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東莞多次發現毒蘑菇,市民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2014年3月20日,謝崗鎮一男子周末帶兒子和閨女爬山採摘有毒蘑菇回家誤食後住院病危。圖為誤食蘑菇的劉某所住東莞市人民醫院重症室(本報資料圖片)
毒蘑菇(本報資料圖片)
我市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發出預警
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東莞時間網訊(記者 鄭俊彥 通訊員 謝偉光)毒蘑菇離我們有多遠?目前雨水充沛,是毒蘑菇事件高發季節,市食葯安辦、市食葯監局近日發出預警,東莞曾發生過多起毒蘑菇事件,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外觀難以分辨
有些市民採集野生蘑菇時很自信,認為根據經驗和民間一些鑒定方法就可以判斷採集到的蘑菇是否可以安全食用。但市食葯安辦、市食葯監局特別提醒,野生蘑菇的形態各異,老百姓很難僅憑肉眼就區分出野生蘑菇有毒與否,專家們也只有通過分類鑒定確定是哪種蘑菇,才能知道其特性。因此,預防毒蘑菇中毒,就是不要採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東莞多次發現毒蘑菇
有些品種的野蘑菇只有經過特定處理和烹飪後才能食用,一不小心就會中毒。如見手青,如果沒有被炒熟煮透,食用後就可能發生中毒。此外,一些野蘑菇雖本身無毒,但若其所生長的地方存在污染,食用後也會導致中毒。
根據既往發生在東莞市中毒事件中毒蘑菇來源分析,毒蘑菇離我們並不遠,疾控調查人員在大嶺山鎮馬鞍山曾發現毒蘑菇裂皮鵝膏,在謝崗鎮銀瓶山發現了毒蘑菇白毒傘等。
避免誤食毒蘑菇要做到這四點
為了預防毒蘑菇中毒,市食葯安辦、市食葯監局提醒廣大市民:不輕信、不採摘、不買賣、不食用。
一是不輕信,即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鑒別方法。二是不採摘,即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很難鑒別其是否有毒,市民最好也不要輕易採摘。三是不買賣,即不要在路邊購買野生蘑菇,即使是在正規市場上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不認識或沒吃過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輕易買來食用。四是不食用,要想避免中毒事件,家庭飲食關鍵在於不隨意食用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盡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安全。
目前對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
由於毒蘑菇與食用菇外形相似,難以區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毒蘑菇毒性非常強,中毒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誤食後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以及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幻覺等精神癥狀,嚴重的可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傷等嚴重癥狀。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癥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提醒,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癥狀,要立刻進行催吐,將未消化的毒蘑菇排出體外。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5-10ml一次,然後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催吐後,務必立刻到醫院診治。
相關鏈接
鑒別毒蘑菇要注意五大誤區
常見的民間鑒定毒蘑菇的誤區有以下五種:
誤區一: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淺淡的蘑菇沒毒
僅靠顏色辨別蘑菇是否有毒並不可取。因為野生蘑菇如牛肝菌屬、紅菇屬、雞油菌屬中的很多種類顏色都很鮮艷,卻是美味的食用菌;劇毒蘑菇種類最多的鵝膏菌屬中的紅黃鵝膏,顏色也很艷麗,但同樣是美味的食用菌。
而大部分劇毒蘑菇,如鵝膏屬中的劇毒種類如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裂皮鵝膏等,還有紅菇屬中的亞稀褶紅菇,其顏色都是純白色或者灰色,但是這些種類恰恰是我國誤食野生蘑菇導致死亡的主要種類。
誤區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銀器、瓷片等一起煮,顏色變黑有毒,沒變顏色就無毒
蘑菇毒素種類繁多,目前已知劇毒蘑菇的毒素並不與大蒜、大米、銀器、瓷片等發生反應。經過實驗驗證,我國的幾種劇毒蘑菇並不會使這些物質變黑。
誤區三:生蟲、生蛆的蘑菇沒毒
很多昆蟲、動物對毒素的吸收與作用和人不一樣。劇毒的鵝膏菌成熟爛掉後很容易生蟲、生蛆,甚至將其餵養小白鼠,小鼠也不會死。
誤區四:受傷變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蘑菇受傷變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屬如牛肝菌科、紅菇科的一個特徵,但牛肝菌科和紅菇科的很多種類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憑受傷變色或者有分泌物來判斷蘑菇是否有毒。
誤區五:長在潮濕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蘑菇的有毒與否與生長環境沒有關係,因為有毒蘑菇與其他蘑菇生長的環境是一樣的。例如,生長於松樹林或者闊葉混交林中的蘑菇大多屬於共生菌,牛肝菌、紅菇、乳菇、口蘑等大部分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很多有毒蘑菇也是共生菌,如鵝膏菌、亞稀褶紅菇等也都是生長在松樹林或者混交林中。
※你知道嗎,這些水果「丑」點更好吃
※全球首條特高壓清潔能源外送通道年內青海開工
TAG:東莞時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