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戀戀不忘,必有迴響!你相信時常思念一個人,對方也有感應嗎?

戀戀不忘,必有迴響!你相信時常思念一個人,對方也有感應嗎?

影視劇中或者小說里經常有這樣的橋段,男女主角互相喜歡,而男主角出了意外,女主通常會有所感應。

比如說:女主突然心神不寧;女主倒水,失手弄碎杯子『女主縫衣服,被針戳破手指等。

你可以說這是「凶兆」,但更確切的描述應該是——徵兆。

在父輩口中,我們打噴嚏,可能是有人在背後議論我們,這不也是一種表現嗎?

但我就想問一句,這「思念」歸納起來應該算是一種心理情緒吧,那仇恨是否也屬於呢?

當戰場上一個人想殺另一個人,有的敏感之人會警覺,將這種警醒稱之為:感受到了殺氣。

有人說:這都是信息的傳遞與感應,從傳播學角度來說,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傳遞信息。

在古代傳遞信息,用的是烽火狼煙、飛鴿鴻雁,而近代則是電話手機,到了今天則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傳播。

但又一種傳播方式凌駕於這些之上,人們稱之為心靈感應。

中外有無數關於雙胞胎之間心靈感應的例子,在此不一一列舉。

但又有人質疑:即便是心靈感應,也是一種相互的作用機制。

一般來說,你思念一個人且要讓這個人能感受到你的思念,首先兩人要建立聯繫,也就是說要讓對方有關於你的記憶。

如果是兩個陌生人則不行,比如說:我喜歡允兒,但允兒從未見過我,也不知道有我的存在,自然不會感受到我的思念。

可也有學心理學的網友繼續質疑:這些其實都是選擇性知覺,涵蓋選擇性注意、選擇性扭曲、選擇性保留三個部分。

我們總會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潛意識地去相信去理解事物,基本上概括為四個字——一廂情願。

比如說:你希望你喜歡的對方總是能出現,而她常常就會出現在你希望出現的地方。(注意,不是你的夢裡)

這個你希望她出現的地方,咱們可以設定為冰激凌店。

實際上你只注意她出現在冰激凌店,而且因為你看過她在這家吃冰激凌,你就相信她還會來,並且你可能會忘記其實這只是她的閨蜜給她的推薦,她並不一定真的喜歡。

《唐伯虎點秋香》里,唐伯虎自以為秋香姐對他三笑留情也是這個道理。

而「心靈感應」呢?實際上我們知道心不是思維的載體,大腦才是,所以「心靈感應」在領域內被稱之為——腦腦對接。

在未來,如果我們在腦部植入晶元,也許就有可能會出現超越現在互聯網交流的「無載體交流」。也就是不需要說話、不需要紙筆、不需要原始的網路信息處理,直接點對點地進行信息的傳遞。

不過這麼一想,也太扯了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國小丑王 的精彩文章:

賈躍亭造的新車FF91比萊斯萊斯還豪華,擱你你會買嗎?
佩奇,唯一一頭鼻子長在腦袋上的豬,怎麼就成了社會人的代名詞?

TAG:獵國小丑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