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人口四倍於中國的非洲,我們該如何面對

未來人口四倍於中國的非洲,我們該如何面對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風雲導讀

對於國家、企業、個人而言,應當及早地認識到亞非落後國家的人口和經濟正在快速膨脹的事實,提前進行有針對性的產業布局,並在人員往來、出入境政策等方面作出便於我國企業走出去、同時也不妨礙大眾利益的合理化安排。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的海外利益日益增加,增強戰略投送能力、保障海外資產安全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人口爆炸

非洲的高出生率,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然而,許多人對非洲人口的現狀、以及非洲未來可能達到的體量,還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本文將要說明的是:非洲人口正在以超出大多數人想像的速度在增長,在我們有生之年裡,非洲人口將從現在的12億+暴增到30億+,達到屆時中國人口的4倍。

與此同時,非洲也將逐漸成為世界經濟舉足輕重的一級。而伴隨著老齡化、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中國未來的產業升級、工業品傾銷、基建能力輸出、互聯網金融服務走出國門,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賴於這塊龐大的新增蛋糕。

許多人都會對這一預測不以為然。不急,下面來看數字:

2017年,非洲人口為12.6億,比2016年凈增3120萬。

下面是歷年中非人口對比:

喜歡地理的70、80後,小時候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印象:非洲的面積超過中國3倍,但人口卻只有中國的一半。

然而,就在短短20多年裡,非洲的人口就從中國的一半,攀升到了中國的90%。

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感受下非洲、中國、印度2017年的人口年齡結構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到,非洲的人口年齡結構,還處於中印幾十年前人口爆炸期的水平,目前的12.56億人,還只是個萌芽,這個萌芽還將在未來30年里快速成長。

未來非洲的人口將達到多少呢?下面繼續分析。

非洲2017年的人口年齡結構和1980年的印度類似:

非洲2017年的總和生育率是4.66(每個婦女一輩子平均生4.66個小孩),印度在1980年的數據是4.83,兩者很相似。

下面是非洲從1995到2015年、印度從1960到1980年的總和生育率變化情況,兩個地區在20年里,生育率的走勢是類似的。

於是,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推理

1、2017年的非洲和1980年的印度人口年齡結構類似。

2、2017年的非洲和1980年的印度生育率類似,且往前推20年的走勢類似。

3、如果未來的非洲繼續保持印度從1980-2017年的生育率走勢。

4、那麼,非洲在未來37年里的人口增幅將和印度從1980-2017年的增幅類似。

1980年,印度人口6.9億,2017年達到13.4億,增長了95%。按此比例,非洲在37年後,人口將達到12.56 * 1.95 = 24.5億。

如今,印度每年出生2700萬人、中國每年出生1700萬人、非洲每年出生4500萬人。5年後,中國的年出生人口將下降到1000-1200萬,而非洲則將上升到5000萬以上。

印度的總和生育率已下降到2.3,其人口暴增期已過,接下來會慢慢攀升到16-17億的人口高峰。而非洲,則將比印度晚30多年達到35億左右的人口高峰。

於是,根據上述推算,到21世紀末,非洲將擁有30多億人口,而中國則將大概率只有6-8億人(參見我的這篇文章):

塞冬:別笑話日本,我們的少子化將來得更慘烈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78736

這意味著,在21世紀的短短100年里,中非人口比例,從2比1,變成了1比4-5。

走出飢餓

有人會說:「你這個推算有問題。」

「第一,非洲人均壽命很短,生得多,但死得也多。」

「第二,非洲沒有足夠的糧食來養活那麼多人,將會因為饑荒戰亂等,達不到30億人口。」

而接下來本文將說明,這兩個問題都不是問題,非洲正在快速遠離飢餓,其人均壽命也在大幅提升。非洲人口將會比上面估算的更快達到35億,不用等到21世紀末,或許我們在有生之年就看到。

一、人均壽命

印度1980年的人均預期壽命是54歲,2017年是68歲(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LE00.IN?locations=IN&year_low_desc=false

下面來看非洲人口top10國家的預期壽命。可以看到,從90年代和21世紀初,部分國家因為艾滋病,預期壽命大幅下滑,但如今已基本恢復。

目前,這些國家的預期壽命基本都超過、甚至大大超過了1980年的印度。

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2015年的平均壽命是60歲,北非國家的人均壽命則普遍超過70歲。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LE00.IN?end=2015&locations=ET-NG-EG-ZA-CD-TZ-KE-UG-DZ-SD-ZQ&start=1980&year_low_desc=false

總的來說,非洲目前的平均壽命比1980年的印度高8-10歲,且還在穩定增長。

如上文所說,非洲的人口年齡結構/出生率和1980年的印度類似,那麼,由於其長得多的人均壽命,其人口增速將比1980年後的印度更快。

二、糧食問題

印度是世界上飢餓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Hunger_Index

印度2017年的飢餓指數是31.4,位於119個有統計國家(發達世界和個別戰亂國家無此指數)中的第100位。1990年的印度飢餓指數是46.2

長期以來,印度的人均糧食年產量只有180-200公斤(每年還凈出口糧食),比我國「三年困難時期」還略低,主要靠奶、蛋、糖來補充不足的熱量攝入。

2017年,除了中非共和國和查德以外,其餘非洲國家的飢餓指數都已下降到40以下,高於印度2000年的水平。也就是說:目前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飢餓問題比1990年-2000年的印度好得多。

非洲的人均糧食產量只有150公斤左右,比印度還低20%。而讓非洲的飢餓指數低於同發展階段印度的秘籍,就是進口糧食

下表為非洲top10人口大國2017年的人口、預期壽命、三大主糧進口量、92/08/17年的飢餓指數。

https://www.indexmundi.com/agriculture/?commodity=wheat&graph=imports

2017年,非洲進口三大主糧6700萬噸,人均糧食進口54公斤,把人均糧食消費從15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比印度還略高一些

根據此前的估計,非洲人口將在25-30年後達到25億,假設屆時非洲的人均糧食消費和如今的印度類似。那麼,非洲的糧食需求將達到5億噸,而非洲如今的糧食產量只有1.6億噸。

1990年至今,印度的糧食產量從1.6億噸增長到2.6億噸,我們假設非洲也保持此增速,那麼25-30年後,非洲的糧食缺口是2.4億噸

目前,全球糧食貿易量是4億噸一年,非洲只佔6700萬噸,而要是當非洲的糧食進口量達到2.4億噸一年時,將會對全球農業造成多大壓力?

雖然「糧食危機」的擔憂一直存在,但過去幾十年的趨勢卻是全球糧食產量在穩步增長、人均糧食佔有量不斷提升、落後國家的飢餓率在快速降低。全球糧食產量從1980年代到現在,增長了8億噸

其背後就是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依靠水利、化肥、農藥、良種,從傳統農業走入現代農業,糧食單產數倍增長。

與此同時,南北美洲傳統上利用率很低的耕地正在快速降低休耕周期,提升利用率,用於滿足非洲、中東和中國快速增長的口糧、飼料糧、油類作物的需求。

只要南北美的耕地利用率提升到東亞的高水準,不休耕、大量使用化肥,未來20年,全球糧食產量再增加5億噸也完全沒有問題。

綜上,考慮到非洲如今更長的預期壽命和更低的飢餓指數,非洲未來的人口增速將比1980年至今的印度更快。20多年後人口就會達到25億,最快40-50年就能實現35億人口的目標。

東非小中國

雖然全球糧食增產的潛力足以應付非洲的人口暴增。但是,依靠進口糧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如果30億人口的糧食對外依存度達到50%,那將會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情。試想一下:

· 如果非洲出口的大宗資源/經濟作物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外匯大減。

· 如果美國/巴西反對農藥、化肥、轉基因的政黨贏得大選。

· 如果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印度、東南亞繼續提升肉奶消費,南北美原本出口給非洲的口糧用地轉化為飼料作物用地。

· 如果非洲或者世界發生戰亂,影響了國際大宗商品的海運。

屆時,30億人口的非洲將發生人類有史上最大規模的餓殍。

於是,非洲國家在人口暴增的同時,掌握口糧的絕對安全,將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歷史上,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中國——過去60年,中國人口翻番,但糧食產量是60年前的3倍,遠快於人口增長,保證了口糧的絕對安全,只大量進口飼料糧和油類作物。

而非洲國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國的學生——衣索比亞

非洲六個增速最快的經濟體埃塞名列前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k/201602/20160201263575.shtml

衣索比亞是全球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感受一下他的人口金字塔。衣索比亞也曾經是全球最貧困、飢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然而,在過去十餘里里,衣索比亞成為全非洲、甚至全球經濟增長率最快的國家之一:

· 飢餓指數從2000年的56,下降到了2017年的32,是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

· 66歲的平均壽命,在非洲屬於較高的行列。

· 人口暴增的同時,糧食產量也在快速增長,人均糧食進口只有16公斤,是非洲平均水平的30%。

可以說,如果全非洲都有衣索比亞這樣高的發展速度,那非洲的糧食問題、貧困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而衣索比亞的經濟奇蹟,就來自於對中國經驗的複製。

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個「東非小中國」到底有多麼「中國」。

先來看看衣索比亞的現代史,感受一下和中國的相似程度:

· 1974年,「社會主義衣索比亞臨時軍政府」推翻了海爾-塞拉西皇帝。緊接著,衣索比亞經歷了深刻的社會主義改造,地主的土地被平均分配給農民,舊貴族、舊地主被大批消滅,舊官僚資本/土地/礦產收歸國有。

· 1991年,「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革陣)發動武裝政變,推翻了臨時軍政府。「埃革陣」保留了埃塞的社會主義制度基本框架,但不再宣揚原教旨馬克思主義,改變了此前的極左政策,開始大力對外開放、發展經濟。

衣索比亞內戰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83%E5%A1%9E%E4%BF%84%E6%AF%94%E4%BA%9A%E5%86%85%E6%88%98/16184007

衣索比亞現任總統穆拉圖-肖特梅,從1976年到1991年,在北京語言大學學習中文,在北京大學讀完了本科、碩士、博士,在中國學習的時間長達15年。

穆拉圖·特肖梅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9%86%E6%8B%89%E5%9B%BE%C2%B7%E7%89%B9%E8%82%96%E6%A2%85

下圖為穆拉圖當選總統時北語掛出的橫幅:

衣索比亞總統與李克強是同期北大校友--時政--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05/c1001-24975483.html

穆拉圖的任課教師、北大哲學系退休教授王守常回憶,穆拉圖當時學的是中國哲學專業,他在那批留學生中的表現較為突出,上課從不遲到早退,也經常和老師一起討論中國諸子百家的學說,印象中他對管子的學說較有興趣。

已經去世的趙寶煦教授此前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認為,穆拉圖是一個非常樸實、憨厚的學生,學習生涯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幾乎全在北大,稱得上是一個地道的老北大了。在來中國學習之前,衣索比亞政局不穩,一些思想進步的大學生常常到中學裡宣傳革命思想,穆拉圖和其他很多中學生一樣深受感染,將毛澤東視作自己的偶像。

黃道林回憶,在穆拉圖臨畢業前,北大給了他一個去美國學習的機會,他在美國收集了很多經濟、法律方面的材料,回來之後寫了一篇關於「美國如何利用經濟援助來控制發展中國家」的論文。

前面所說的埃塞執政黨「埃革陣」,有執委會、中央委員會,大家互稱同志。

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83%E5%A1%9E%E4%BF%84%E6%AF%94%E4%BA%9A%E4%BA%BA%E6%B0%91%E9%9D%A9%E5%91%BD%E6%B0%91%E4%B8%BB%E9%98%B5%E7%BA%BF/5537391?fr=aladdin&fromid=18771070&fromtitle=%E5%9F%83%E9%9D%A9%E9%98%B5

很奇妙的是,「埃革陣」的方針政策是「兩個代表」(來源見下面鏈接):

· 代表先進的生產力

· 代表埃塞最廣大的群眾利益。

解曉岩 大使眼中的衣索比亞

http://www.xzbu.com/7/view-4292085.htm

埃革陣的組織形式與中國共產黨十分相似。其權力核心是執委會,共有36名執委,相當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其次是中央委員會,由180名中央委員組成,相當於中共中央委員會。「對於黨內領導人,我們也以同志相稱呼。」范塔洪表示。

截至2011年,埃革陣共有400萬名黨員,他們的發展目標是截至2013年底,黨員人數增長到650萬(占埃塞總人口7%)。

相似的組織形式,使埃革陣與共產黨之間建立起「兄弟般」的友情。有知情人士向《鳳凰周刊》透露,大部分埃革陣高層都曾到中國學習和接受培訓,許多要員的子女也被送往中國留學。而衣索比亞的部長級官員更是幾乎人手一本《毛澤東選集》。

去年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前,埃革陣總部負責人雷德旺曾表示:「中埃塞兩黨很有共同語言,埃革陣希望能進一步學習中共的治國理政經驗。」

衣索比亞學習「中國模式」_鳳凰周刊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d1450102ee5f.html

埃塞從2005年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從2004年開始,大部分年份的GDP增速都在10%以上。

埃塞正在修建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復興大壩,裝機容量600萬千瓦(1/3個三峽),庫容660億立方米(1.7個三峽)。與之配套的全非洲最大規模輸電網路由國家電網承建。

衣索比亞復興大壩將控制尼羅河86%水量,埃及會善罷甘休嗎?

http://www.sohu.com/a/203239007_100033236

埃塞大力引進化肥項目(類似中國70年代的「四三方案」),用於提升農業產量。

中國石化新聞網--摩洛哥和衣索比亞將共同建造世界級大型化肥廠

http://www.sinopecnews.com.cn/news/content/2016-11/22/content_1656452.shtml

如今,中國是衣索比亞最大的投資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工程承包商。埃塞最大的國家工業園也是由中方承建、代管運營。

中國和衣索比亞攜手書寫一個又一個「第一」

http://www.scio.gov.cn/32621/32629/32754/Document/1555837/1555837.htm

衣索比亞工業化進程里的中國力量-新華網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7-04/17/c_129543363_2.htm

位於埃塞首都的「非盟」總部大樓,也由中國援建。

感受一下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從2001年到2016年在城市尺度上的巨大變化:

衣索比亞史上最大的鐵路項目,同時也是東非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從埃塞首都到吉布地首都的「吉亞鐵路」,全長752公里,時速120公里,投資40億美元,由中國投資、建設、運營。

埃塞首都的輕軌工程,也是由中國承建、運營,使用中國標準。

深圳地鐵走出國門 運營管理衣索比亞第一條輕軌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5-09/20/content_12267917.htm

駐埃塞大使解曉岩曾說:

埃塞90%以上的公路、全國的通信網路、第一條鐵路和城市輕軌、第一個風電場以及幾個重要的水電站等,都是中國企業承建或參與承建的。

埃塞副總理德梅克曾說:

在埃塞的全球發展夥伴中,第一是中國!第二是中國!第三還是中國!

衣索比亞只是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一個縮影。下圖為全球2016年GDP增速地圖,東非三個顏色最深、增速最快的國家分別是: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也是人們常說的「東非三巨頭」。

除了埃塞外,中國在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影響力也相當大。

去年剛開通的、上了春晚的「蒙內鐵路」,就是從肯亞首都內羅畢到最大港口蒙巴薩。

同埃塞一樣,中國也是肯亞的最大投資國、最大外貿夥伴、最大基建承包商。

中企「主導」肯亞基建項目遭非議商務部回應

http://world.people.com.cn/GB/n1/2016/0808/c1002-28618990.html

同埃塞、肯亞一樣,中國也是坦尚尼亞的最大外貿夥伴、最大基建承包商,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投資國。

「一帶一路」為坦尚尼亞帶來發展良機中企投資超66億美元 - 中國網

http://dz.china.com.cn/sd/gfgz/2017-08-23/68736.html

而坦尚尼亞最有名的,就是「東非解放軍」。清一色中國裝備,由中國軍校訓練,最近剛奠基了由中國援建的訓練中心。

「東非解放軍」迎來中國訓練中心將誕生最強部隊

http://www.fmprc.gov.cn/zflt/chn/zxxx/t1537922.htm

可以說,只要非洲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積極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先進地區取經,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奈及利亞、安哥拉這樣的產油國就不說了,哪怕是像衣索比亞、肯亞這些傳統意義上「無希望」的地區,如今也在按部就班地發展、快速擺脫飢餓。

特別是,中國模式正在非洲許多地區得到複製。雖然這些國家大概率無法達到中國如今的富裕程度,但它們在未來20-30年,擺脫赤貧,經濟發展水平向印尼、菲律賓等看齊。人均GDP從800-1000美元上升到3000-5000美元(中國2017年為9000美元),實現大體上的溫飽,是很有希望的。

不可忽視的非洲

在大部分人腦海中,非洲是個動蕩不安的地方,不可能有大的發展。但是,自2003年造成30萬人死亡(有爭議)的達爾富爾衝突後,非洲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動亂和種族仇殺,相比過去平穩了許多。

Darfurgenocide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rfur_genocide

更重要的是,非洲的面積相當於除俄羅斯亞洲部分以外整個亞洲的面積(亞洲的沙漠不比撒哈拉更小)。其南北跨度8000公里,相當於從韓國到土耳其,東西跨度3000至6000公里,最大相當於從黑龍江到新加坡。

死亡人數幾十百把萬的種族衝突,波及個別國家的戰亂,並不影響非洲人口和經濟的大局。就像敘利亞、伊拉克的戰爭並不影響東亞、東南亞、中亞、南亞,甚至大部分中東國家的繁榮穩定一樣。

相對穩定的環境,帶來了非洲經濟的高速增長,如下表所示,除中國以外,非洲和東南亞是過去10年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過去10年,非洲大部分年份的經濟增速在4-6%之間。

下圖為2016年世界各國人均GDP地圖。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主要是一些資源型國家——奈及利亞、加彭、安哥拉、納米比亞、蘇丹等 ,還有南非。

上面所說的「非洲三巨頭」,目前最高的肯亞也只有1600美元,衣索比亞900美元,坦尚尼亞1000美元,按購買力換算後,相當於我國30年前的水準。

2016年,非洲的人均GDP1800美元,和巴基斯坦、印度類似。只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話,是1500美元,和孟加拉國類似。

https://data.worldbank.org/region/sub-saharan-africa

我們來粗略估算一下非洲未來的經濟規模(以下都為2017年價格)。

如果非洲在30年後實現了25億人口(低估值),且經濟發展保持過去10多年的平均水準。那麼其人均GDP將從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的水準提升至2017年印尼、菲律賓的水準:

· 人均GDP在30年內從1800美元提升至3000-4000美元。

· 30年後的經濟總量將達到7.5-10萬億美元

如果非洲經濟發展放緩,在30年後只能達到2017年寮國的水準:

人均GDP在30年內從1800美元提升至2500美元。

30年後的經濟總量將為6.3萬億美元

6.3萬億美元、7.5萬億美元、10萬億美元,分別是中國2010年、2011年、2014年的經濟總量。或者是2017年印度經濟總量的2.4、2.8、3.9倍。

於是,我們會看到:30年後,一個人口25-30億,GDP相當於當前印度2.5-4倍的非洲,就將會出現在這個地球上

雖然非洲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分成了50多個國家。但到時候非洲也會出現一些世界級的人口大國:

· 4-5億人口的奈及利亞。

· 2.5-3億人口的衣索比亞。

· 2億人口的埃及、民主剛果。

· 1.5億人口的坦尚尼亞、肯亞。

· 1億出頭人口的烏干達、蘇丹。

屆時,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將會在2500-5000美元之間,屬於剛解決溫飽、待走入小康的階段。和歐美日、和中國相比,在富裕程度上仍然會有極大的差距。

就像如今13.5億人口的印度、2.6億人口的印尼一樣。30年後,非洲的人口大國仍然貧窮、仍然沒有全面進入工業化,但是,憑藉其龐大的人口體量,它們也將會是重要的消費市場、出口/投資對象、以及新的經濟增長點

更重要的是,這些地區將長期缺乏類似中國這樣健全而完善的工業基礎,就像東南亞一樣,將成為:

· 中國工業品重要的傾銷對象。

· 中國基建能力/過剩產能的輸出對象。

· 中國高科技產品/互聯網服務的傳播對象。

2017年,東南亞人口6.5億,GDP 2.7萬億美元,人均GDP 4200美元。

東南亞和非洲的相似性在於:

· 國家分散、語言不同、有一定內部矛盾,受大國影響大,在大國中選邊站。

· 政體形式多樣:民主制、威權主義、君主立憲、一黨執政、軍政府皆有。

· 內部貧富差距極大,有人均GDP 1萬美元的馬來西亞,也有人均GDP 1000美元的柬埔寨。

· 中國對非洲和東盟大量出口工業品、進口原材料/農產品,中國是它們最大的貿易夥伴。

· 中國在非洲和東盟大量直接投資、承包基建工程。

當然,非洲的現狀比東盟要差很多,人均GDP只有東盟的40%。2017年,中非貿易額1700億美元,只有中國-東盟貿易額5200億美元的1/3。

但是,如上所說,30年後非洲的人口將是2017年東南亞的4倍,GDP是2017年東南亞的2.5-4倍。也就是說,我們將如今東南亞的經濟體量乘以2.5-4倍,就可以感受一下30年後非洲市場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傳統的投資、基建、電信、工業品/小商品輸出等就不談了,前面在中國對非洲的影響中已經說了很多。未來隨著非洲經濟的膨脹,這方面的需求還會繼續增長。就高科技產業、互聯網這些中國經濟新動能而言,中國對東南亞、乃至南亞市場的需求都在急劇增強。

如下表所示,東南亞和印度的知名互聯網公司已經被阿里騰訊買了個遍。

除了資本上的「買買買」以外,中國的互聯網產品也在東南亞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以手游例:

2017年,越南第1-4名的手游均來自中國,前10名手游有6款來自中國。佔東南亞人口40%的印尼,其top10手游中來自中資的高達9款。

不光是手游,中國的知名app也在大舉掃蕩東南亞/南亞。目前的東南亞app市場,基本是美系(主要是facebook旗下app)、中資、本土三分天下,其中東南亞本土的熱門app公司,大都已被中國公司收購或者入股。

感受一下印尼的top 30 app,紅框為中國公司、或者中資投資的。

再看看更富裕的馬來西亞:

最後再感受下手機市場,下表為2017年東南亞手機市場份額,5強里中國公司佔據3個位置:

印度手機市場5強中,4家為中國公司,小米和三星並列印度市場第一。2017,小米手機出貨量9240萬部,同比去年增長3940萬部,其中,小米的國內銷量只增長了940萬。也就是說,小米手機2017年的增量中,76%來自海外,其中主要來自印度——小米印度的營收同比增長了696%。2017Q3,小米在印度賣出了920萬部手機。

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4%,國內市場已經飽和,而非洲和印度則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是全球智能手機和上網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區——類似5年前的中國,與之伴隨的,就是各類互聯網應用的蓬勃發展。

2017年,非洲智能手機出貨量為9000萬、印度是1.2億,達到中國2011-2012年的水平。如上文所說,東南亞和南亞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正在快速成長,中國公司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非洲的互聯網環境對許多人而言則是相對陌生的。

事實上,全世界除了中國以外,移動支付普及度最高的就是部分非洲國家。

看不見的銀行:移動支付風靡非洲

http://www.fmprc.gov.cn/zflt/chn/zfgx/zfgxjmhz/t1504893.htm

創始於肯亞的M-Pesa,如下圖所示,已成為一個區域性的跨國移動支付平台。

下圖來自該公司的年報:M-Pesa在2016年擁有2700萬用戶,實現了6.9萬億肯亞先令(約和4300億人民幣)的交易額。

而擁有1.9億人口的非洲GDP第一大國奈及利亞,已經擁有了相對齊全的移動互聯網服務:

· 電商:Jiji,Jumia,Konga。其中Jumia估值破10億美元,成為非洲第一家「獨角獸」公司。

· 支付:Paga,bank737,PocketMoni等。

· 打車:taxify(和滴滴合作)。

中國互聯網公司目前在非洲的份額還比較小,奈及利亞top 20 app里,大都被facebook系和本土公司佔據。google play榜單第2位的operanews,其母公司opera在兩年前被崑崙萬維收購,是top10里唯一的中資。

https://www.similarweb.com/apps/top/google/store-rank/ng/all/top-free

提起崑崙萬維,很多人可能還比較陌生,該公司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其創始人周亞輝的「史上最貴離婚」

A股最貴!崑崙萬維周亞輝付70億離婚,王思聰驚嘆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914/14879697_0.shtml

除了opera以外,還有2個中國應用在奈及利亞app top20:阿里的速賣通和uc瀏覽器。

相比起在非洲還比較弱勢的中資互聯網應用而言,中國手機廠商在非洲則處於領導地位,「傳音」這個國人並不熟知的品牌,已經是非洲第一大手機公司。

https://qz.com/1206462/smartphones-lost-market-share-to-feature-phones-in-africa-last-year/

總的來說,相比起東南亞和南亞而言,非洲的發展層次更低一些,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滲透還不算深,這也意味著未來還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近年來中資互聯網企業在東南亞印度的收購戰火,用不了幾年也會燒到奈及利亞、肯亞、南非、埃塞爾比亞這些非洲的人口和經濟大國。

結語

30年前,面對中國這個巨大的未開墾市場,國際巨頭們的心態是矛盾的。80-90年代,一方面國際企業大舉布局中國,而另一方面,「人口爆炸」、「黃禍」這樣的標籤,也讓很多人對中國充滿疑慮。而歷史也證明了,那些及早布局中國、主動了解中國人民需求的跨國企業,大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30年後,中國企業飛速成長起來,大舉進軍相對落後的亞非發展中國家市場,對外輸出中國的資本、技術、商品、勞動力、過剩產能、乃至智能手機、互聯網應用和手機遊戲。

中國企業似乎比歐美企業更願意放低姿態,了解發展中國家群眾的所思所想,主動迎合需求、快速迭代產品。華為、小米、oppo、vivo、傳音、阿里、騰訊等嶄新的「中國面孔」正在極大地改變中國對外輸出商品和服務的面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東南亞、南亞、非洲,是它們想要繼續高速增長而不得不拿下的陣地。

對於個人而言,一批批沒有背景、沒有身家的年輕人,正在跟隨中國企業「走出去」、或者參與到亞非國家的國際化業務而獲得了事業的成長。10多年前,招聘市場上熱門的崗位是來「全球化我們」的外資企業,而現在,優秀的年輕人則更願意加入能夠「全球化別人」的中資公司。是成為他人轉移產業、降低成本的工具,還是成為自己人進軍海外領地的「打手」,市場的天平正在快速轉換。

未來30年,非洲經濟總量將達到7-10萬億美元的體量,非洲人民將會逐漸實現溫飽、向小康目標邁進。20-30億人對現代住房、商業樓宇、文體場館、軌道交通、鐵路公路、移動互聯網、文化娛樂、小說遊戲等等的需求將會像過去十幾年的中國一樣出現井噴

非洲+東南亞+南亞,未來50-60億的人口體量,哪怕其人均發展水平遠不如中國,哪怕他們當中的許多國家,到了2050年,其人均GDP也只有2017年中國的1/3至一半。但是,憑藉著海量的人口、憑藉著較快的增速,這些地區仍然會成為世界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們代表了增量,而增量正是中國這樣的後發國家相對容易進入的地盤。

中國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巨量人口脫貧致富、走向現代化和工業化的經驗,而中國同時又是世界上極少有的「未富先老」國家。人口老齡化對內需增長的壓力,也讓我們不得不去競爭海外新增蛋糕。

未來幾十年,不管是否願意,我們都必然會越來越多的和東南亞、印巴孟、黑非洲人民打交道。和這些地區的商品、資金、信息、人員往來,也會隨著它們經濟總量翻2倍、3倍、4倍而同步地增長。屆時,和如今的歐美一樣,主張「全球化」、主張「開放包容」的群體,和主張「反全球化」、主張"修牆」的群體,也會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

總而言之,對於國家、企業、個人而言,應當及早地認識到亞非落後國家的人口和經濟正在快速膨脹的事實,提前進行有針對性的產業布局,並在人員往來、出入境政策等方面作出便於我國企業走出去、同時也不妨礙大眾利益的合理化安排。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的海外利益日益增加,增強戰略投送能力、保障海外資產安全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世界變化得很快,地圖上陌生的名字、國際社會中毫無存在感的國家,在一兩代人的時間裡、在大多數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登上了世界經濟舞台。而世界又變化得很慢,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競爭與合作、弱肉強食,仍然是不變的主題。

21世紀的中國,如何正確地面對30億人的非洲,如何妥善地處理與60億人的亞非落後國家的關係,將越來越成為決定中國國運走向的關鍵因素。而對於企業和個人而言,能否在這樣的大變革中分得一杯羹,也將極大的影響各自的命運。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知乎大V塞冬。文章首次發表於作者的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81967),作者授權風雲之聲發布。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一點資訊: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從中國出生性別比逐漸恢復正常說起
中流砥柱——2017年中國製造業發展簡析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