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首個海上核電站起航,環保組織批其為「漂浮的切爾諾貝利」
4月28日,俄羅斯建造的全球第一座海上浮動式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從聖彼得堡波羅的海船廠出發,繞過北冰洋,前往遠東西伯利亞地區。但很多環保組織和周邊國家,對此深表憂慮。他們認為這艘移動核電站是「漂浮的切爾諾貝利」,一旦發生核泄漏事故,對北冰洋脆弱的生態將有毀滅性打擊。
這艘浮動式核電站是2007年正式建造,排水量2萬噸,2019年將正式接替遠東楚科齊自治區彼韋克的一座退役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有兩台KLT-40S核反應堆,可以產生高達70兆瓦的電力,足以滿足一個10萬人規模的城市供電需求。同時它還處理得到20多萬立方米的淡化海水,供城市居民使用。
不過來自綠色和平組織以及波羅的海、北冰洋沿岸國家的憂慮,是這艘浮動式核電站可能存在的核污染風險。他們將「羅蒙諾索夫院士」號稱為「核動力的泰坦尼克」、「漂浮的切爾諾貝利」。本來該船是在波羅的海造船廠填裝核燃料,遭到周邊國家反對後,才決定空船航行到遠東進行燃料加註、以及測試。
預計「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將在遠東城市摩爾曼斯克進行一系列測試,然後開始正式運行。俄羅斯有關人士批評對核污染的擔憂,他們認為世界上核動力航母、核潛艇、核動力破冰船有數十艘,幾乎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核污染問題。這艘核電站使用的反應堆,來自俄羅斯Taymyr級大型核動力破冰船的反應堆改進型,而這些核動力破冰船已經正常使用數十年。
俄羅斯方面確認「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核電站是安全的,它的工作壽命在40年左右。與其同樣規格的海上核電站俄羅斯還將建造6座。一方面是滿足俄羅斯遠東地區沿海城市、工業設施的用電需求,方便靈活部署。一方面被認為是俄羅斯北冰洋戰略的重要部分。
由於全球變暖,北冰洋通航變得越來越容易,俄羅斯在此希望以各種方式加強其對該區域的控制。環保組織和周邊國家認為氣候變化對北冰洋已經有了巨大影響,如果核污染一旦出現,那後果不堪設想。核電站沿途經過的挪威、瑞典等國將對船隻航行進行嚴密的監控。
※敘利亞戰區的「地下室學校」:數千兒童在炮火聲中艱難求學
※哈里王子大婚將請「老戰友」站崗,曾在阿富汗一起服役
TAG:河豚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