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識梯田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梯田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文字君從小在山溝溝里長大,自以為見過太多的梯田,因此對電視上關於梯田的宣傳向來不感興趣。也因此,雖然從小就聽說過紫鵲界梯田,且它離家並不算遠,卻從未曾涉足。

後來離家遠遊,結識新朋友時,總不免互相打聽一下籍貫。每當文字君自報家門時,對方往往對它知之甚少。這時往往就要找出些境內知名的景點或人物,藉此來抬一抬知名度。每到這時,文字君總會脫口而出:「離紫鵲界梯田不遠」。這時候其實並不奢望對方都知道這個地方,而實際情況也往往如此。但再次碰到這種情況時,文字君依然會不假思索地提及紫鵲界梯田。雖然從未去過,但在外人面前,總會下意識地把它當成家裡的一張名片。

[山水之間的紫鵲界]

暑假在家,文字君想起自己多年來打著紫鵲界的名號招搖過市,卻從未一睹其真容,實在是說不過去。於是痛定思痛,決定立刻動身,前往紫鵲界一游。好在路途不遠,且又有多年的積累,因此非常順利地找到那裡,並度過了比較充實的一天。

[大山深處有人家]

紫鵲界梯田景區位於新化縣水車鎮和奉家鎮境內,與一般景點不同的是,紫鵲界梯田首先是一個糧食產區,然後才是一個景區。所以確切地說,紫鵲界梯田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據說,整個區域的面積達6萬畝(約合40平方公里),其中集中連片的梯田約2萬畝(約合13.3平方公里),涉及到水車鎮和奉家鎮的多個村莊,梯田就散布在這些村莊大大小小的山頭上。梯田因地制宜,因此大小不一。大的可能有將近一畝,小的差不多就是一條線。

景區的大門位於水車鎮奉家村(2015年村鎮合併後撤銷,今屬紫鵲界村),在水車鎮西北約3.5公里處。大門橫跨於錫溪河之上,水車鎮通往奉家鎮的X062縣道從大門穿過。沿著縣道向北,過了河就進入景區。

[紫鵲界景區大門]

盛夏的紫鵲界,天空碧藍如洗,到處鬱鬱蔥蔥。縣道在崇山峻岭間蜿蜒向前,一路上幾乎都是上坡,梯田分列於道路兩旁,一步一景。

[山路蜿蜒,碧空如洗]

印象比較深的是其中的瑤人沖梯田,從山麓延伸到山頂,竟完完整整地佔據了一整座山頭!文字君從小到大,見到過的梯田不計其數。然而這樣壯觀的連片梯田群,卻還是平生第一次看到。

[壯觀的瑤人沖梯田]

流連於紫鵲界的綠水青山之時,文字君慶幸自己是駕車而來,若是徒步觀賞,一天的時間對於紫鵲界這樣龐大的景區而言,只能是管中窺豹了。然而即便是駕車,文字君也只是去了幾處交通便利且比較有代表性的景點,那些養在深閨人未識卻又美不勝收的地方,只能留待下一次了。

此外,這次只是感受到了紫鵲界夏天的草木蔥蘢,希望以後能在秋收之際來感受它漫山遍野的金黃,聽聽那一陣陣的風吹過稻浪,聞一聞谷穗的芬芳;抑或是在隆冬時節,來這裡看漫天大雪染白山頭的一道道線條。

[流暢的線條]

關於紫鵲界梯田的歷史,網上的說法都認為是「起源於秦漢,形成、發展於宋明兩代」。是否真的起源於秦漢尚不得而知,但即便是從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開梅山算起,至今也有將近950年的歷史了。

返程的路上,文字君一直在想,這麼集中連片的梯田群,在生產力較為低下的古代,那得需要多少代人接續不斷地努力,才能完成對這片山水的大規模改造,以致有了今日的規模。「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是對先民們創業維艱的真實寫照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幽居殼 的精彩文章:

TAG:幽居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