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差異化引才更受人才青睞

差異化引才更受人才青睞

近日,貴州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雷勵發布的一則招聘啟事,在微信朋友圈裡轉瘋了。這則啟事一反傳統招聘啟事正面、嚴謹的表述,採用了樸實、自嘲的文風:交通情況暫不「高速」、人才引進政策很一般、牛肉便宜35元一斤現宰現殺不注水……後續報道中,興義民族師範學院表示,雷勵院長發布招聘啟事是個人行為,但肯定其為學校引入高層次人才的出發點。

作為一所省屬普通院校,興義民族師範學院這樣的招聘啟事很「佛系」也很實際,更道出了中西部地區普通院校的發展困境。這則招聘啟事的價值,不在於炒紅了一所師範學院,而是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鑒。在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區域教育資源差距持續拉大的當下,中西部普通院校如何找准自身優勢,進行差異化人才競爭、特色化生存,避免一哄而上、惡性競爭,才是硬道理。

近年來,中西部地區飽受人才短缺與流失的雙重困境,在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中明顯處於下風。與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相比,不論是待遇還是條件,都有差距,中西部普通院校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有著天然劣勢,為挖掘、培養、穩定人才「操碎了心」,卻收效甚微。如果與「雙一流」高校互相攀比薪酬高低、住房大小,無疑是在「以己之短搏他人之長」。是故,像興義民族師範學院的招聘啟事守正出奇、另闢蹊徑,以差異化的特色優勢吸引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與其「拼物質」,不如找准自己的優勢所在,用特色優惠政策招攬人才。如興義民族師範學院,突出興義「是世界級春城」「是個適合養老的地方」,強調「學校新校區就在馬嶺河峽谷風景區邊上」「想做學問就可以快快樂樂做學問」,在自身獨有優勢上下功夫,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這樣一個「很一般」的高校,因「不一般」的招聘啟事而迅速走紅,讓有情懷的學人產生「吾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為之心馳神往。可以說,找准獨特優勢,不隨大流,不落俗套,才是在「搶才大戰」中取勝的法寶。

實踐證明,一時紅利留不住人,用才環境好方能得人心。吸納人才不是一鎚子買賣,相比引人聚才,如何用才留才、實現人盡其才更為關鍵。比起一擁而上搶人才,更難能可貴的是一如既往愛人才,為人才提供相關的工作機會、事業平台、發展前景、公共服務等,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環境。這就需要樹立人本觀念,統籌考慮可持續的人才規劃,為人才發展提供充足的築夢空間,真正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各地「人才爭奪戰」的不斷升級,一方面表明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人才發展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人才競爭和自由流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不流動只會是死水一潭。從根本上看,人才流動能激發活力是大勢所趨,做人才工作不能局限於一地一域的利益考量,而要著眼於優化社會資源整體配置的大局。對中西部普通院校來說,吸引更多人才並不能簡單等同於留住多少人,而是重在打通人才流動的通道,探索靈活多樣的柔性引才模式,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讓各類人才在流動中聯結成網,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作者系河南信陽師範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01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諾獎得主丹?謝赫特曼:「爺爺的放大鏡成就了我」
西湖大學獲批設立 目標劍指世界一流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