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波亭上送忠良,秦檜為岳飛羅織了三條罪名,每一條都置岳飛死地

風波亭上送忠良,秦檜為岳飛羅織了三條罪名,每一條都置岳飛死地

自宋朝建立之時,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一名武將出生,在陳橋驛發生兵變,黃袍加身成為了皇帝。因為害怕自己手下的武將也像自己一樣手握軍權,來個兵變那不就慘了嗎?於是上演出了「杯酒釋兵權」的典故,然而此舉給宋朝的後代似乎留下了一個後遺症,那就是生性多疑。

風波亭上送忠良,秦檜為岳飛羅織了三條罪名,每一條都置岳飛死地

整個宋朝都十分忌憚武將掌權,整個朝代都瀰漫著重文輕武的一種氣息。據說宋太祖曾今說過「寧願十個文官貪污,損失也不急一個武將造反」,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國之初,當面對實力較弱的南方諸國和北漢時,倒還還可以應付,但後來面對遼國時卻時時被動。經歷了好幾代這種風氣越演越烈,以至於公元226年,金軍6萬軍隊直逼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恥」。

好在宋國的經濟力量雄厚,再加上後來南宋出現中興四將(韓世忠,張俊,岳飛,劉光世),他們抵擋了金國的進攻,甚至還收復了部分失地。宋高宗眼看已經挫敗了金國的銳氣,軟弱的一面就暴露無遺,以金滅不了宋,宋也滅不了金的理由,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與金國停戰,史稱」紹興和議」。

風波亭上送忠良,秦檜為岳飛羅織了三條罪名,每一條都置岳飛死地

宋金停戰後,軍隊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為此宋高宗開始就向主戰派下手了,當時主要掌兵的3個人分別是,張俊。韓世忠,岳飛。在議和時,韓世忠和張俊就知道,接下來就是鳥盡弓藏了,於是張俊就利用和朝廷關係,放棄了軍權,當起了太傅成為了一名文官。韓世忠提前哭天抹淚的跑到高宗面前,訴說自己一身的箭傷。高宗感念他曾經有救駕之功,在韓世忠表示願意放棄軍權後,高宗賞賜了他大片良田,因此也保全了性命。

剩下的只有岳飛了,在北伐節節勝利之時,被宋高宗喊停,心中不免有怨氣,在議和後他索性撂挑子辭官回鄉守孝去了。高宗原本看此情景想那就算了。奈何岳飛為人正直,在朝中與朝中的主和派積怨很深。看到岳飛沒了官職,他們開始蠢蠢欲動。

風波亭上送忠良,秦檜為岳飛羅織了三條罪名,每一條都置岳飛死地

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沒有放過岳飛,他們知道宋高宗能容忍大臣無能和貪財,但絕對無法容忍有人威脅他的統治。對於一個手握重兵的武將,而且口口聲聲要北伐迎回徽,欽二帝的岳飛,宋高宗原本就不是很喜歡。於是秦檜羅織了岳飛的三條罪狀,每一條都足以置岳飛死地。

大多數人只知道岳飛死於莫須有的罪名,「莫須有」這三個字往往被人誤解為可能有的意思,其實這句話是出自於,韓世忠質問秦檜為何將岳飛治罪時秦檜說的,那時秦檜因為有著皇帝的撐腰,說莫須有是反問,意思是難道沒有嗎?所以岳飛的死因是秦檜說的這三條罪狀。

風波亭上送忠良,秦檜為岳飛羅織了三條罪名,每一條都置岳飛死地

第一條,說岳飛在朱仙鎮班師之後,心中憤懣公開在軍營說:「皇上不修德,國家沒救了」。言下之意就是,我岳飛本來可以直搗黃龍,收復失地的,奈何皇帝十二道金牌催我班師回朝,才使得伐金功虧一簣的。在主和派看來這就是誹謗當今天子,肯定是死罪。

第二條,說岳飛曾今和自己的部下借酒消愁,席下問愛將張憲:「這天下該怎麼辦呀?」張憲回答道:「將軍你想怎麼辦就怎麼辦」不管岳飛怎麼想,在秦檜看來這句話就「意味深長了」,可以理解為你岳飛作為一方統帥,手握重兵,屬下說將軍想怎麼辦就怎麼辦,這是幾個意思?

第三條,是最要命的,當時岳飛大敗金軍升任為節度使,高興的和人說:「自己32歲就當了節度使,以太祖當年的年紀相當」,也許岳飛只是想表達自己對宋太祖的崇拜之情,在宋高宗看來,你岳飛是想學太祖覺得實力強大,可以發動個兵變嗎?

風波亭上送忠良,秦檜為岳飛羅織了三條罪名,每一條都置岳飛死地

秦檜給岳飛羅列的罪名可謂是一環扣一環,將岳飛說的三句話連貫起來意思就是,當今皇帝沒有遠見,我岳飛手握重兵想怎樣就怎想,想在我基本和宋太祖差不多了,發動個政變沒啥不可能的。這些只是秦檜的一面之詞,但他字字戳中宋高宗的要害,維護統治最為重要這是他們趙宋遺傳的基因。

正所謂是讀史讀到傷心處,岳飛這樣一個統帥千軍萬馬,身經百戰的一代名將,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卻敵不過小人的幾句讒言。最終岳飛受盡酷刑,始終沒有拿到岳飛犯罪的真實證據,宋高宗一道聖旨下來,不管有沒有證據都要將岳飛賜死,風波亭上送忠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