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法會上堂十席有哪些聖眾,用何奉供?
上堂十席是邀請哪些聖眾?
上堂共有十席,邀請的全部都是諸佛菩薩、大聖人。在這場佛事中,所有內壇功德主以至誠之心代替自身的歷代祖先、累世累劫父母、冤親債主,禮請諸佛蒞臨法會。
第一席:過去、現在、未來及十方法界一切諸佛
說明:水陸大齋以佛為主,佛又以釋迦牟尼佛為主,所以在水陸畫中,釋迦佛居中央,東有藥師佛,為群生安樂之庇;西有阿彌陀佛,為六道皈依之主。
第二席:法
說明:佛陀在世時,在菩提樹下成道,稱為佛寶;說十二部經為法寶;度五比丘等為僧寶。佛陀滅度後則以佛像為佛寶、經書為法寶、出家人為僧寶。因此這一席的水陸畫上繪有護法神手捧各種經書,而這些經書就是外壇每天共修念誦的大乘經典。
第三席:菩薩
說明:菩薩威德次於佛,頭戴天冠,有常見的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及地藏菩薩。右軸的水陸畫繪有法華經上的九種修行法,統括十方僧眾;左軸繪有極樂世界與兜率天的僧眾,表示娑婆世界的僧眾多生在這兩個地方。
第四席:緣覺
說明:緣覺又分成「獨覺」與「緣覺」,所證的果位相同,只是示現不同。獨覺多屬自然悟道,佛陀在世與否,都有獨覺人,穿著俗服。緣覺是佛陀的出家弟子,悟到十二因緣而成就,形象如同一般出家人。
第五席:聲聞
說明:小乘人因聽聞法而得悟者稱為聲聞,即「阿羅漢」。阿羅漢有三個意義:
1、無生:下一生不再受生,也就是不再投生於六道之中。
2、殺賊:斷盡「執著有我」而產生的所有煩惱。
3、應供:堪受人天的供養。
第六席:禪、律諸宗祖師
說明:如天台宗智者大師、賢首宗清涼澄觀國師、慈恩宗玄奘法師、律宗南山律師、懺摩宗悟達國師、法性宗儈肇大師、密部金剛智灌頂國師、禪宗各大祖師、凈土宗蓮池大師等。各各搭衣,盤腿正坐。
第七席:助宣佛化、持明造論的五通神仙
說明:如過去十方諸佛乃至釋迦佛未成佛時,同行的五神仙通;釋迦佛說法時出現的各種仙人、居住於現在這個世界的八個仙人、諸國土中習諸咒術的諸大仙人。
第八席:十大陰王、穢跡金剛、諸大天王、護法諸天、天龍八部等
說明:為攝受難調服的眾生而有憤怒相的菩薩出現。十大明王是文殊菩薩等諸佛菩薩所變化,現憤怒相,有三頭、青面獠牙、三目等造型;穢跡金剛是釋迦佛所化現,各各頭頂佛像,威德具足、奇特威武。
第九席:守護佛舍利壇塔、伽藍齋戒、護國鎮宅的諸大神王
說明:這是護法席,各各身著甲冑、極猛厲,結界時的四位持符者就是位列此席。
第十席:發揚水陸、流通至教、制儀立法的諸大士
說明:上堂的最後一席——第十席,是專門將歷代創建、中興、弘揚水陸齋法有功的凡人位列在此,和諸佛聖眾同處上堂中,可見得弘揚水陸齋法的功德之殊勝,可使凡人位列上堂。因此,像阿難尊者、梁武帝或寶志禪師,歷代乃至現代弘揚水陸的人,其名號都書寫在第十席的牌位上。
用什麼奉供上堂?
奉供上堂的意義是修齋施主,向奉請至內壇十席之諸佛、菩薩、賢聖,敬獻六塵妙供,以表對諸佛菩薩的虔敬之心。一般情況下,六塵妙供包括:
1、香:沉香。
2、花:鮮花。
3、燈:燈燭。
4、食、衣:飲食、茶、果及紅袈裟祖衣。
5、寶:七珍八寶。
6、法:經典。
供上堂的意義
供養是修齋施主們表達對諸佛、菩薩、聖眾最高的致意。「奉供上堂」的殊勝功德,可作為成佛的資糧,從中不但能學習喜舍布施,且能熏養對佛的恭敬。供上堂包括了財施和法施,財施是以物質供養而言,如世間的珍寶、花、香、飲食、衣服等;法施,則是指說法給人聽,聽聞大乘佛法,發起實踐自利利他的菩提心,這是最高貴的供養,《華嚴經》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
供養佛,不是佛需要供養,而是佛需要一個因供養而解脫的你。佛,圓滿具足,一切不缺,如如不動,他不需要你一絲一毫的供養。我們供養三寶,是藉助這個供養的行為,放下自私,放下對自我的貪執,來換取你的清涼自性。所以,一切供養都不是你在施予別人,而是你在滋養那個奔向解脫的你。
※看淡一些人和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悟道是見性,是悟理見理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