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生:華夏文化的本原性及其普遍主義精神
4月26日晚,開啟於2007年9月的「天人講堂」第100講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15層學術報告廳舉辦。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黃裕生應邀帶來一場題為「華夏文化的本原性及其普遍主義精神」的報告。
本期講堂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傅教授首先簡單回顧了「天人講堂」創辦歷史和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重申了講堂的宗旨、精神和目標,並特地邀請黃裕生教授前來演講,作為慶賀開講100期的「精神盛宴」。
講座伊始,黃裕生教授提出了近代以來如何在世界文化歷史中定位中國文化的問題。黃教授簡要評價了目前對中國文化的兩個主要定位: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以及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文化之一。黃教授認為,這兩個定位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而本次講座便是試圖從哲學方面來為中國文化定位。
黃裕生教授提出「本原文化」的概念。他指出,世界上的本原文化並不多,中國的華夏文化是其中之一。他從人類所經受的各種考驗談起,提出要在世俗性之外,從人性中開發出額外的超越性力量。這種超越性跳出了直接性存在和在場性事物,是一種存在的超越或存在的躍動(沃格林語)。黃教授指出,並不是所有民族、所有文化的跳躍程度都達到了本原文化的高度。接下來,黃裕生教授著重分析了什麼是本原文化,以及本原文化的兩個標誌。黃教授認為,本原文化是一種起源意識、內在時間意識的覺醒,本原問題就是起源問題。真正的本原,不可被定義,無法被言說,但邏輯上一定是「一」,它是超越於「一」和「多」的那個「一」。這個「一」具有絕對性,是本原文化的第一個標誌。他認為一個民族只有覺悟到這個絕對的「一」,才算邁入本原文化。而本原文化的第二個標誌,是對普遍性的覺悟,即從差異性、相對性的存在中,覺悟到背後存在的普遍性。黃教授指出,人類存在於由各種差異所構成的等級體系中,本原文化就是跳出了這個等級體系,在人的差異性中看到普遍性。隨後,黃裕生教授談論了華夏文化的兩個本原性標誌。他指出,四個本原文化中,華夏文化始於商代。商人的「上帝」是個至上神,商人崇拜「上帝」但不祭祀「上帝」,因而「上帝」是一個不可「收買」的神,這就意味著「上帝」的絕對超越性,體現了商人對「上帝」絕對性的覺悟。到了周朝,「上帝」開始轉換為「天」或「天地」,這個「絕對者」逐漸成為普遍的「絕對者」。而孔子仁學的確立與仁愛法則的發現,則完成了對「絕對者」的信仰與對普遍性原則自覺之間的貫通,從而將華夏民族帶上了擔當普遍性原則的「世界史」之路。最後,黃裕生教授指出,華夏文化的出路就在於直面其它本原文化,並以開放、大膽的心態去消化、會通其它本原文化。
傅有德教授總結了黃裕生教授的講座,並就講座內容的前後邏輯關聯、對文化的宗教或哲學性界定標準,以及如何處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等問題進行了評論,黃教授對此作了回應。現場聽眾圍繞儒家傳統典籍中的「上帝」概念、華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等問題與黃教授進行了進一步交流與探討。
主講人簡介:黃裕生,現為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第一哲學、德國哲學、宗教哲學、比較哲學等。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雜誌上發表近百篇論文。出版有《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1997年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2014年第三版),《真理與自由:康德哲學的存在論闡釋》(2002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宗教與哲學的相遇》(2008年),《站在未來的立場上》(2014年)等專著。
原標題:華夏文化的本原性及其普遍主義精神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宗悅排版編輯:宗悅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