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
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州吁之禍,詩人服役
《擊鼓》這首詩歌是一個有關衛庄公和其寵妃之子州吁的故事。他是春秋時期第一位弒君篡位成功的公子,刺殺衛桓公後自立為衛國國君。州吁好戰,上位不久便聯合宋國、陳國、蔡國三個國家要攻打鄭國。詩人因戰爭被派往前線,更不幸的是他被命令駐守邊疆,即使戰爭結束也不得返回,悲愁無奈,故作此詩。
「軍中暇時練習兵械,擊鼓為節,『踴躍』者,用兵時絕地奮迅之狀。」—【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
這一段寫了在作戰之前軍中軍事演習,鼓打的震天響,士兵們舞動兵器,刀矛攢動的樣子。
「此言眾民皆勞苦也,或役土功於國,或修理漕城,而我獨見使從軍,南行伐鄭,是尤勞苦之甚。」—【漢】鄭玄《毛詩鄭箋》
這一句雖然說明了戰爭所造成的民眾的勞苦,但是你們在後方修路築城,雖然也艱辛,卻不用離開自己的故鄉啊,而我卻要因為這場戰爭而背井離鄉,孤獨南行,比你們更加痛苦百倍啊!
「三十受兵,六十還兵。」——《韓詩》
古代普通男子,男三十歲符合徵兵條件,滿六十歲才能退伍。
「與我南行,不與我歸期。兵凶事,懼不得歸,豫憂之。」—【漢】鄭玄《毛詩鄭箋》
偏偏我被充軍南行、駐守邊疆,非但遙遙無歸期,而且還要時刻面臨前線戰爭的威脅,恐怕自己這一生都回不去了,想到這些便心中充滿憂傷。
文學轉換:從敘事到抒情
在講述了詩歌背景之後,詩人借憂傷的情緒將詩歌從敘事轉為抒情,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
「既困役不歸,則且於是居處,軍士散居,無復紀律。」—【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
因為被留在邊疆戍守,而又不知歸期,這些士兵們都已經非常疲憊,思鄉心切,所以非常散亂,無心職守,沒有軍紀可言。
生離之痛
詩人之所以如此思念故鄉原來是因為對愛人深深的不舍之情,詩人對這份深情的表達留下了千古名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此生猶如橫渡海洋,你我相逢同艘窄船。死亡,就是抵達彼岸,在此,分手各奔他方。」—【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宋】蘇軾《前赤壁賦》
生命短暫而又渺小,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穀粒。
《擊鼓》(投稿繪畫作品,作者:晏茹,註:畫中描繪了被戰鼓所困住的雙手,鼓面上繪有當時的作戰地圖,戰鼓下方為鉦,古時戰場以敲鉦鳴金作為收兵信號,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結束的強烈渴望。)
思考題
1. 《擊鼓》一詩的背景故事為何?
2. 詩人如何通過巧妙的文學過渡,讓詩歌從敘事轉為抒情?
3. 如何從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理解詩人心中的思念哀愁?
《邶風?擊鼓》 黃純清 書
下期預告
《邶風?凱風》煦煦和風如母愛,悉心呵護暖子心
《凱風》這首詩歌里有對偉大母愛的讚頌,也有對於自己作為子女未能盡到孝順的自責。這首詩歷來影響很大,詩歌中用「凱風」,「寒泉」來類比母愛,成為代表「母愛」的典故,被後世很多的詩歌、文章所借鑒使用。
文字:林棲
插畫:小露,晏茹
TAG:聽林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