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聊一下《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聊一下《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讀書筆記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文|半個錯別字

吳曉東在這本書里分析了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9位巨匠的9本經典著作。其中卡夫卡、普魯斯特、喬伊斯是公認的前3名,後6名雖然略有分歧,但其在現代主義文學史上的地位依然璀璨奪目,不可忽視。

吳曉東說,現代主義文學經典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反映了20世紀人類生存的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題,反映了20世紀人類的困擾與絕望、焦慮與夢想。二是後世人們了解這個世紀人類精神文化最應該閱讀的小說。三是在創作形式上具有創新性、實驗性、開放性和探索性。

我想,這三個條件不僅僅是現代主義文學經典應具備的特徵,應該也是其他時代經典小說具備的特徵。

我們說起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時,當然需要和19世紀前的傳統小說在書寫邏輯和文學手法上做一下對比。吳曉東對於19世紀前的傳統小說的寫作特點概括的比較籠統,他說,之前的小說是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反映論,這種反映論有一種自明的哲學依據,就是認為生活背後有一種本質和規律,而小說恰恰反映和揭示了這種本質和規律。我個人覺得他總結的有點形而上,對比不是很鮮明。我個人依據自己有限的閱讀經驗,將19世紀前的傳統小說和20世紀的現代主義小說的特點對照如下:

第一,前者多寫人與世界的關係,這種關係多是依附性的確定性的。後者多寫人與自己內心的關係,這種關係多是對立的矛盾的荒謬的捉摸不定的。

第二,前者多以上帝視角寫的是群像關係,而後者的是個體關係。

第三,前者鋪陳多以空間為主,後者多以時間為主,前者是物性的具像性的,後者是精神性的抽象性的。

第四,前者多以塑造英雄為主,宏旨大意多是樂觀的催人向上的。後者多寫底層小人物,基調結局多是悲觀的讓人感到沮喪壓抑的。

第五,前者有動人的情節嚴密的邏輯波瀾壯闊的圖景,後者是碎片化的表達抽象式的講述晦澀難懂的潛意識。

第六,前者讀起來常常欲罷不能,後者讀起來是枯燥的痛苦的。

總體來說,現代主義小說表達了人在現實世界裡的局限性,孤獨感和無力感。雖然現代主義文學多是作者語言的烏托邦,但是烏托邦里不僅僅是海市蜃樓,更多應該是自我心靈在現實世界這面鏡子中的投射,這種投射既有個人的臆想,更有夢中的囈語,甚至是精神失控下的怪力亂神。

卡夫卡、普魯斯特、喬伊斯最負盛名的著作都誕生在1922年,我覺得這不應該是巧合。1922年的歐洲剛剛經歷了一戰從創傷,社會滿目瘡痍,經濟苟延殘喘,人們的生活深陷泥淖之中。敏感、內向且多少有些自閉的卡夫卡,因哮喘和花粉過敏只能被生活囚居的普魯斯特,童年飽受戰亂,一生顛沛流離的喬伊斯,經歷一戰二戰精神創傷最後飲彈自盡的海明威,身處拉丁美洲社會階層斷裂和制度困境中不能自拔的博爾赫斯……幾乎每一名作者在社會秩序分崩離析,道德信仰千瘡百孔的現實中,都體會到了個體的局限性,孤獨感,以及生命的不可控。

文藝復興運動中誕生的人文主義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20世紀已經耗盡了之前儲存的生命燃料,面對新時代更加複雜的社會形勢,之前的文學表達,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社會的理解,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文藝創作形式破殼而出。所以,當卡夫卡冥冥之中接受了這種使命時,連他都不能自我確認,以至於臨終前都打算將文學草稿付之一炬,幸虧他的好友布羅德慧眼識珠,在卡夫卡去世10年後,讓他的作品面世了,從此,被後人所稱的現代主義文學橫空出世了。

為什麼現代主義文學會被現代的人備受推崇?我想,在社會歷史發展的時間維度上,這些文學作品對人類精神之於現實生活的反饋,更近接近現代人的心理體驗吧。可以確定的是,若干年後,還會有其他新的形式的文學創作獲得人們的青睞,所有的人類的精神體驗,在歷史的長河裡,不過只是一朵朵浪花罷了。可是,有些浪花僅僅是浪花,心靈深處的風霜雪月只是曇花一現而已,而有些浪花卻日復一日地用柔軟雕琢著礁石的冥頑傲固,時空轉換,若干年後,當我們無意中在礁石身上匪夷所思的裂隙空洞中,窺視到那一朵朵被時光湮滅的浪花的影子時,我想,有些心靈終於相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個錯別字 的精彩文章:

TAG:半個錯別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