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沙擊秦處:與兩千年前老張家的先賢張孟談張良對話
一向很信任高德地圖導航的精準,但當其標準的女中音告訴我「目的地在您右側,本次導航結束。」時,心中還是充滿了無數個疑惑和迷茫:這裡難道就是留侯張良奮起一擊秦始皇的故址所在?
這裡是河南新鄉原陽縣城關鎮的北幹道,往大了看也是311國道的一部分,這裡道路坑窪不平,這裡車水馬龍,這裡有小橋,有水渠,也有人家,但只有小商小販在吆喝著,無關風月。
這天是2018年的4月28日,我正駕車行走在尋幽探密訪古問今的旅途中。原陽人民並不知道我的大駕光臨,大家各忙各的,生活秩序井然,似乎完全無視我的到來。但這裡有兩樣東西很熱情,一是太陽,它在天空中火辣辣的照射著我;另一個就是塵土,它在空中上下翻飛熱情的將我擁抱。
猶疑忐忑中,停車,忽抬頭,右手方,「古博浪沙遺址」大石碑映入眼帘,如釋重負,高德果不欺我也!
欣欣然,熄火,下車,拿出手機對著石碑一通亂拍,似乎想宣洩下自己一路尋找之辛苦,又或者是到此一游者的本能反應而已。
無路牌指示,路邊一水渠,察地圖無名,水已半注,悠悠東流,憑經驗判斷似農業灌溉之用,此地臨黃,莫非引黃渠?渠邊一小路,緣路前行數十步,可見渠上一石拱橋,形單影隻煢煢孑立。該橋頗為破舊,雜草叢生灌木擋路,似已廢棄,但其拱高高隆起,形制精細可愛,可見當時造橋者之心思緻密也。
再走幾步,隱約可見廊廟及碑林聳立,心中頗為激動,應該是到地方了,留侯張良博浪沙擊秦遺址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幾個石碑。第一個「張孟談」,看其內容介紹,方知乃張良的五世祖,這就讓我很吃驚。張孟談我是知道的,此公乃戰國早期晉國趙襄子趙無恤的重要謀士,據不權威介紹他似乎也是見諸史冊的姓張的第一人!當然不知道對不對,反正我是很信的。
既是我老張家的先哲名人,又是留侯張良的五世祖,敬仰與恭敬自不可少,斂容,肅穆,恭敬地對石碑三拜,接下來的四個石碑依次是張良的四世祖張進明,曾祖父張柳朔,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與母親周夫人。
依次拜過之後,就來到了「古博浪沙」碑亭,這個石碑因年代久遠風化嚴重,被用玻璃罩著小心地保護起來,也可見當地政府用心良苦。
再往後就是碑林了。這裡主要是後人們對於留侯張良博浪沙擊秦義舉的讚美之詞,石碑很多,林林總總聳立在亭子周遭向先賢致敬。
然後就是張良廟了。正中供奉著張良先生的坐像,一副對聯很有特色:「黃石投書跪履三約圯橋,張良擊秦力士一擲博浪。」這幅對聯也是對張良前半生事迹的形象總結,寫的傳神到位。
看到張良先生的畫像,自然的就聯想到了司馬遷先生史記《留侯世家》末段之記載:「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觀其畫像,眉毛彎彎,沒有鬍子,白白凈凈的臉盤,果然神似美女,不由得內心莞爾:此雕塑作者不僅畫工了得,也通史書,佩服佩服!
遺址面積不大,大約半個多小時就參觀完畢,總結下來絕對不虛此行:一則意外收穫了張孟談,這是我老張家的根基所在,雖然尚不清楚和我有沒直接關係,但至少知道了他和張良的世系家譜,知道了張良出生在原陽縣的留侯村,他竟然是原陽人!二則滿足了自己追蹤先人遺迹的心愿,又進一步印證了司馬遷先生的史記記載;三則可以讓自己與兩千多年前的先人默默對話與交流,期待著從先哲處汲取營養與智慧。
先人已逝,世事滄桑。時鐘已來到了公元二十一世紀,本就默默無聞的博浪沙因張良擊秦而一鳴驚人,青史留名。遙想當年,年紀輕輕像個婦女似的張良竟然能做出招募大力士偷襲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這樣如此man的壯舉,現在想想依然覺得真的是不可思議。
四大名著原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 足本精裝典藏(精裝禮盒裝全4冊)
¥61.40所以呢,人無所謂男女貧富貴賤,地方無所謂大小,只要你付出了努力,成就不必多大,能夠對得起你自己以及你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就OK,不必妄自菲薄可以無憾於你的人生了。
這大概是博浪沙此行的最大感悟吧。
※宋代大文豪范仲淹天下為公: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女皇武則天頒布奇葩禁屠令,小官僚杜素賣友求榮遭羞辱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