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洋水師、北洋新軍、北洋軍閥之間有什麼聯繫?

北洋水師、北洋新軍、北洋軍閥之間有什麼聯繫?

原標題:北洋水師、北洋新軍、北洋軍閥之間有什麼聯繫?


北洋這個稱呼,最早起源於宋朝,當時指的是渤海、黃海一帶的海域。清朝時期,這個範圍要更廣一些。清朝後期,曾把中國沿海的省份以上海吳淞口為界限,劃為兩個部分稱呼。以北的稱為北洋,以南的稱為南洋。以此為始,才有了北洋的一系列稱呼。


而在中國的歷史上,北洋水師、北洋新軍、北洋軍閥,這三個名字,不僅是簡單稱呼,更是直接影響了中國近代數十年歷史的三股力量。


北洋水師起源於鴉片戰爭以後。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讓清朝終於清楚自己在水軍上的絕對劣勢。當時在朝堂上已經有人開始呼籲,應當引起外國先進的武器,增加自身的實力。尤其是太平天國被擊敗後。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讓清朝有了足夠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投入到研製新武器中,更讓他們再次認識到「船堅炮利「,」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些話背後的含義。


而海軍的不足,更令人憂心。日本正對中國忽視耽耽,屢次侵擾台灣,西方諸國更是想多撈些好處,或者乾脆一口吞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海軍就成了必然。當然雖然有福建水師能自產軍艦,但中法一戰,已經測試出了水平。


在清朝的計劃中,總共準備建設三支海軍,分別駐守在中國不同海域,保衛國防。不過,這一計劃又一個缺陷在於,以清朝的財政,根本無力再短時間內同時支撐起三支海軍的發展。權衡利弊,考慮現實的因素,就把發展北洋水師放在了前列。北洋水師鎮守在渤海、黃海一帶,既可以拱衛京師,又能震懾日本。


在前期對北洋水師的投入時,清朝完全是不惜成本的。北洋水師由李鴻章主持大局,艦炮、軍港、都是挑選最頂級的,大多直接從國外購買。



在任用人才上,李鴻章除了招募了外國人、留洋學生擔任軍官外,還任用了大批的淮軍將領。這是一種源自湘軍的體制。曾國藩在組建湘軍時,招聘了大量的同鄉、學生、親友。這樣做雖然可以讓李鴻章更容易控制北洋水師,但也遭來一個壞處,就是會被朝廷猜忌。當時很多清流在彈劾李鴻章的時候,都說那是李鴻章的私家軍。


而也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北洋水師後期的軍費嚴重不足。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覆滅,跟這個有很大關係。不過,當時北洋水師並沒有完全消失。甲午海戰後,它又購買了一些新艦船,起用了一批新人,又再次延續了一段時間。


北洋新軍正式的創建時間是在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被擊敗後。因為當時清朝急需一支武裝力量可以保衛國防,短時間內,海軍是不可能速成,也沒那麼多的財力,只能從陸軍上想辦法。這才有了北洋新軍。



不過,這支軍隊的雛形是在甲午戰爭時,由胡燏棻湘軍、淮軍的舊部訓練而成。袁世凱在天津小站成軍時,也任用了一批淮軍舊部。這支軍隊不僅武器、訓練方式是新的,還有很多當時完全沒見過的做法。


在北洋新軍中,是可以剪掉辮子的。這雖然只是個小細節,卻可以看出這支軍隊很大的不同。不過,跟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一樣,北洋新軍名義上上是效忠朝廷,實際上卻是效忠袁世凱個人。當年湘軍就出現了「兵為將有」的情況,軍隊內部只知道統帥,不知道朝廷。


在晚清時期,清朝中央朝廷對地方,對軍隊的控制能力,都已經減弱了。統帥統兵自重,這也成了袁世凱將來的本錢,也是後來北洋軍閥混戰格局的起源。


北洋軍閥則是袁世凱去世後,北洋新軍中有實權的將領擁兵自重的一股力量。近代中國的軍閥,如果追述源頭,可以從曾國藩開始說起。從那時起,地方開始有了自治的苗頭。到了慈禧向十一國宣戰時,東南各省,乃至山東、四川等省份,已經拒絕了從中央下達的命令。


甚至在慈禧、光緒等人行蹤不定的時候,東南各省的督撫還計劃推舉李鴻章為總統。只是因為後來慈禧等人消息傳來,這個方案才不得已作罷。而到了晚清時期,地方自治的風氣已經十分濃烈。實際上,民國軍閥割據的局面,早在北洋水師,乃至更早的曾國藩時期,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外星人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霸氣的四句外交宣言,其中一句被後世不斷引用
古代小腳女人的真實照片,看了讓人無言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