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之印度電影《總督之屋》點評
在1947年印度宣布獨立及實行印巴分治之後,一個印度婦女帶著女兒逃離巴基斯坦,然之後她的丈夫經過18天的努力尋找,終於和她重聚,而這個女人的孫女,為了紀念在大英帝國主導下的印巴分治,導演了這部電影
所謂印巴分治,就是所謂的蒙巴頓白皮書計劃,不過根據電影中情節,其實他也是躺著也中槍,他的所謂方案,其實在兩年前,英國為了讓印度人參加二戰(以穆斯林人為主)和考慮到將來和蘇聯的對抗(獨立前的印度內閣親蘇聯),早已經簽訂了秘密協議。 而就是因為有這份秘密協議的存在,穆斯林方面的領袖真納才堅持要從印度分離出去。
至於穆斯林為啥要堅持分離,就得好好找英國人算賬了,在印度被英國入侵之前,是穆斯林人統治印度,而印度教徒的人數儘管比穆斯林多,但地位相對低下(印度教內部本身也實行等級制度),然之後,英國人來了,穆斯林肯定不願意和英國佬合作,之後印度教的人,本來就是長期被欺負,英國人來了之後,為了和穆斯林博弈,就刻意提高印度教徒的地位(到目前為止,印度人也以說會說英語來衡量他的社會地位)。
然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歷任總督都實行挑撥離間政策,讓本來已經是一盤散沙的印度,變得更加一盤散沙。如果不是二戰的發生,導致英國不得不實行親伊斯蘭政策(因為印度教徒素質低下,高種姓的人不願意參軍,賤民吃不飽住不好,沒辦法成為軍人),英國也真不想支持穆斯林成立一個獨立的國家-巴基斯坦。
好吧,你們要分離就分離吧,蒙巴頓儘管非常不願意,但人家既然非要分離,就讓你們分離吧,他也不知道印度的歷史,所以就不參與分離線的劃定,而改由一個空降過來的英國律師負責(他也沒有來過印度),結果花了兩個月時間,這個律師居然成功地劃分出分界線。
他是依據什麼劃分好分界線呢?電影說是根據之前英國和穆斯林人簽訂的秘密協議去劃分。正式的說明是他一個人閉門造車造出來的。
然如果大家看清楚,印巴分治後的地圖,你就應該知道,這不是一個連印度都沒去過的人,可以劃分出來的地圖: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以8:2的比例分割的,然,本來也要解決的孟加拉問題,卻變成了一個東巴基斯坦,而且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中間,隔了兩千多公里,穆斯林方面(東巴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之後,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孟加拉),本來是想把克什米爾地區收歸自己的(穆斯林人佔多少,但卻是印度教徒管理這個地區),也沒有如願。
但英國佬非常聰明,既然這個地區兩國都想佔有,他也不好強行劃分給誰,就搞出了一個半自治方案,既不歸印度,也不歸巴基斯坦,然也不等於讓他獨立成為一個國家,而是賦予他自主歸誰管,問題就是,印度教的管理者想歸印度,佔多少人口的穆斯林人想歸巴基斯坦,這個矛盾怎麼可能解決?(後來三次印巴戰爭,儘管把陣腳相對穩定下來,但也沒有最終解決問題)。
印度問題說完了,大家應該知道,日不落帝國不但犯下了各種各樣的侵略行為,而且在日不落帝國,慢慢消失的前提下,還不肯輕易放棄自己的理由,給殖民地國家留下了種種矛盾。
而和我們最最密切的香港問題,本來也就沒啥事情好做的,既然中國都要回收了,他也沒辦法反對,但為了確保自己利益,應該方面果斷拍出一個知道如何搞事搞非的彭定康過來,結果導致回歸之前,出現了N多問題和矛盾,甚至到現在為止,某些香港人還覺得自己在大英帝國管制下是多麼好,就開始鼓吹什麼港獨啊港人自治啊,如果不是香港僅僅是彈丸之地,真有可能想巴基斯坦那樣,從自己的祖國分離出去。
如果香港人不認識到自己曾經是被人進行殖民統治,華人從來在港英政府中都是屬於沒有地位的階層,他們就很容易被某些政治家所迷惑,從而走上和大陸對抗之路。
說著說著,可能有人說,老大你寫的是影評,怎麼扯到香港問題上?問題就是,電影儘管是說印巴分治前後的事情,但卻無情地揭露了,當年大英帝國在印度犯下的滔天罪行,而香港問題,大英帝國本來是想搞成另外一個印巴分治,然中國怎麼可能答應呢?當年印度國父聖雄甘地,死活不答應印巴分治,但他又能做些什麼呢?國弱被人欺,就算你不想看到國家被人分割成為兩個國家一個地區(後來變成了三個國家一個地區)也是沒有辦法啊?
國家強大才不會被人欺負,希望某些天天想著西方的月亮非常圓的人,清楚了解這一點,無論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應該是怎樣的,前提條件都必須是,你擁有一個強大的中國!
TAG:行攝清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