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彩圖解析胃腸臟器與血管

彩圖解析胃腸臟器與血管

黏膜與小腸肌群

1. 空腸動脈吻合環

2. 直動脈

3. 環形皺襞 (Kerckring瓣)

4. 迴腸動脈吻合環

5. 漿膜(臟層腹膜)

6. 集合淋巴結(Peyer氏斑)

點評: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繼發腹膜後),空腸和迴腸(腸系膜),(腸系膜)。空腸構成小腸近端五分之二和迴腸遠端五分之三。

空腸和迴腸的幾個大體特徵。空腸直徑更大並具有較長的直動脈分支的動脈弓。它也有它的系膜及粘膜突出的環狀皺襞較少脂肪(環狀襞)在其內壁。在小腸遠端,集合淋巴小結(Peyer)濃度增加。

臨床:Crohn病是一種特發性炎症性腸病,可能影響胃腸道的任何部分,但通常累及小腸和結腸。本病表現為腹痛(在臍周或右下象限),腹瀉,發燒和其他癥狀,最常見的是15歲和30歲之間。

黏膜與大腸肌群

1. 大網膜(切除)

2. 橫結腸

3. 大網膜(網膜)附屬(脂肪)

4. 升結腸

5. 迴腸口

6. 盲腸

7. 闌尾

8. 直腸

9. 乙狀結腸系膜

10. 乙狀結腸

11. 結腸帶

12. 降結腸

13. 袋

14. 半月皺襞

點評:大腸包括盲腸(及附件)、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管。

囊脂肪(大網膜附屬),縱肌帶稱為結腸帶(3條存在),和袋是結腸的特點。在功能上,結腸負責脫水和壓實不消化材料進行消除。 重新吸收水和電解質,提供主機防禦機制也是重要的功能。

橫結腸和乙狀結腸在腹腔內被腸系膜栓住。

臨床:直腸癌是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約佔美國癌症相關死亡人數的15%。

腹壁和內臟:正中(矢狀)段

1. 肝

2. 小網膜

3. 網膜囊(小囊)

4. 橫結腸系膜

5. 橫結腸

6. 小腸

7. 膀胱

8. 直腸

9. 十二指腸的下(水平或第三)部分

10. 胰腺

點評:反射壁和腹膜臟層和中間的隔膜可以在矢狀面見。?胃、小腸(空腸和迴腸部分),橫結腸和乙狀結腸懸浮在腹腔的腸系膜。胃腸道的其他部分繼發腹膜後。

臨床:腹腔鏡腔是一個潛在的空間,通常只含有少量的漿液潤滑液,允許內臟在胃腸蠕動期間彼此容易地滑動。 這種潛在空間中漿液的異常積累稱為腹水。 腹水可能由於各種原因而發生。 在肝硬化中,竇性高血壓(門靜脈高壓)可以貢獻高達10-20 L /天的可能收集在腹膜腔中的浸潤性肝淋巴,並大大擴張腹部。

T12腹截面示意圖

1. 肝

2. 鐮狀韌帶

3. 門靜脈

4. 下腔靜脈

5. 網膜囊(小囊)

6. 右腎

7. 腹主動脈

8. 左腎上腺(腎旁的)腺

9. 脾血管的脾腎韌帶

10. 脾

11. 胃脾韌帶和胃短血管

12. 胃

13. 腹直肌(腹直肌鞘)

14. 小網膜

點評:在該剖面的腹部,腹腔臟器的肝、胃、脾為代表。腹膜後臟器下躺在腹後壁腹膜壁層包括左、右腎、腎上腺(腎上腺)腺、腹主動脈、下腔靜脈。

在小網膜十二指腸部分,可以看到門靜脈、膽總管、肝固有動脈。

臨床:注意腎臟和腎上腺是腹膜後器官,位於腹膜後壁覆蓋的腹膜後壁。因此,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器官可以不經腹腔進入外科手術,從而減少腹腔感染的機會。

4-31 腹部L2和L3示意橫斷面

1. 迴腸

2. 升結腸

3. 右結腸旁溝

4. 腰大肌

5. 下腔靜脈

6. 腹主動脈

7. 椎間盤(在L2和L3椎體之間)

8. 降結腸

9. 空腸袢

10. 內斜肌

11. 大網膜

12. 網膜附件(脂肪)

13. 腹白線

14. 橫結腸

點評:這個截面下盆腹腔顯示小腸腸系膜循環的懸浮。同樣可見的是升、橫、降結腸的一部分。升、降結腸繼發腹膜後,在胃腸道的胚胎髮育過程中被推向後腹壁。

臨床:注意腹部臟器與腹壁、後壁、腹壁和前壁肌肉的關係。大網膜在腸壁上像脂肪圍裙一樣,通過粘連形成「隔離」炎症部位,保護其他臟器。粘連形成發炎的腹膜臟層瘢痕,形成腹膜旁結締組織。粘連可能變得非常重要,限制腸蠕動,導致腸段血流減少或受阻。

胃、肝、脾動脈

1. 腹主動脈

2. 腹腔干

3. 肝左動脈

4. 膽囊動脈

5. 肝固有動脈

6. 胃右動脈

7. 胃十二指腸動脈

8. 胃網膜右動脈

9. 肝總動脈

10. 胃網膜左動脈

11. 胃短動脈

12. 脾動脈

13. 胃左動脈

點評:分支腹腔干供應成人衍生物的胚胎前腸和脾,中胚層衍生物。腹腔干形成左胃動脈、肝總動脈和脾動脈。這些初級分支將動脈血液分布到肝臟和膽囊;胰腺的部分;脾臟、胃和十二指腸的近端。

腹腔上腹部臨床上很重要,因為病理生理過程的繼發性疼痛在這一區域很普遍。 重要的結構,如胃,十二指腸,脾臟,胰腺,肝臟和膽囊都屬於這一區域,或者指向該區域的疼痛和與T5-9或T10脊髓水平相關的皮膚區。 因為這麼多的結構和血管在這個上腹部區域,醫生必須獲得徹底的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以定位上腹部疼痛的部位。

4-16 大腸動脈

1. 腸系膜上動脈

2. 中結腸動脈

3. 直動脈

4. 邊緣動脈

5. 右結腸動脈

6. 迴腸結腸動脈(結腸動脈分支;迴腸支)

7. 闌尾動脈

8. 直腸上動脈

9. 乙狀結腸動脈

10. 左結腸動脈

11. 腸系膜下動脈

12. 空腸和迴腸(腸的)動脈

點評:腸系膜上動脈供應血液給成人胃腸道衍生的胚胎中腸。其中包括胰腺的一部分、遠端十二指腸、所有小腸、闌尾、升結腸和大部分橫結腸。

腸系膜下動脈供應胚胎後腸衍生物: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和直腸上部。

臨床: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分支吻合。如果來自一個腸道區域的血流量受到損害,來自吻合支的側支血流通常有助於向受損區域供血。

4-17 腹壁後動脈

1. 膈下動脈

2. 腹腔干伴肝、左胃、脾動脈

3. 腎上腺中動脈

4. 右腎動脈

5. 第1至第4右腰椎動脈

6. 髂總動脈

7. 髂內動脈

8. 髂外動脈

9. 腹壁下動脈

10. 腸系膜下動脈

11. 腹主動脈

12. 睾丸(卵巢)動脈

13. 腸系膜上動脈

點評:腹主動脈經主動脈裂孔進入腹腔(T12椎體水平)在隔膜分為髂總動脈L4椎體前。

腹主動脈的血液供應的腹盆腔臟器和腹後壁。供應胃腸道的3個不成對的血管是腹腔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成對的分支的腺體結構包括腎上腺中,腎和性腺動脈。後腹壁的頂葉支包括膈下動脈、4對腰動脈和一個小的骶正中動脈。

臨床:大動脈瘤(動脈壁膨出)可能有多種原因。腹主動脈低於腎動脈的起源和主動脈分叉處以上,是主動脈瘤的常見部位。髂動脈也經常參與。手術修補通常是必要的,尤其是如果有破裂的危險。

肝門靜脈支流:門靜脈吻合

1. 臍旁靜脈

2. 胃右靜脈

3. 肝門靜脈

4. 腸系膜上靜脈

5. 中結腸靜脈

6. 右結腸靜脈

7. 迴腸結腸靜脈

8. 直腸下靜脈

9. 直腸中靜脈

10. 左右直腸上靜脈

11. 左結腸靜脈

12. 腸系膜下靜脈

13. 脾靜脈

14. 胃左靜脈

15. 食管靜脈

評論:肝門靜脈由脾靜脈和腸系膜上靜脈聯合形成。

臨床:門靜脈吻合口周圍重要包括食管部位,臍旁、直腸,並在胃腸道的部分是在後腹膜的位置。

如果門靜脈血流減少或防止通過肝靜脈血仍可以通過這些重要的側支吻合到達心臟。同樣,如果下腔靜脈部分壓縮或受阻,靜脈血可流通過門體靜脈吻合到門脈系統。

轉自:主刀

攜手消化,天天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在特殊人群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應用
帶你讀懂:門靜脈高壓病因的診斷思路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