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團風男子發現一巨型「蘑菇」 專家初步判斷為罕見桑黃

團風男子發現一巨型「蘑菇」 專家初步判斷為罕見桑黃

楚天都市報5月1日訊(記者梁傳松)外形像熊掌,氣味像蘑菇,內部肉質像靈芝。4月30日,團風讀者周先生致電本報稱,他發現一株奇特的「蘑菇」,重量約1.5公斤。楚天都市報記者經多方求證,省農科院研究員高虹表示,該「蘑菇」被初步認定是層孔菌——桑黃。

今年42歲的周先生在團風某單位上班,今年3月份,他回縣城的老家時,在家門口一片樹林里發現該物種。

「肯定是一種腐生真菌是不會錯的,當時長在一棵枯死的桑樹榦上。」周先生介紹,在其縣城老家的房前,原來有一片桑樹林,幾年前被砍伐了,在一棵枯死的桑樹榦上,長出了一片白色的物種,將桑樹包裹。周先生認定該物種是一種腐生真菌。

「我當時並沒怎麼在意,但『蘑菇』越長越大。」周先生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半個月的時間,該植物便將碗口粗的桑樹包裹,他聞了聞這棵特殊的「蘑菇」,散發有一股濃濃的蘑菇味道,而且氣味很清新。與其傘狀蘑菇不同的是,該「蘑菇」呈片狀生長。

據周先生介紹,他上網查詢發現,該植物極有可能是一種活體腐生真菌,具有抗癌的功效,野生的十分珍貴。周先生告訴記者,他自己在醫院工作,對藥理學方面有一定研究,通過查閱《本草綱目》和《中華藥典》,有記載此物為長在枯死桑樹上的野生活體腐生真菌生物,藥用科研價值和鑒賞收藏價值無法估量,該巨形「蘑菇」不僅能治癌抗癌,還能治療痛風、婦科、內科及各種疑難雜症。

驚喜之餘,周先生遂想著將這棵「蘑菇」挖回家去移栽。

「當時挖的時候,擔心會對它有傷害,我連周圍的土壤一起挖了出來!」周先生說,隨後他便將這段枯死的桑樹連著土壤一起移栽到一個塑料桶上,搬回自己單位的宿舍內。

剛移植到家裡時,周先生髮現該「蘑菇」表面整體有絲狀的白物包裹,雖然移植到了家裡,但在一定的濕度和自然光的條件下能繼續生長。半個月後,周先生髮現這棵「蘑菇」的表面就明顯的長滿了很厚的白色細微小孔絨毛層。

「現在還在生長,基本上幾天一個樣」周先生說。

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該植物表面上長有一層白色的絨毛,邊緣呈黃褐色,形狀像一隻熊掌。

周先生向記者介紹稱,該「蘑菇」目前是一株活體,澆水後會發生顏色變化。他用水澆在「蘑菇」表面後,「熊爪」邊緣呈黃褐色的表層瞬間變成了深褐色。周先生用手掰下一小塊,記者看到只是表面發生了變化,內部仍然是淺黃色。

這株不明植物仍在不停地生長,目前約有1.5公斤的重量。

記者聯繫省農業和林業部門的專家,但都不清楚該「蘑菇」是何物種。省農科院研究員高虹博士看到記者發送的圖片後介紹,根據圖片的形態和記者的描述,初步認定為層孔菌其中的一種——桑黃。因為沒看到具體的實物,無法最終定論。

桑黃為中藥名,是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層孔菌,藥用價值極高。對於腫瘤,婦科病,肝病等均有很好的藥效。

據一名網名為「弔兒郎當」的網友介紹,其碩士導師是國內最先開始研究桑黃的,但在她之前,國內外都找不到一篇關於桑黃的文章。

其導師對於桑黃的接觸,源於老家東北一葯農的諮詢,當時很多人都拿桑黃(當時並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認識是黃色的疙瘩)來治胃病。這名葯農拿著桑黃找他導師鑒定後,其導師便開始了桑黃的研究之路。而他自己也對於桑黃神奇的抗腫瘤效果很感興趣,碩士畢業論文課題也是關於桑黃的研究。

這名網友稱,目前中國市場上的野生桑黃幾乎找不到,而人工栽培技術也遲遲沒有研究出來,所以現在市場上資源緊缺,甚至連做科研的材料都難以滿足,桑黃熱鬧一陣子之後也慢慢沉寂了下來。

該網友稱,在做藥理實驗時候發現桑黃能使小鼠脫毛,證明桑黃不經過炮製處理是有小毒性的,特別提醒讀者,野生桑黃,即使是真的,也不要直接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天關注 的精彩文章:

孿生兄弟在媽媽肚裡「爭血」雙雙遇險
三葷三素只賣10元 下崗夫妻「良心價」快餐店火了

TAG:楚天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