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想減肥成功?先看看自己是否誤解了新陳代謝(下)

想減肥成功?先看看自己是否誤解了新陳代謝(下)

原創編譯,轉載須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

首先,感謝劉輝的提醒,補上一張昨天放錯的圖

普通成年男性和女性能量消耗的組成

言歸正傳!

六、節食能夠減緩新陳代謝

雖然很難加快新陳代謝,但是研究人員發現人們也可以減緩新陳代謝,比如激進的減肥計劃。

「速效節食是我們能夠對靜息代謝率產生最大影響的方法,不幸的是,結果卻事與願違。」

多年來,研究人員們一直在研究一種被稱為「代謝自適應」或「自適應生熱效應」的現象:當人們體重減輕時,他們的基礎代謝率下降的程度會超過體重減輕的程度。

說得更清楚就是:體重減輕確實應該使代謝稍微下降,因為這意味著肌肉減少了,身體變小了,就不再需要那麼多熱量。但是,體重降低之後,代謝率下降的程度非常大,明顯不適合新的體重。

在《Obesity》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科學研究試圖解釋這一現象。NIH的研究人員對電視真人秀《The Biggest Loser》第八季的選手進行了追蹤研究。在節目最後,所有的選手都減掉了很多體重,所以他們是非常完美的研究對象,用來確定體重在短期內大量減輕時發生了什麼。

研究人員對選手的很多指標進行了測量,包括體重、脂肪、代謝和激素等。測量時間點分別是2009年為期30周的比賽結束時,以及2015年,即6年後。

在《The Biggest Loser》第八季的30周比賽結束時以及在6年後,個體及平均(灰色長方形)的體重變化。圖片來源: Obesity

儘管所有的選手都通過飲食和運動減掉了很多體重,但是6年後,他們的腰圍還是顯著地反彈了。14名選手中的13名又長回了大量的體重,其中4名參賽選手甚至比參加節目之前更胖了。

但是,在研究期間,這些選手的新陳代謝率顯著地下降了。相對於他們的體重來說,他們的身體每天平均消耗掉的熱量少了500卡路里(相當於一頓飯的量)。而且這種效應會一直持續到六年之後,儘管很多選手已經在逐漸恢復減掉的體重。

神經科學家Sandra Aamodt解釋說,這可能是由於身體在努力地將體重維持在一個特定範圍,即所謂的設定點(set-point)。

一旦你體重增加,並且持續一段時間,身體就會習慣這個新的肥胖身軀。當體重下降時,激素水平和大腦就會發生很多微妙的變化,從而減緩靜息代謝,並會增加飢餓感,減少飽腹感,這一切都會使體重回到那個設定點。

在《The Biggest Loser》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所有選手血液中的瘦素水平都會顯著下降。瘦素是一種調節飢餓感的關鍵激素。在節目最後,所有選手的瘦素水平幾乎都為零了,這使得他們總是感覺飢餓。在6年後,他們的瘦素水平只恢復到了參加節目之前的60%。

Aarmodt說:「當人們減去大量體重時,我不認為他們會意識到這種代謝變化意味著什麼。體重的增減並不是對稱的,相比於防止體重增加,身體會更在意如何防止體重下降。」

但是並不是所有體重下降都會導致如此嚴重的代謝下降。比如,通過手術手段減肥時,瘦素似乎並沒有像節目中那樣下降。

事實上,所有研究人員都認為節目中的情況太極端了,也許並不適合大部分人的經驗。因為該研究只有14名選手參加,他們通過速效的飲食和運動計劃減掉了大量體重。

梅奧診所的Jensen說,在某些研究中,受測者經過了4個月減去了20磅,但他在此過程中卻沒有發現這些患者的代謝如此顯著地降低。

Jensen說:「我們沒有觀察到《The Biggest Loser》中那樣顯著的靜息代謝率下降。緩慢、逐漸的體重減輕可以使代謝率保持得很好。」

七、研究人員沒有完全理解代謝放緩的原因

然而,存在一些很有趣的假說,流傳最廣的是一種進化學解釋。哥倫比亞大學的Rosenbaum說:「在數十萬年中,我們在所處的環境中必須面對頻繁的營養不足。所以人類DNA中一定有很多將額外的熱量存儲為脂肪的基因 。這種能力能夠增強我們在營養缺乏時的生存能力,並提升我們的繁殖能力,即所謂遺傳生存能力。」

現在,身體這種防止體重下降從而應對營養短缺的能力仍然存在,儘管已經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了。

但並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員都同意這種「節儉基因」假說。表觀遺傳學家John Speakman在2013年的一項分析中寫道,這個假說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並非現代社會中的所有人都肥胖。

他說:「如果這種『節儉基因』能夠在發生饑荒時提供更強的選擇優勢,並且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經常發生饑荒,那麼這些等位基因就應該固化在整個人類種群中。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擁有節儉基因,那麼現代社會的人類都應該是肥胖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即使在美國這個全世界最肥胖的國家,仍然有20%的人口是非常瘦的。如果饑荒為節儉基因的擴散提供了選擇優勢,那麼我們一定要問一問為什麼這麼多的人沒有遺傳這種基因。」

Rosenbaum補充說:「存儲脂肪的遺傳易感性進化得非常複雜。它涉及到頻繁的環境變化,特定的基因與該環境的相互作用,甚至是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過程是如何運作的仍然是個謎。」

研究人員也在嘗試更好地理解代謝綜合征,包括血壓上升、高血糖、肥胖、膽固醇異常或甘油三酯水平異常等一系列疾病。當人們出現了這些健康問題時,他們所面臨的慢性疾病風險就會增加,包括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此外,這種機制如何起作用,以及為什麼對每個人的影響不同,仍然是個謎。

八、代謝慢不意味著無法減輕體重

Rosenbaum說:「平均看來,有15%的人能夠設法減輕10%以上的體重並保持下去。」

對於想要減肥的人,最關鍵的是找到一種能夠長期堅持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方法,並將這種生活方式作為控制疾病或肥胖的必要手段。

Rosenbaum提到了美國國家體重控制登記這項研究。該研究對成功減輕30磅以上並保持至少一年的成年人的特徵、習慣和行為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想減肥的人可以以此為榜樣。該研究目前招募了超過一萬名受測者,這些受測者每年做一次調查問卷,報告他們如何持續保持低體重。

這些成功減肥的人都有一些共同之處:他們至少每周稱一次體重。且定期進行各種不同強度的運動,最常見的運動方式是走步。他們限制熱量攝入,不吃高脂肪食物,並關注每頓飯份量大小,而且他們還都吃早餐。

但是他們的飲食是非常多樣的。所以並不存在所謂「最好」的飲食,但是他們會關注熱量。

Rosenbaum說:「我們對飲食和運動計劃做出了巨大的改變來保持體重,這很難。但是我認為因為疾病問題而無法成功減輕體重的人是可以被原諒的,而懶惰和貪吃的人是比較不可容忍的。」

九、額外的有趣事實: 在動物界,蜂鳥的代謝率最高

研究人員正在對各種動物模型進行研究,希望從中破解人類新陳代謝的謎題。

他們對蜂鳥格外感興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Wong說:「在整個動物界的脊椎動物中,擁有最高代謝率的是峰鳥。它們的翅膀可以在每分鐘內扇60至80下。」

蜂鳥的新陳代謝率非常高。圖片來源: Philip Pilosian/Shutterstock

有趣的是,它們的飲食主要是糖類,比如花蜜,而它們的血糖水平也非常高,對於人類來說的話已經是糖尿病了。但是它們能夠通過以極快的速度扇動翅膀來將能量快速燃燒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一個爸兩個媽:中國首批試管狗誕生,有望拯救瀕危犬科動物
研究發現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新法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