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用生命在寫作,你們卻用它來布置作業

我用生命在寫作,你們卻用它來布置作業

小編最近接了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的家教,負責給小孩「打輔助」,幫助他完成日常作業。小學嘛,壓力也不是那麼大,但是小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提高不上去,家長也挺著急,於是請家教幫助小孩子完成作業,講講題目,教教知識點諸如此類。大學生做小學題目,小菜一碟嘛,但是也有很糾結的題目,數學還好說,最難的還是語文閱讀題目。

數學最後的答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當然是確定的,也有標準答案,我能理解,但是對於語文閱讀題目,居然還有標準答案,這我就不能理解了。一百個讀者心裡有一百個哈姆萊特,每個人對同一篇文章的看法不同,寫出的答案也可能完全相反,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與答案不同的看法就當作是錯誤的,這我就很不能理解,小時候不能理解,現在更加痛恨,比如題目中問:「三國中誰最聰明?」如果學生寫「孔明與龐統」,就認定是錯誤的答案,因為正確的答案就是「諸葛亮」,現在的語文變得過於死板,把語文該有的美感全都摘掉,剩下的只有光禿禿的推理。比如,小學語文老師總結紅杏出牆的原因:1.牆太矮;2.樹太高;3.風太急!

這樣生生的把原本有趣的語文變得枯燥無聊。網上流行過一個段子:魯迅:「晚安!」。語文老師:「晚安」中「晚」字點明了時間,令人聯想到天色已黑,象徵著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在這黑暗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側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嘆號體現了魯迅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樣的回答,這樣的解讀也只能讓魯迅無語。

揣摩出題者的意圖,生生的把原文過度解讀,2017年浙江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試題《一種美味》曝光,文中寫到那條魚「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題目中問,這絲詭異的光指什麼?原作者鞏高峰表示: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哪裡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只能告訴你們,魚這樣蹦出來的,閃著詭異的光…

原作者只是想搞笑一下,原本沒有特殊的意思,語文卻把文章過度解讀,然後讓學生去做,標準答案卻成了評判分數的唯一標準。在《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第一集中說,周國平做自己的寫的文章的題目,自己才剛剛及格。(以下是鏈接,有興趣的小夥伴可自行觀看。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217757?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B0E7A4BD-C63D-4F04-95B1-46428EAAC45016828infoc&ts=1524832612259)文章當中什麼排比句,感嘆句,都是作者靈感爆發,根本沒有所謂的當時的想法。

語文作為我們的國文母語,我們應當傳承下去,但是,傳承的不僅僅是語文的應用功能,還有它蘊含的藝術,它蘊含的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大雙E 的精彩文章:

TAG:師大雙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