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北航故事——從「航概妹」到《航空航天技術概論》
春暖花開,綠茵茵的草坪上
有位少女守望著沙河
她的身影,讓無數北航人心生嚮往
她的名字,卻讓無數考生又愛又恨
為了讓你對我(xiao)校(hua)有更多的了解,航曉史將為你講述校花及她背後的故事。
1
「航概妹」與「航概」
首先航曉史要向你鄭重介紹下我航校花。
北航沙河校區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憧憬」,她的外號「航概妹」更是人盡皆知。她安靜地坐在沙河校區教學樓群西北側草坪的長凳上,凝望著圖書館,一本《航空航天技術概論》放在身側。她是公認的北航女神,陪伴著一代代北航人度過春秋冬夏。她更是北航學子的縮影,飽含著北航學子對未來的期許與憧憬。
北航校花「航概妹」
她身側的《航空航天技術概論》,是我校特色課程航空航天概論的教材。航空航天概論是多數北航本科學子的必修課,該門課程以飛行器為核心,同時介紹了航空航天技術的最新成就和發展動態。課程的目的在於使同學們了解航空航天技術概貌,培養對航空航天的興趣和愛好。
也許有同學會問,我們現在常用的教材全稱是《航空航天概論》,為什麼航概妹的那本題目多倆字,和我們不一樣?且聽航曉史細細道來。
「航概妹」身側的「航概」
2
伴校而生的元老《航概》
北航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高等院校。而《航空概論》(下文對各版本統稱為《航概》)就像是北航的身份證一般,隨校而生。
1951年12月10日,周恩來總理召集會議討論航空工業由修理過渡到製造的方案,李富春副總理提出:「急需辦一所航空大學」,周恩來總理表示同意。1952年6月12日,重工業部、教育部決定,並由國家財經委員會批准及中央軍委同意,正式籌建北京航空學院。1952年10月24日,教育部簽發關於成立北京航空工業學院(成立後正式名稱為北京航空學院)批文。1988年4月22日,「北京航空學院」正式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88年校名變更文件
但是,一所學校僅僅有校址和師生並不足夠。當年的北航,急需課程與教材,特別是一本能幫助新生了解航空基礎知識的概論教材。
《航概》應運而生。
3
流淌著北航血液的《航概》
建校初期(1952-1953年),我校只有飛機系和發動機系。學校由蘇聯專家參與了援建。建校初期,教學所用教材大多數為國外教材,其中前蘇聯教材佔77%,英美教材佔14.2%,法國教材佔8.2%。
1953年1月,我校成立教材編譯委員會,由王德榮教授擔任主任,開展教科書和參考書的編譯工作,一年中翻譯了14本教科書和參考書,編寫了20多種講義。1954年,又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翻譯了53種教材。
《人民日報》1953年1月5日第3版刊載《我們已經能翻譯俄文教材了》
而《航空概論》卻是當時為數不多的自主編著教材。
1952年第一批到京的前蘇聯專家之一契霍寧,特別重視當時為全校開的大課航空概論課程教學和教具建設。因此,航概一開始就配備了較強的師資,最初的教學組成員有史超禮、馬恩春、白師賢、李元正、龔堯南、張考等。
也是在那時,北航編寫了第一本適用的《航空概論》教科書。當時,書中還不含航天內容。
1953年我校出版的《航空概論》(初版)
此後,作為我校的經典教材,《航概》在初版之上,又歷經了多次豐富、改版。不僅增加了航天內容,也隨著時代逐漸更新。
特別的是,在2005年,我校出版社主編的《航概》全稱為《航空航天技術概論》,含有「技術」二字(下滑動圖第四張),而近幾版中刪掉了此兩字。所以如果有同學看到沙河航概妹所用教材名稱含「技術」二字,可別覺得奇怪哦。
>
航小史還找到了羅陽當年的成績單,發現他也曾上過航空概論這門課,他這門的課的成績為合格。
羅陽的成績單
建校六十餘年,《航概》送走了無數學子。如今的它又多了一重身份,和航概妹一起,守望著沙航,伴北航人再過日夜春秋。
※環球飛行飛行家黃耀明降落上街機場,受「水門儀式」最高禮遇
※「中國始創飛行大家」馮如和美國的那些事兒
TAG:航空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