上,另還有元大德本流傳。據中華書局點校本序中說,周書的有些卷已經不是令狐德棻的原著,其中一部分由李延壽的《北史》加以改竄補充的,一部分是由其他史料補充的。

11、南史 北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史為十七史所收,最早見於《宋史.藝文志》史鈔類。但宋本僅有殘卷被北京圖書館收藏。明嘉靖年間校刻史書,為二十一史所收。清乾隆年間,《明史》告成,與明刊本二十一史合稱《二十二史》。乾隆時詔刊二十四史,故二史又被列入《二十四史》。清初毛氏汲古閣《十七史》也收入。1921年又被開明書店出版的《二十五史》所收。現在流行的二十四史本《南史》和《北史》有兩個系統,一為武英殿本,即清代官刻本。清末以來各種刻本都以此為根據。底本既差,又有清人竄改之處;二是商務印書館的百衲本(即影印元大德刻本),集合較早的刻本影印,較能保存史料的本來面目。一九七五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南史》是採用百衲本為工作本,進行點校。並參校了《宋書》、《南齊書》、《魏書》、《北齊書》、《梁書》、《陳書》、《周書》、《隋書》和《通志》。因為南北史均是刪節南北朝四書,其原則是只要原文無誤,就不去改動,所以把
這幾部史書作為校勘的主要根據。

12、隋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隋書》於唐初修成,它同南朝四史和北朝四史共稱「八書」。這八書卷帙浩繁,抄錄頗費氣力,因此社會流行較少,特別是李延壽修成了《南史》和《北史》之後,卷帙減少,易於傳誦,這樣,隋書等八書流傳更難。

《隋書》流傳最早的本子是宋天聖二年(1024)刻本,今已失傳,此後,流傳於世的版本大致有以下幾種:

宋刻遞修本,現存六十五卷;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二十三年(1595)南京國子監刊本;

清順治十五年(1658)、十六年(1659)、康熙三十九年(1700)、乾隆二十四年(1759)補刊本;

清乾隆間《二十一史》本;

重修《二十一史》本;

毛氏汲古閣《十七史》本;

《八史經籍志》所收本;

清末重刊《二十四史》所收本;

影元大德刻本並借北平圖書館、江蘇省立國子學圖書館藏本配補;

百衲本《二十四史》所收本;

同治五省書局影印殿本;

影元饒州路學刊本;

影元至順瑞州路刻明修本;

仁壽本;

開明書店《二十五史》所收本;

1955年上海商務館重排印本;

1957年上海第二次印本。

1973年中華書局主要以宋刻遞修本、元大德饒州路刻本和元至順瑞州路刻明修本為底本,並參校其它六種版本點校排印。

13、舊唐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最早的版本,今天已發現的是南宋紹興年間的越州刻本,但不能說這以前就沒有刻本了。中國史書的刊刻始於北宋年音,但由於北宋政府對《舊唐書》的歧視,所以直到《新唐書》成書前,舊書一直沒有刻本問世,南宋初年,尤袤的《遂初堂書目》中已列有《舊唐書》,該書注有著者和版本,從中可知《新唐書》刊刻後,舊書也已刊印,並有舊杭本、川小字本、川大字本等,但具體時間已無從了解了,原始版本也無法見到。

越州刻本已是殘卷,僅有六十七卷,原只流傳民間,元、明二朝(明前期),並不為人所知,明嘉靖年間,為聞人詮在東南諸地發現,便著力搜集《舊唐書》,結果「得紀志於吳縣王延喆家,得列傳於長洲張汴家」,這是越州刻本的復出,原來雖有流傳,但並不史家所知。聞人詮以此本為基礎,又參照了應天陳沂、長洲王谷祥的藏本,彼此補充、參照,方始成書。

聞人詮本是舊唐書最古的完整版本,對於舊唐書的流傳有再造之功,然而所據越州刻本是殘篇斷簡,刊刻又倉促,所以脫誤甚多,不能盡善,此書流傳不廣,後來得之殊難。

清朝殿本是在聞本基礎上而成的新的版本。乾隆四年(1739),乾隆下詔武英殿校刻唐書,以聞本為基礎,逐條重訂,又附考證於每卷之後,清代殿本正史二十史種中,《舊唐書》就是這一版本。道光年間此書又重修,流傳很廣,是最通行的版本之一。

道光年間,岑建功以聞本為基礎,再刻《舊唐書》,又由羅士琳、劉文淇、劉毓崧、陳立討訪群籍而出《校勘記》,吸收了清人研究唐書的成果,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史書。

同治年間,金陵、湖北、浙江、江蘇、淮南五書局合刊二十四史,稱為局本。

民國時期的上海涵芬樓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以宋殘本與聞人詮本配補。

1973年中華書局據宋殘本、聞本、百衲本、殿本、局本等排印。又據《唐會要》、《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校勘中,並在卷末加以說明,便於對照。

14、新唐書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流傳最早的版本是北宋嘉祐十四行本(中字本),但該本已有殘缺,另有十六行本和北宋閩刻十六行本(小字本)。南宋有十行本和閩刻十行本。宋代刊印的《十七史》也收錄在內。

明代有刊行的南監本《二十一史》,北監本《二十一史》。

成化萬曆年間補刊南宋中字本,有補鈔;

有明末毛氏汲古閣本;

明刊成化十八年(1482)至康熙二十年(1681)補刊本,但缺卷第七十二下和卷第七十三中;

後重修《二十一史》收錄本;

《八史經籍志》收本;

《覆八史經籍志》收本;

《叢書集成初編》收本;

乾隆時修《二十四史》武英殿本;

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二十三史》收本;

同治年間五書局本;

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影北宋刊小字本;

仁壽本;

日本堀正修校正,寬延元年下村兼清刊本;

影中華學藝社的借照日本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北宋嘉祐刊本,缺卷用北平圖書館江安傅氏雙鑒樓藏宋本配補百衲本;

195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1975年中華書局以百衲本(影印北宋嘉祐十四行本,殘缺部分,以北宋十六行本和南宋十行本補)為工作本,參校了北宋閩刻十六行本(影印膠捲殘本)、南宋閩刻十行影印本(缺四十多卷)汲古閣本、殿本和浙江書局本排印。

15、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舊五代史》自宋初刊行於世,在北宋中後期,與歐陽修《新五代史》並行。由於《新五代史》祖述春秋筆法,竭力宣揚儒家思想,後來逐漸受到理學的推崇。到了金泰和七年(1207),金章宗遂命削去《舊五代史》,只用《新五代史》,於是《舊五代史》逐漸不行於世。到元、明時期,乃至湮滅了。直至清乾隆中開四庫館時,已無法找到原本。當時,館臣邵晉涵從明《永樂大典》輯錄出來,並參考《冊府元龜》、《資治通鑒考異》等文獻所引用的材料加以補充,最後排纂而成。他還參考了其他數十種典籍,作了考異附註,在不少地方又豐富了原書內容,基本上恢復了《舊五代史》的本來面目。該書作為《四庫全書》之一,於乾隆四十年(1775)編成繕寫進呈,直到1921年,南昌熊氏曾影印出版(影庫本)。而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有繕寫的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和武英殿刊本(影殿本)。但是,影殿本對原作略有改動。

此外,流行於世的版本還有:

附武英殿本,重刊《二十四史》所收;

清同治十一年(1872)湖北崇文書局覆殿本、五省局刊,《二十四史》所收;

民國四年(1915)吳興劉氏嘉業堂據四明盧氏抱經樓藏鈔本校刊;

影吳興劉氏嘉業堂刻原輯《永樂大典》有注本、百衲本,《二十四史》所收;

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排印,《四部備要》之一;

影殿本,《二十五史》所收,《食貨志彙編》所收;

影吳興劉氏嘉業堂《四庫全書》原輯本、仁壽本,《二十五史》所收;

1975年中華書局以影庫本為底本,用殿本、吳興劉本及其他三種抄本參校,並吸收邵晉涵的批校及彭元瑞等人的校勘成果,對《舊五代史》刊行了糾謬補缺,並將每卷中校勘出的錯亂奪衍之處或存異之點,附於卷末,便於參考。

新五代史的版本流傳較多,主要有:

萬曆二十八年(1600)北京國子監刊本,重修《二十一史》所收,《十七史》所收;

明楊慎評刊本;

《二十三史》收本,重刊《二十四史》所收;

覆毛氏汲古閣本,五省局刊,《二十四史》所收;

明沼二十五年東京博物館刊,二十六年再版;

影江安博氏奴鑒樓藏宋慶元本,百衲本,《二十四史》所收;

影殿本,《二十五史》所收;

影南宋慶元刊本,仁壽本,《二十五史》所收;

1974年中華書局以百衲本(影印南宋慶元本)為底本,對校清貴池劉氏影印南宋本、殿本、清南昌彭元瑞《五代史記注》,並參校了明汪文盛本、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等多種版本排印。

16、宋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宋史》修成後,屢經刊刻,故行世的版本較多,主要有:

元順帝至正六年(1346)杭州路刻印,是《宋史》最早的版本,簡稱「至正本」;

明憲宗成化十六年(1480),由兩廣總督朱英在廣州按照元刻本的抄本刻印,後來的版本幾乎都以此為底本。簡稱:「成化本」;

明世宗嘉靖年間南京國子監刻印的南監本,源於「成化本」;

明神宗萬曆年間北京國子監刻印的北監本。南、北監本刊刻時校勘不精,誤字落句甚多。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

光緒六年(1875)由金陵、淮南、浙江、江蘇、湖北五局刻印本;

一九三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用至正本和成化本配補影印的百衲本,同殿本作了對校,修訂了一些錯誤、脫漏之處;

開明書店縮印本;

開明書店《二十五史補編》所收本;

中華書局1976年點校本,以百衲本為底本,兼采葉渭清《元槧宋史校記》和張元濟《宋史校勘記》的成果,參校了殿本和局本。

17、遼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遼史》最早刻於至正五年(1345),即成書的次年,當時只印了一百部,已經失傳。後來流傳的各種版本如下:

元版明印本四種,均殘缺不全,藏於北京圖書館;

明南監本,二函十冊,百十六卷全。卷首有進史表、修史官員、目錄,並刻「大明南京國子祭酒臣張邦奇司業臣江汝璧奉旨校刊」等字。書邊有嘉靖八年(1529)刊字樣。藏於北京圖書館;

明北監本,八冊,一百十六卷。卷首有進史表、修史官員、目錄。每卷首刻「皇明奉訓大夫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署國子監事臣沈(三點水
隺)等來敕重較刊」、「皇明朝列國子監祭酒臣吳士元、承德郎司業仍加俸一級臣黃錦等奉旨重修」等字。板較南監本稍工,字體亦較工整。藏於北大圖書館;

南北監本,對於至正三年詔旨及三史凡例,均未刊刻,且有妄改之處。如太祖紀:「伐河東代北」,「代北」改作「河北」。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本,八冊,百十六卷。卷首有目錄、進史表。每卷末間附陳浩等考證。書邊刻「乾隆四年校刊」字樣。紙色極佳,字形長方與北監本同。此本乃據北監翻刻而成,藏於北大圖書館;

四庫寫本,二十冊,百十六卷。每冊書皮貼黃箋書「詳校官主事臣徐以坤,內閣中書臣吳鑲覆勘」,卷首有乾隆御制改譯遼金 元三史序,進史表,目錄,紀昀等提要。每卷末間附考證,較殿本增多,並有總校官朱鈐及校對、編修等姓名。人、地、部族、官爵等名改譯。藏於北京圖書館;

道光四年(1824)函二十八冊,百十五卷。卷首有進史表、陳浩等校跋、目錄,無國語解。人地名改譯,紙色、字體與乾隆四年本同,書邊刻「道光四年校刊本」字樣。藏於北大圖書館;

同文書局用石影本,一稱為老同文本,以區別於五洲同文本。卷首有進史表、目錄。人地名未改譯,每卷末間附考證,與乾隆本同,書邊刻「乾隆四年校刊」字樣。此本乃據乾隆殿本而用石影印而成。板心刻「光緒十年甲申仲春上海同文書局用石影印」;

百衲本,十六冊,百十六卷。卷首有至正三年順帝的二詔旨,三史凡例、修史官員、進史表。1931年商務印書館據元末或明初翻刻本、殘本拼湊影印。

除上述版本外,尚有道光年間朱絲欄寫本、滿文寫本、刊本,圖書集成鉛印本、五洲同文石影本等。

中華書局1974年點校本。以百衲本為底本,用乾隆殿本進行通校,以南北監本和道光殿本進行參校,還用《永樂大典》所引《遼史》全部校對一遍,還參考了大量前人對《遼史》的校勘成果,校訂了史文的脫誤。

18、金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金史》同《遼史》一樣,最早刻於至正五年(1345),印了一百部,現已失傳。明清以來陸續刊印的版本,主要有:

明嘉靖南京國子監祭酒張邦奇等請校刻史書,欲差官購索民間古本,後恐產生煩擾,嘉靖帝命將監中十七史舊板考對修補,另取廣東《宋史》付監,遼、金二史無板。購求善本翻刻。嘉靖八年(1529)金史成,為南京國子監遞修本,通稱南監本;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北京國子監刊本,內容有篡改處;

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刊本,紙色極佳,字型與北監本同,實據北監本翻刻,內容也有篡改;

清江蘇書局本。為五省書局仿汲古閣十七史版式刊板,刻於同治十三年(1879)。因乾隆曾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人、地、部族、官爵等名,道光間重刊殿本二十四史,人地名已改譯。江蘇書局本即以道光年間的刊本為底本。

同文書局石影本,即「老同文本」,刻於光緒中期,據乾隆四年殿本用石影印,人地名等未改譯;

《圖書集成》鉛印本,清光緒中圖書集成局據乾隆四年殿本排印,人地名等未改譯;

史學齋石印本;

竹簡齋影印本;

五州同文石影本,板後歸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即此本;

上海涵芬樓民國時期影印本;

張元濟輯百衲本,1931年據北平圖書館藏元朝至正本影印,缺卷以翻元本(涵芬樓藏元覆本)配補;

195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百衲本縮印本;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輯,1935年上海開明書店據乾隆四年殿本影印本;

中華書局1975年點校本,以百衲本為底本,並與北監本、殿本參校。

19、元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據《宋濂目錄後記》,洪武三年(1370)七月,《元史》修成,十月即刻印出版,這個洪武刻本,就是它的祖本。

嘉靖初年,南京國子監編刊《二十一史》,嘉靖十一年(1532)完成,其中《元史》用的是洪武舊版,損壞的版頁加以補刊,一般板心刻有嘉靖八、九、十年補刊字樣,即南監本;

萬曆二十四年(1596)至三十四年(1606)北京國子監重刊《二十一史》,元史也在其中,為北監本;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又仿北監本重刊《元史》,即殿本;乾隆四十六年挖改了殿本的本版,重新印刷。該本對《元史》進行了嚴重的竄改,有些地方隨意增刪文字,特別是對人、地、官、物名作了許多謬誤百出的改動。有時改動的名稱與原來的字數不相符合,便損益上下文,甚至使史實失了原樣。

道光四年(1824)重修二十四史,對元史作了進一步的改動,重新刊刻,即道光本。此本雖對《元史》的任意改動較大,但對史文作了不少有根據的校訂;

商務印書館1930年到1937年刊行的百衲本,是以洪武殘卷九十九卷本為底本,參考南監本影印;

中華書局點校本,以百衲本為底本,對百衲本在影印過程中的描修錯誤用北京圖書館藏原書和洪武本及南監本作了校對訂正。在校勘中使用了北監本、殿本和道光本。

20、新元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新元史》於民國九年(1920)年成書,當時被徐世昌以大總統令列為「正史」。民國十一年(1922)初刊有鉛印和木刻兩種版本,以木刻本為定本,稱為「天津徐氏退耕堂刻本」。民國十九年(1930)著者(柯劭忞)自訂最後定本為最善,稱為「庚午重訂本」。民國二十四年(1935),開明書店據「庚午重訂本」縮印於二十五史中,稱為「開明二十五史影印本」。

21、明史

二十五史版本情況概覽

《明史》通行本最早為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原刊本。以後流傳較廣的版本有:

江蘇翻刻本;

同文書局影武英殿本;

竹簡齋影殿本;

五洲同文書局影殿本;

嶺南葄古堂仿刊殿本;

道光間武英殿刊本;

同治間重刊二十四史本;

五省官書局刊二十四史本;

涵芬樓影殿本;

中國圖書集成局排印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58年縮印本),在校勘上頗精,能夠較多地保持明史所依據的原始資料的面貌。且後附《明史考證》附刻本。這部分考證,據光緒間史學家王頌蔚在方略館發現的抄本,證明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纂修官所作考證的。其主要內容是校正了某些錯別字,改正譯名,指出某些年代、職官、地理和各種制度的錯誤、矛盾或不足;

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排印本、縮印本);。

開明書店二十五史本,此本將《明史考證》內容拆散,分別附在《明史》各個列傳之後;

中華書局1974年以乾隆四年的武英殿原刊本為底本進行標點、分段並排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紙本書畫保養常識
換個方式看古籍,東莞1400冊木魚書將製成電子書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