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萬年之一百零七:自相矛盾,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之死,是用自己主張的「專制學說之矛」戳穿了「學者生命之盾」

長安萬年之一百零七:自相矛盾,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之死,是用自己主張的「專制學說之矛」戳穿了「學者生命之盾」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韓非,戰國末期韓國都城新鄭,即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韓王室的公子,師從於大學問家荀子,與李斯是同門師兄弟。韓非口吃,不擅言語,但精於「刑名法術之學」,文采出眾,今人給他的評價是「哲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韓非的才華深得秦王政賞識,但為什麼不得善終呢?

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並不被韓王所重視。韓非目睹韓國積貧積弱的現狀,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治國「不務法治」、「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境況,但其主張始終沒有被採納。政治失意,學術得意。他潛心著書,寫出了《孤憤》《五蠹(d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共55篇,洋洋十萬言,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韓非子》運用豐富的寓言故事表達法家思想,在先秦諸子百家散文中獨樹一幟,其中的「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鄭人買履」「濫竽充數」等成語故事,世代相傳,相信您一定耳熟能詳。

韓非的書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屬暢銷書,流傳到秦國後,被秦王政看到,他在讀完《孤憤》《五蠹》後,情不自禁地說:「寡人如果能見到此人,與他結為好友,謀劃國之大事,死後就沒什麼遺憾了!」(《史記》:「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得恨矣!」),可見秦王政對韓非學問的賞識到了可與生死相提並論的程度,是韓非的「腦殘粉」。

李斯告訴秦王政,韓非是韓國的公子。為了得到韓非,秦王政便以派兵攻打韓國相威脅,迫使韓王交出了韓非,讓韓非為秦國效力。韓非到秦國後,得到秦王政的賞識,卻引起了同窗師弟李斯的妒忌。李斯深怕韓非得勢會危及自己的地位和名利,於是聯合被韓非彈劾過的上卿姚賈,以韓非寫過《存韓》為理由,在秦王面前說韓非的壞話。秦王政聽信李斯之言,將韓非下獄治罪,「腦殘粉」變「腦殘」。韓非在獄中要求面見秦王政,沒有得到允許。李斯派人送毒藥給韓非,迫使他服毒自殺。不久,秦王政悔悟過來,下詔免韓非罪過,當派人去召見時,韓非已被毒死,享年47歲(公元前280至公元前233年)。

韓非雖然死了,但學說思想卻被秦王政重視採納,《韓非子》被奉為秦國治國經要,用於指導波瀾壯闊的一統天下大業。韓非吸收了儒、墨、道諸家的一些觀點,總結前期法家治國的經驗,形成了以「法」為中心,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被稱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把商鞅之「法」、申不害之「術」和慎到之「勢」融為一體,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國家大權,必須集中在君主一人手裡,君主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同時,君主要「術以知奸」,對臣下不能太信任。他還主張實行法治,「以法為教」,除君主外,人人都嚴格遵守法律,真正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在賞罰方面,韓非提倡「厚賞重罰」。

韓非的政治主張與其倫理思想緊密相連。他繼承並發展了荀子的「性惡論」,認為「好利」是人的本性,人際關係唯有物質利益是真實的,儒家所推崇的仁義道德都是虛偽有害的東西。「君不仁,臣不忠,則可以王霸矣!」將性惡論在政治倫理方面發揮到極致。

富國強兵是韓非子法治思想追求的目標,為此他提倡人人要從事「耕戰」,而把不從事耕戰的人斥之為「蠹」,即害蟲。在《五蠹》中,韓非把「學者」「言古者」「帶劍者」「患御者」(逃兵役者)和「工商之民」稱為「邦之五蠹」,即社會害蟲。按韓非的理論,他自己就是社會害蟲之一類。他還主張禁止法家以外的一切學派活動。

韓非繼承了商鞅的歷史進化觀,認為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他把此前的歷史劃分為上古、中古、當今,主張「厚今薄古」。他還認為古人的品質並不比今人高尚,上古時候的禪讓與高尚無關。堯做天子時,吃、穿、住都很簡陋;禹做天子時非常辛苦,跟一個奴僕差不多。他們讓位給別人,丟掉的只是簡陋的供養和奴僕般的勞苦,不需要高尚的品質就能做到。而今的一個縣令卻有財有勢,死後子孫還可以繼續享用,當然不想把官位讓給別人。今人比古人能進化多少?!

韓非子創立的法家學說,之所以受到秦王政的重視和運用,是因為它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王朝――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韓非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體現韓非極為重要的唯物主義與效益(功利)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這些思想,不僅在當時是深邃而超前的,而且對後世也影響深遠,中國的君主專制統治就是以他的思想為根基的。

任何組織、集團、政權的指導思想,必須適應其中大部分人(大眾)的需求,才能真正存在下去,否則,無論如何垂死掙扎,不管苟延殘喘多久,最終都會走向滅亡。中國封建集權制的專制社會,延續了2000多年,最終還是在1911年很不體面地消亡。韓非的命運,因其學說而已註定。既然他主張放棄民眾的權力,專門為專制統治服務,那麼,他做為個體,遲早會成為專制的對象。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之死,是用自己主張的「專制學說之矛」戳穿了「學者生命之盾」,這也很好地詮釋了他創作的著名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長安萬年之八十七:稱「公」?稱「王」?改革強秦的秦孝公成了秦國最後一「公」
長安萬年之七十四:千門萬戶連雲起,「天下第一都」咸陽到底有多少宮殿?

TAG:自然自覺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