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中的山水—意境審美

心中的山水—意境審美

GIF

心中的山水—意境審美

中國古代繪畫·四七尚建忠

南宋院畫最重要的成就是山水畫。其山水畫的特點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由大山水變為小山水,由全景山水變為邊角山水。

南宋的這種風格始於李唐。李唐不會陌生,宋代山水的三幅代表作之一《萬壑松風圖》就是李唐的,但此圖是他南渡前的作品,和南風無關。

李唐萬壑松風圖188.7×139.8cm

小斧劈皴

山石堅硬,石頭上有很多鋒利的切面,像是用小斧頭一點點劈出來的,於是得名「小斧劈皴」。溪水藏於石間,時隱時現。下方密林,似能聽到松風密密。

李唐 清溪漁隱圖

再提一幅圖,《清溪漁隱圖》,這就是典型的邊景山水了,是南宋山水的先聲。

1

李唐(1066—1150)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

初時賣畫,後參加畫院殿試,以切題畫佳中魁,補入畫院,(聽說當年的考題就是這道:「竹鎖橋邊賣酒家」)。從《萬壑松風圖》可以看出,五十多歲考上學的李唐是那麼的用功。可是,好景不長。國破後被擄到北國,後逃亡到杭州。當時南宋還沒有建立畫院,又再次賣畫為生。可以想像,賣畫,還能像在畫院時那樣畫大幅、小斧劈皴么,只有精簡快速,所以開創「大斧劈皴法」。晚年時經人推薦進畫院,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賜金帶。人品正、畫品高,成為南宋畫院盟主。

後來出現了「南宋四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三家都學自李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宋時的李唐,所畫乃雄偉敦厚、石質堅硬的北方山水。到了南方,一方面為了生活,另外所見所聞山巒平緩、氣候濕潤、吳儂軟語,這才慢慢的畫風漸變,終開派成家,也可以說,是南方成就了他。

李唐 紅樹秋山圖軸188.7×139.8cm

紅樹秋山圖局部

李唐 濠梁秋水圖 24×114.5cm

取自《莊子·秋水篇》,子非魚……的故事。

樹葉繁密有序,濃濃秋意;山石實、硬襯托水的虛、柔;又對人物刻畫得當,惠子發問,莊子自樂。傳神。

李唐 溪山獨釣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李唐 採薇圖

人物畫的代表作。

李唐 江山秋色圖

李唐 江山小景

江山小景局部

放棄北宋全景式構圖,主要的還是為了抒發畫家的情感,也是山水畫重意境的表現,或是意境審美的真正出現。

技法上注重山石的皴法,改變畫水之法,講究用筆用墨等,對中國畫來說是一個大的飛躍。

2

話說李唐冒死從金人手裡逃出來,一路南下。路過太行山,被山上下來的一隊劫匪攔住,打開帶的東西一看,李唐的畫具深深觸動了一個人,便問過名姓。得知是畫家李唐,倒頭便拜,不當劫匪了,要跟(護)著李唐走。畫家也是感其誠意,帶到杭州,教他繪畫,竟也成名。此人便是蕭照。

蕭照山西人,靖康間流入太行山為盜,真實應該是抗金的義軍,當然也劫富濟貧一下。也是素慕李唐畫名,才拜李唐為師,並隨之南渡至臨安。李唐感其德,盡以所能授之,畫藝大進。用單田芳的話說就是「師傅悉心教,徒弟盡心學,師徒倆摽上了」。紹興中,補迪功郎,任畫院待詔,賜金帶。其畫筆健墨重,皴法遒勁,蒼莽蔥鬱,氣勢雄偉,酷似李唐。

蕭照 山腰樓觀圖 179.3×112.7cm

看畫中的山石便知來自李唐,只是構圖上有所不同。

畫面左邊沉重右邊清淡,看似不夠均等,畫家藉助于山腰二人指點遠方,將兩部分結合起來,恰有去國懷鄉之感,好似對故國山河的眷戀,充滿寓意。

蕭照 中興瑞應圖 26.7×397.3cm

中興,通常指國家在國運衰退時出現的中途振興,也特指恢復並非由本人失去的帝位,舊史稱趙構即位為「建炎中興」,信臣曹勛編寫有「瑞應故事」。蕭照創作有多幅《瑞應圖》,故事或多或少,此畫為六段故事。

下另一幅紹興瑞應圖

蕭照 關山行旅圖頁

蕭照 秋山紅樹圖

3

劉松年(約1155-1218)師承李唐,畫風細膩,清麗嚴謹。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愛國畫家,擁護抗金,反對投降。所畫作品多希望統治者能夠振興國家。他畫《中興四將圖》,表彰岳飛、韓世忠等民族英雄之偉績。

劉松年 秋窗讀書圖頁

劉松年 四景山水圖卷

四幅41.3×67.9-69.5cm

分四幅繪春、夏、秋、冬四景,描繪了幽居于山湖樓閣中的大夫閑逸的生活。其中界畫屋宇絲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潤過之。

劉松年 西園雅集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賞淸唱 的精彩文章:

白描大師 行雲流水
宋中期,畫壇的一次震動

TAG:輕賞淸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