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來的我們》造假了……

《後來的我們》造假了……

作者 | 小公子

五一小長假快要收尾啦,你的假期是如何度過的呢?

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假期趣事啊。

01

最近有部影片票房簡直炸裂,不知道你被炸到沒?

沒錯,就是《後來的我們》。

上映第一天就拿到了近50%的排片率,預售票房超過一億,首日票房達到2.8億。

簡直有種趕超好萊塢真人電影最高水平的架勢啊。

然而,令我們大跌眼鏡的是:票房都是刷來的!

從數據來看,貓眼平台截止到4月28日晚23點,退票約38萬張。

武漢萬達影院一共退票4342張,東莞萬達影院退票達2800張。

全國範圍內僅萬達的退票就突破了9萬張,如果一張票30塊,萬達的退票金額就是270萬。

這波退票潮,對影院來說無疑是一萬點的暴擊。

02

大規模購票,無非是想製造點錯覺,讓院線經理覺得此片很有市場,進而提高排片。

不明真相的路人一看,上座率這麼高,口碑這麼好,得趕緊搶,於是紛紛跑去買票。

然而,戲劇性的轉折出現了,帶節奏的觀眾退票了,院線只能吃啞巴虧。

《後來的我們》出現這麼大規模的刷退票現象,最先會被懷疑的無疑是片方。

畢竟製片方可以拿到票房總額的30%,如果耍點小花招,用2000萬的投入把票房拉到3億,那麼票房分賬就能達到9000萬,也是一杯不小的羹。

貓眼平台作為第三方售票平台和《後來的我們》的發行方,在這次退票風波里恐怕也是難以撇清關係。

畢竟身兼「運動員」和「裁判員」角色,遊戲規則都由它一人說了算。

其中的貓膩,不是我們吃瓜群眾能說清的。

03

《後來的我們》因為退票風波驚動了各大院線和主管部門,導致了各大網路購票軟體暫停退票和改簽,影響可以說非常大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它成功的營銷,既無大牌明星,又無驚人特效,卻能創造驚人的票房奇蹟,簡直能獨霸五一檔期。

如果不是退票風波,想必「北漂」、「現任」等所勾起的情懷也能成為痛點而吸睛無數。

但退票風波背後,恰恰也說明了利益各方訴求的不平衡。

在國內,一部電影的總票房中,除了3.3%的營業稅和5%的電影發展基金,其餘的票房進賬中,製作方和院線方分成比例是4:6。

也就是說,如果票房進賬一億,那麼製作方拿4000萬,院線方拿6000萬。

所以,製作方和院線方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只有觀眾買的票越多,蛋糕才能做的更大,雙方才能分得更多的利益。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虛假票房出現了。

只是這次,虛張聲勢買票的「觀眾」退場的太扎眼,院線方咽不下這口氣了。

其實,票房作假的背後,也正說明了監管的重要性。像這類票房注水、幽靈場放映等虛假票房事件並不是個例。

曾經「葉問3事件」的發酵,就讓金融資本和影視行業密切的關係浮出了水面。

比如過早的將影片版權、票房收益,打包成金融產品,出售給普通投資者和上市公司。

通過「高票房」,來提升金融產品的收益和二級市場的股價,最終獲得比票房高几倍的收益。

電影市場資本的介入,早已不是稀奇的事。

只是,為了斂財而弄虛作假,受害方只能是電影本身和投資者。

也許,只有嚴格監管和制約資本方,才能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才能響應觀眾的觀影訴求。

ps:高票房不是刷出來的! 經得起推敲的好電影都無需造假!

贊同的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文摘 的精彩文章:

中年人不如狗…但千萬別向生活低頭
0存款的年輕人,怎麼才能掙到錢?

TAG:閱讀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