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慈善是什麼?慈善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慈善是什麼?慈善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的《孝經》中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西方的古老諺語講:「慈善始於家庭」。從身邊的人開始理解慈善,從能做的事開始踐行慈善,讓慈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應該是慈善的初衷。

行有道,愛無界

在現行社會環境中,不能否認慈善有經濟性的一面,行善者藏有「避稅」乃至「宣傳」 的動機,但根本上說,慈善的價值更在於倫理性,慈善是一種基於人性光輝的選擇,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

當慈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不會平時對身邊的人冷若冰霜,又專門跑到山鄉「奉獻愛心」,更不會居高臨下,以慈善消費他人的感情和自尊。

慈善無界,愛心無限

當慈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行善者就不會滋生道德優越感,認識到慈善不是施捨,而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內心的充實。

當慈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不會把慈善異化為物質上的比拼,不單純以錢財多少論英雄,不作秀,不炫耀,重在做什麼,怎麼做。

讓世界充滿愛

慈善需要人人之力,不是少數人做很多,而是多數人做一點點,讓慈善成為現代公民的一種內在價值選擇,要是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當代學者借用西方學術觀點解讀中國書法藝術
法制教育和人權教育同等重要——「米脂三中慘案」的思考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