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大宗師:「意臨」三法

書法大宗師:「意臨」三法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書法「意臨」

應建立在「工臨」的基礎之上

才能凸顯其意義

換言之

掌握書法的本體規律和

熟練駕馭毛筆的能力

是意臨的前提條件

戊戌狗年

三月十五

編輯: 雲上文化

書法「意臨」,不以「形似」範本為旨歸,而是根據個人的審美取向,或部分攫取形式要素,或宏觀效其意象神韻,亦或是援引經典而啟發自運的媒介。

什麼是意臨?

意臨的書法作品,不是要求酷似範本,而是根據自己的所需選取其中的部分形式要素,與個人的筆性特徵相融合。一言以蔽之,仿法帖的筆意以寫出自家的書法風貌

在「師古」與「創新」的問題上,董其昌提出極其精闢的論點。繼承古人法帖的精華為己所用,正是書家所為,也即董其昌所說:

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欲離者,非歐、虞、褚、薛諸名家伎倆,直欲脫去右軍老子習氣,所以難耳。那吒拆骨還父,拆肉還母。

通常對意臨層級的界定比較模糊,現根據臨作中所保留範本形式要素的多少,劃分為三個層級:仿書、改編與創臨。三者之間亦有交融現象,主要側重於主觀傾向。

董其昌臨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意臨是傳承與創新的紐帶,也可看成是個性的注入與個人風貌的確立。但在進入意臨階段之前,必須打好深入傳統法帖的基本功,否則將會欲速則不達,沾染一身習氣。

1仿書

關於書法臨摹中「仿書」的界定:雖以個人書寫的「動力機制」臨摹範本,但能明確判斷出所臨範本的出處,保留了範本中某些具有「辨識度」的形式要素。如董其昌臨摹的多數作品。

董其昌臨蘇東坡·行書冊(局部)

董其昌臨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局部)

董其昌臨顏真卿·爭座位帖(局部)

趙之謙臨嶧山碑(局部)

2改編

關於書法臨摹中「改編」的界定:為了順應個人的筆性特徵或審美訴求,在範本的基礎上,有明顯的主觀改造或誇張變形的成份,但範本的重要特徵和精神面貌依舊保留,類似現代歌曲的改編。如伊秉綬、趙之謙等人的部分臨作。米芾是集古出新的高手。

王鐸臨褚遂良·家侄帖

朱耷臨王羲之·蘭亭序(左)

金農臨西嶽華山廟碑(左)沈曾植臨十七帖(右)

黃道周臨王羲之·誓墓文

3、臨創

關於書法臨摹中「創臨」的界定:除了範本文字內容的依據之外,看不出臨作的出處,與個人創作如出一轍。

王鐸54歲楷書·李成小寒林圖跋(左)59歲臨鍾繇宣示表(右)

鐸52 歲隸書三潭詩卷(局部)

王鐸59 歲臨唐太宗帖(左)57歲臨張芝終年帖(右)

王鐸臨王獻之·鵝群等閣帖

王鐸45歲臨柳公權·伏審帖

王鐸43 歲臨徐嶠之春首帖(左)53歲臨閣帖向發帖(右)

虞世南賢兄帖(左)王鐸55 歲節臨虞世南賢兄帖(右)

宋拓米芾尺牘(局部)王鐸49歲臨宋拓米芾尺牘(局部)

王鐸47歲臨王羲之小園帖(左)高適詩(右)

王鐸59歲臨王獻之敬祖、潘陽帖(右)行書五律詩軸(左)

古今之法帖範本可謂數以萬計,全部臨上一通,恐怕一生也難以窮盡,即便能夠臨完,恐怕也難通書法之道。石濤給仇英《秋江待渡圖》作跋,「嘔血十斗,不如嚙血一團。」書法之臨摹乃技術層面的訓練,不可或缺,但僅有技法是不行的,尤其不能為技法所拘縛,而背離了書法所內涵的文化精神。因此,應如陸九淵所說的「先立乎其大而小不可奪焉」。即是說,凡為學者固應注重知識的積累,但又要基於「大」的胸懷、志趣和對「道」的體悟而在知識層面上有所超越。

董其昌說:「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能合」是共性的相融,「能離」則是個性的綻放。自董其昌、王鐸以來,「臨摹不再僅僅是學習和繼承偉大傳統的途徑,它還成為創作的手段,換言之,它本身就可以是一種創造」

對於習書者來說,要廣閱博覽,大量臨摹歷代碑貼,以增廣自己的見聞,多見多臨,摹而習之,逐漸養出自己的眼力,然後才能「順乎天性」的選擇範本。擇善又非僅襲其技,而貴者取其意效其神,確立個人的臨摹觀,最終達到「得魚忘荃」之境。

林散之臨鍾繇·宣示帖

林散之臨禮器碑(局部)

林散之臨乙瑛碑(局部)

林散之臨孔宙碑(局部)

林散之臨李邕·雲麾將軍碑(局部)

林散之臨懷素·自敘帖(局部)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說不完的畫里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聆聽 春來了
大飽眼福!上百幅國畫牡丹,美醉在春天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