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少年在荒山遊玩,被破石碑上的一怪字吸引,上報專家,專家樂壞了

少年在荒山遊玩,被破石碑上的一怪字吸引,上報專家,專家樂壞了

今天的話題先從洪秀全墓說起。

從嚴格意義上說,洪秀全墓並不能稱之為墓。

《曾國藩全集?奏稿》記:1864年7月30日,湘軍將領熊登武根據所擄原天朝宮殿宮女黃氏的指引,將洪秀全屍身掘出,命人抬呈曾國藩兄弟等人驗看。洪秀全「頭禿無發,須尚全存,已間白矣。左股右膀肉猶未脫」。驗畢,曾國藩命人「戮屍,舉烈火而焚之」。

曾任兩江總督的周馥撰有《周愨慎公自著年譜》,裡面也記,1864年11月,其隨江蘇巡撫李鴻章到南京監臨江南鄉試,曾到天朝宮殿遺址:「後園有小石山,山有洞。軍人告余云:洪秀全屍用紅綢裹藏洞中,湘將李臣典取屍焚灰,和以火藥入炮轟散矣。」

而《稀見清世史料並考釋》中,有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後寫的親筆自述,裡面多次明確強調其父老天王洪秀全「死畢,是遣女官來葬的。葬在新天門外御林苑東邊山上。」「老天王死畢,埋在新天門外御林苑東方嶺上,不用棺木,是使女官葬的。」「屍身未用棺槨,以隨身黃服葬於宮內御林苑山上。」

……

綜合以上信息,即洪秀全死後,未用棺槨,只是簡單地用紅綢包裹,草草埋在地下了事。

洪秀全為什麼要這麼干,他好歹也是政權首領,難道死後連一副象樣的棺材也買不到,連一座粗陋的墓碑也安置不起嗎?

當然不是。

而是洪秀全自己根據基督教義作出的規定:信徒安葬只用一張布裹身,不用棺木,不隨葬物品。

那麼,洪秀全本人的屍首屬於草葬,其他太平天國人眾的葬式就更加簡單而不值一提了。

這也是迄今為止,太平天國名人墓葬特別罕見的主要原因。

但是,1953年,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在偶然的機會裡發現了一座重要的太平天國墓葬。

這個十三歲的少年姓賀,名樂齡,1953年這年,他剛剛從南京師範學院附小畢業,走入了南師附中校園。

南師附中校園在南京挹江門區,校園西面是一個名叫穆寡婦山的山坡。

這年十月的一個下午,賀樂齡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到穆寡婦山上去玩耍。

那時,連城西幹道還沒有開闢,到處雜草叢生。

玩耍中,賀樂齡無意看到了草叢中的一塊青石碑。

這塊青石碑有一半埋在土裡,另一半斜躺在外面。

特別要補充說明的是,賀樂齡的父親就是當時的著名學者、考古專家賀昌群。

受父親的影響,賀樂齡對古物養成了一種尋源探究竟的習慣,他撥開雜草,抹去碑上

的青苔,看到了幾行陰刻的楷書字體。

這些字體中,最震駭到賀樂齡的是一個「囯」字。

這個字,如果是現在的人看到,肯定不以為然,百分之九十九認為,這個字根本就是個被風雨侵蝕去了一個點的「國」字,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我國正式實施推行簡化字的時間是1956年11月,這之前,「國」字是繁體寫法「國」。

所以,在這荒野突然看到這個「囯」字,賀樂齡很是驚奇。

他記得,兩年前,在紀念太平夭國革命一百周年時,在學校組織參觀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國革命史料展覽中,他見過這個「國」字。

當時,小學的班主任楊玲君老師反覆講過,「囯」字是太平天國獨特的文字,口裡面的王,意味著天王是一國之王。

這塊青石碑,會不會和太平天國有關?

賀樂齡使勁地扒石碑上的泥土和青苔,總算看清了這一行字:「天國己未九年六月吉日重修」。

由於「天國」之上已少了一塊碑角,所以缺失了「太平」二字。

不錯,這塊青石碑是屬於太平天國的!

賀樂齡小心地用土埋好石碑,首先把這一重要發現告訴了小學班主任楊玲君老師。

楊老師聽了賀樂齡的描述,無比高興,在賀樂齡的帶領下,到了山上,用清水洗凈碑面,把碑上尚存的每個字都讀得清清楚楚:「廣西潯州府武宣縣人,天朝元勛曾水源墓,男啟彬,(太平二字缺失)天國己未九年六月吉日重修。」

原來,這是太平天國開朝元勛曾水源的墓葬碑石!

曾水源受馮雲山相邀,很早就加入了拜上帝會。金田起義後為御林侍衛,參與擬撰詔書、批答奏章。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後,他升天官正丞相,位列天朝群官之首,署駐侯家橋,理東王府事。乙榮五年(1855年)六月,被楊秀清以「欺天欺禾(指東王)」的罪名斬首,時年僅約25歲。

楊老師肯定了這塊墓碑的價值後,賀樂齡回頭把這事兒告訴了父親賀昌群。

賀昌群又把這事轉告了研究太平天國史的專家羅爾綱。

羅老對這事異常重視,由賀樂齡帶路,親自到山上察看,認定這是國內唯一發現的太平天國元勛墳墓及墓碑兩全之墓,連稱這次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曾水源被殺純屬錯案,碑上所寫「天國己未九年六月吉日重修」,是因為己未九年(1859年)三月,洪秀全族弟洪仁王干抵天京,受封干王,總理國事,昭雪曾案,其子曾啟彬重修墳墓,以作追念。

為了保護好曾水源墓,1954年,南京市文管會進行了維修,用漢白玉加碑框,砌水泥碑座。

但是,自從砌了這個碑座,加了這個碑框,當地群眾反映,每起西風,就聽到墓地嗚咽哭泣之聲不斷如縷,聲聲催魂,直擊人心。

事情傳得神神道道,滿城風雨。

專家不信邪,實地考察。

最終結果卻是:此墓位於八字山與穆寡婦山之間的山坳,為凹形地貌,墓碑正對西方,西風吹來,風聲在凹地迴旋,經墓碑反射,迴音似為人哭,這是自然現象的巧合。

1975年,墓地周圍又修起了圍牆和半園形墓廊,還砌了44級墓道台階,直通墓廊。墓碑左右兩邊圍以漢白玉石框,框身下部配以白水泥石座,邊框的正面雕刻著太平天國慣用的回紋邊飾。又在墓地四周廣植樹木,並請書法家費新我為保護標誌碑題寫了「曾水源墓」四個大字,平添如許肅穆的氣氛。

也在這一年,曾水源墓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基地。

2005年,曾水源墓地又經立項部門批准建設太平天國主題文化廣場,綠地面積為3480平方米。

此舉,遭到了一些人的議論,內容無非是說太平天國運動屬於一場禍亂、一場災難,不值得紀念。

這樣的議論,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對於太平天國運動的定性,是可以參考《清史稿》本傳中的一段評價來理解的:「論曰: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號定都,立國逾十餘年,用兵至十餘省,南北交爭,隱然敵國。當時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氣遂已傷矣。中國危亡,實兆於此。成則王,敗則寇,故不必以一時之是非論定焉」。

看看,大家都說《清史稿》是由清朝遺老遺少編纂的,其史論史觀都會明顯偏袒清廷,但是,看它關於太平天國的評價,嚴峻、冷靜又不失公允。

比起當下袞袞諸公張口就來的謾罵,是不是更顯君子之風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成套文物流落海外,有的拍出億元天價,有人疑似撿漏,願獻給國家
很有趣的現象:《金史》表面貶抑岳飛,卻在不經意間透露深深敬意

TAG:覃仕勇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