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走天下:應該向日本學什麼?

行走天下:應該向日本學什麼?

北國之春

 蔣大為金曲集

蔣大為 

00:00/03:57

應該向日本學什麼?

文 | 陶歡

剛過去不久的戊戌狗年的春節,我和家人是在千里之外的日本度過的。短短七天六夜,在關西一帶輾轉了大阪、神戶、奈良、京都、名古屋、伊豆半島、富士山、東京幾處。旅行得以讓我對鼎鼎大名的日本有了全然真實的感受,風景之美自然不必贅述,想必許多朋友都比我更早地領略過;這次只想談談自己對日本印象最深的幾點:一,小。二,乾淨。三,敬業。四,安全意識強。五,社會成熟度高。

一、小

先來說說日本的「小」。平常我們愛說的「小日本」,果然名不虛傳。 表現之一是路窄。剛剛從大阪機場的大巴車下車後,就真切領教了:馬路最窄處的人行道幾乎不能兩人並排走,汽車每每呼嘯著貼身而過,一開始真不習慣,心嚇得砰砰直跳。

第二是房間小。先生開玩笑地說,來到日本後就不覺得我們自己的房子小了。對於日本房間之小的形容,一向有「一步邁進門,兩步走到頭,三步走出去」的說法。在唐代風格的「和式」住宅區,地板兼做床用,早上把被子放進壁櫥里,騰出來的空間就當做客廳了。

與馬路和房間一樣小的,還有汽車。到伊豆半島的城崎海岸時,路邊停著的袖珍型汽車總讓人忍俊不禁。短短的車頭像豬鼻子一樣伸出來,車身玲瓏小巧之極,很好奇車主人該有多麼小巧玲瓏。

城崎海岸路邊停著的「袖珍型」汽車。

早先日本人的身高讓人不敢恭維,歷史上曾經統一日本、有「戰國三傑」之一稱號的大英雄豐臣秀吉(1537——1598),身高居然只有一米四。在如今的大阪公園內還保存著兩塊大石頭,傳說就是豐臣秀吉上下馬時用來墊腳的。

位於大阪的豐臣秀吉像。

想當年如此威武的這位老兄,身高竟然只有一米四,

腦補當年畫面,真是忍俊不禁。

二、乾淨

說到乾淨,恐怕是許多國人到日本最大的體會。乾淨的房間、乾淨的市容市貌、幾天里都是湛藍湛藍的天空。不光如此,空氣中瀰漫著的一種花草的香氣,是我多年都不曾聞到的了,恍惚回到小時候。馬路上根本見不到成堆的垃圾,甚至連垃圾桶都不容易找到。日本人都有很好的衛生習慣,尤其體現在垃圾分類上。高速公路休息區和機場航站樓內有成排的垃圾桶,垃圾分類相當細緻,這與日本關於食物的良好教育分不開,珍惜食物和垃圾分類在幼兒園就已經做得很好了。日式料理和居酒屋中的餐食的量都不大,日餐很大的特點是尊重自然的味道,少油少鹽,他們認為「新鮮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會生食魚肉、海鮮,生吃雞蛋等。

高速公路的服務區里,成排的垃圾桶,分類非常詳細。

清淡的日式早餐料理。

日本酒店雖然都不大,卻都十分乾淨舒適。地板絕對纖塵不染。乾淨整潔的城市容貌與人的素養分不開。在公共場合幾乎沒有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現象。想必日本人從小受的教育也是非常以這種行為為恥的吧。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穿著低調、妝容講究、氣質出眾的日本女性,據在日本多年的朋友說,在日本,感覺自己不化妝幾乎沒辦法出門。從關西到東京的高速公路的服務區,緊挨著女衛生間都有一片很大的分隔開的化妝間。精緻的妝容不僅帶給人很好的精神狀態,還顯示著對人的尊重,而不化妝、邋遢出門只能說明你太懶。不光女性,男士出門照樣西服革履、襯衣領帶一樣不少,在形色匆匆的街頭,我似乎能不費力地分辨出哪些是正宗日本人:他們大都穿著講究、身材瘦削、步履匆匆。

三、敬業

在日本街頭,能看到許多工作中的「銀髮族」。印象很深的是,在一個大巴車停車場,一位頭戴安全帽、頭髮花白的老人,在每一輛大巴車遠遠駛來時,十分賣力地揮動著手裡的小旗子,為車指示停靠的地方。他還不時示意站到馬路上的遊客走到人行道上來。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卻被老爺子做得十分帶勁兒。這一幕讓我印象很深,也十分感慨。他對自己工作的珍惜和尊重,我想值得我們每一個年齡段的人學習。再想想如今我們的年輕人,在不錯的崗位上不思進取、胸無大志、渾渾噩噩的不在少數。日本工作的「銀髮族」們分布於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餐廳等各個地方,就連一直為我們旅行團開車的大巴司機,也是一位頭髮花白、五十齣頭的老先生。每到一個景點,他會不厭其煩地向下車從他身邊經過的每個人點頭致意,像復讀機一樣用日語不停地說著「請,請」。以至於每次我都覺得要是不像他一樣鞠躬還禮,簡直過意不去。

敬業,不光是對職業的尊重,也是個人人生價值的體現,日復一日重複著簡單的工作,卻不見有絲毫倦怠,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精神支撐?據說日本有很多代代相傳的「家業」,以前日本的企業也是曾經以不辭退員工為榮。日本能夠在戰後短短几十年就發展起來,並早早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我想與他們對待自己工作近乎虔誠的態度不是沒有關係的。

四、安全意識

日本人的安全意識不得不讓人佩服。停車場的工作人員一定會戴安全帽,手中是顏色奪目的小旗子,周圍路人不可能對如此大力的提示視而不見;在十字路口,行人都會在紅燈前排隊等候,當地導遊一再提醒我們要遵守紅綠燈,說日本汽車算是開得很「猛」的,在路口也很少減速,之前就出現過中國遊客闖紅燈喪命的事情。這種情況日本的法律是不保護犯規者的。我想是因為他們的國民都很認真地遵守交通規則,所以司機才會在路口看見綠燈就放心大膽地開,絲毫不顧忌行人。很多人都有在日本很「放心」的感慨:地鐵準時準點、每個環節都按部就班。日本小朋友們的書包,也是高級防震型的,書包蓋有個弧度,貼近脊柱的部分也是符合人體結構的,最絕的是:出現險情時,書包蓋翻過來能夠扣在頭上保護住頭部不受傷害。

到富士山附近時,會有每日根據天氣情況的播報,當日天公作美,能見度很好,我們幸運地到達了「四合目」,據說已經是離山頂比較近了。「合目」是一種特殊的丈量單位,當年進山的人提著油燈照明,在油盡之前行走的距離被稱為一合目。「合目」越高,離山頂越近。因為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距離上一次噴發已經過去三百多年,隨時都有可能蘇醒。如果趕上下雨或陰天,也許就只能在一二合目的地方停留了。

在日本旅館中,隨時可以看到消防設施。在伊豆半島住的日式別墅里,廚房區域立著消防栓,在一進房間的地方,是消防報警器和煙霧報警裝置。

旅館門口的消防報警器。上面黑色圓形的東西是煙霧報警裝置。

五、社會成熟度

在京都的東大寺,我們一家很想找人合影,正愁攔不住路人時,經過的一位打扮入時的姑娘,很友好地沖我們點頭,雙手接過先生手裡的相機,並且在我們準備好後,用手勢比划出「三、二、一」,非常主動且貼心地幫我們拍好了照片。現在想來還是十分暖心。

在與當地人不多的交流中,時時都能感受到日本人飽滿的精神狀態、對人的尊重和善意。如果我點頭對即將經過的汽車禮讓,司機必會向我回禮;在我用自己僅有的「三句半」日語向餐廳服務員表達感謝後,對方會恭敬地鞠躬並飛快地加上敬語再說一遍「謝謝」;去高速的服務區打水時,服務台穿制服的小姐非常熱心地帶我走到飲水機前,發現我帶的杯子比較高無法直接接水,就向我示意可以用旁邊一次性的水杯接好再往裡倒……

高速服務區的女洗手間內專設的嬰兒座位,

做過媽媽的人都這道這會有多貼心。

以上種種,充分表明了出日本社會的成熟程度。真正的文明,除了過硬的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公民的素質。毋庸置疑,日本創造了許多個世界第一,由於潔凈的水、空氣、清淡的飲食,日本的人均壽命男女均達到80歲以上;日本不允許別國的蔬菜、水果入關,他們對食品、藥品的把控十分嚴格;松下、索尼、夏普等日本電器品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傲視全球,擁有如稻盛和夫這類實業家和鈴木大拙這種禪者;他們的建築很少偷工減料,景區內木質結構的建築全部嚴絲合縫;而且,據說他們很多優質的本土產品根本不向外出口;更不用說日本的卡通動漫了,連成人也欲罷不能……

當然,日本人辦事的「軸」,也是出了名的。我在回國前恰巧領略了一把。由於可以直接在機場取貨,不必託運,我也忍不住在知名的化妝品店掃了一下貨,要求是帶上登記者本人的護照直接在機場取貨,因為在日本購物用的都是我先生的護照,所以登記的是他的名字。到了機場,留下家人在一邊休息,我一個人興沖沖地拿了自己的護照,跑了好遠的路找到取貨地點,但工作人員非常抱歉地向我指了指條例,表示我帶的護照與登記的人不符,取貨只可以用登記人的護照才行。我悻悻地回去把先生的護照拿上,本以為這次沒問題了,但換了一個年齡大一些的女士,仍舊不依不饒地指著護照上我先生的照片,表示只有見到這個人本尊才行,完全不顧我一個勁兒解釋我們是夫妻、我既然拿了他的護照,而且又有我自己的護照,完全可以通融一下的云云。在要上飛機前,先生才不情不願地跟我走了這一趟,我則已經完全沒了最初的喜悅感。從此領教了日本人對原則的堅持,甚至是有些「過頭」的刻板。

今天上午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本月14日,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相當於國家檔案館)公開了731部隊留守名冊中3607名成員的真實姓名。在二戰結束七十多年後,這是在侵華戰爭期間罪行累累、惡名昭彰的731部隊首次被披露成員名單。

曾經的歷史不堪回首,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石井四郎和他的731部隊進行的最最殘忍的人體實驗,不管日本當局如何否認掩蓋,都是不容篡改的歷史事實。而如今我們已經不是當年積貧積弱的中國,日本也成為友好鄰邦,中日已建交46年。但作為一個面積、人口都不大的「鄰居」,不得不承認的是,日本的國力卻比我們強出很多。站在今天的歷史維度下,我們除了去日本吃喝購物,究竟還應該向日本學習什麼?恐怕值得每個人深思。

巍峨的富士山。

伊豆半島城崎海岸的美麗風光。

遠望金閣寺,足利義滿將軍曾在此終老。

奈良的神鹿公園。神鹿們靈性十足,對拿著餅乾的遊人不依不饒。

修善寺內供奉的弘法大師像。弘法即一休和尚。

日本的寺廟和神社都有專門的印章,這是寺廟內的工作人員在寫「御朱印」。

東京街頭穿制服的學生。

東京淺草寺前笑容燦爛的和服女子。

? ? ? ? ? ?

約稿啟事

地名古今」以強調原創為主。內容板塊和欄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數以兩三千字以內為宜。突出個人化,文字盡量講究而有韻味。

1、我說地名|以個人視角講述熟悉的地名歷史變遷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羅列概念。突出個人對地名的理解和歷史變遷的解讀。

2、傾聽講述|每個村莊、每個街巷,都有說不完的人與地名故事,每個人都是一本大書,傾聽講述,以細節勾勒歲月流逝中的、難以重現的故事。

3、我的漂泊|許多人的人生旅程,會在遷徙、漂泊中走過。用印象最深的幾個地名,穿插個人的成長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內容。

4、故居尋訪|千百年來,每個地方都有影響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尋訪,在尋訪中解讀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樣避免面面俱到,寫最能觸動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為當今時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與異地觀感融為一體,既是遊記,也有頗為充實、敏銳的詩意表達,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遠離故鄉的人,心中永遠牽掛故鄉。每次踏上歸家之路,會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兒時的星星點點的記憶,家庭幾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樹,一口井,一家人,左鄰右舍,都是故鄉難忘的記憶。

?

留存鄉愁 敘說古今

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名古今 的精彩文章:

魏劍英:蘇州悠悠曇花庵

TAG:地名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