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孩子被讀懂之後,傷痕竟然被修復了——「媽媽,你看看我心上的傷」

當孩子被讀懂之後,傷痕竟然被修復了——「媽媽,你看看我心上的傷」

心智培育的倡導者

蟲兒飛

 小蓓蕾兒童曲庫

小蓓蕾組合 

00:00/02:42

這兩天女兒一聽到我要出去就大哭說不想離開我,心情好的時候我願意在邊上陪伴,但心情煩躁時真想一把推開她。

我每天要上班,她也要上幼兒園,暫時的分離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之前都不困難,怎麼會變成這樣?

今早聽見我要走,她又開始大哭。我想晚上還要朋友聚餐呢,這個問題得解決呀。

靜下心來我捋了捋……前幾天她發燒,我請假在家陪她,現在她好了,分離突然變得困難了。是之前我們之間沒處理的情緒嗎,我問自己。

突然想起之前兩件似乎有聯繫的事,我對她說:「寶貝,我知道你不想跟我分開,不想讓媽媽走。就像你一歲的時候,媽媽給你斷奶,沒跟你說就離開一周。那時你很小,還不會說話,你想喝奶想媽媽的時候也不知道媽媽在哪裡?會不會回來?」

「去年你被熱水燙到臉,媽媽只陪了你幾天還是出去旅遊了。你不舒服想媽媽一直陪在身邊,陪你去醫院,可媽媽還是走了……對不起,寶寶,我應該在身邊陪你,不應該離開你。對不起。」

說這些話時,我的心好難受。

聽到這些,她在我懷裡從開始宣洩情緒的哇哇大哭變成了被理解後的默默流淚……

中午她很輕鬆的問我,你什麼時候走。我說,一點,晚上會晚些回來。她說,好。

事後我在想,親子關係里的創傷性事件是什麼?

它像個按鈕,當發生類似事件被按到時,會帶動孩子之前受傷時的感受。孩子內心在說:你為什麼又這樣對我。而我們只能看到當下的小事件,不知道他(她)背後全部的感受。

它像個窟窿,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流動情感的通道上。太多的窟窿會阻擋我們像容器一樣接到孩子的情緒,也讓孩子無法收到我們輸送給他(她)的溫暖與愛。

當面對孩子突然反覆在一個問題上情緒崩潰時,多一點思考,也許它是一個契機。我們不可能看到每一個窟窿,但如果有機會多修復一個,彼此的心就會靠得更近。

文 | 李蔚玲

—— END ——

作者蔚玲,是父母成長小組的資深成員,從孩子3個月參加第一期父母成長小組,到現在孩子上中班了。小組和她見證了彼此的成長,也陪伴了寶寶的童年。聽說她也將要開辦父母小組,為更多的父母普及心理學的理念,我舉雙手贊成並且鼎力支持。最後不得不說下,文中媽媽的話語說出來是很難的,因為要面對自己的痛苦和內疚,但是當媽媽能夠直面這些感受時,那一刻,真正與孩子的心靈相遇了。那樣的瞬間會一直留在媽媽和孩子的心裡,暖暖的。(余虹)

感謝您的閱讀

對本文有任何想法或感受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喜歡我們的文章

可以轉發給您身邊的朋友

心話社原創文章

歡迎朋友圈轉發分享

公眾號或其他媒體轉載

請在後台留言申請授權

心話社倡導的心智化」:

從情感走入自己內心理解我是誰

走入別人內心知道他怎麼了

通過表達建立與他人與世界

多層次聯結的一種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話社 的精彩文章:

TAG:心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