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濟南人的上學路
作者:楚志洪
說起上學,解放前對一般窮人家的孩子是一種奢望。可新中國成立後,城裡的差不多每個人都上過學,只是學歷不同罷了。五、六十年代的人有的讀了大學,有人讀完高中,最低的差不多也是小學畢業吧。
那年代誰家出個大學生,如同舊社會中舉一樣,特別是一般市民家庭,那可真是給家裡增光,給祖上添彩。不僅是光宗耀祖,進社會工作也是優人一等。什麼大國營企業,基層機關單位,大門都為你敞開。有學歷有知識,到哪兒也稀罕。
說實在的,那年代大學生少,也確實有真才實學。混的再差,也是個技術員技師吧!資質淺學歷低的,只要身體好,當個工人,商場服務員或者其他地方社辦企業,找個工作是沒問題的。
五、六十年代的孩子潑辣皮實,姊妹兄弟多,家長忙著掙錢糊口,沒功夫搭理照顧,差不多小孩子會爬,就交給上面的孩子看著了。這代人是扶著牆根學會走的,什麼學步車學步帶,就連讓別人牽手學走都很難得。
到了七、八歲上學的年齡,就近找個學校,弄個小書包,就跟著大點的孩子們一塊上學了。什麼學前教育,幼兒輔導,街道上一般居民家庭的孩子都沒有接受過,很多孩子入學很長時間才學會拿筆寫東西的。
那時候的小學校很多,濟南老城區護城河以里就十幾個。如高都司巷小學,省政府前街、南城根、芙蓉街、岱宗街、縣西巷、舜井街、皇亭、縣學街、歷山街、閣子後小學等。有的是廟宇改成了教室,如芙蓉街、舜井街、岱宗街和高都司巷分校。雖然學校條件簡陋,但是保證孩子們上學方便,用不著家長接送。
過去不像現在,那時候孩子們的書包也輕便。小學生五、六年級也就三四本書,一、二、三年級兩三本就夠了。作業基本上在學校就可以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放學後到校外學習小組寫完,就可以隨便玩自己的了。
那時候,很多學校組織校外學習小組:幾個比較近的同學組織一起,指派個小組長負責,家庭作業、複習功課都在小組完成了。不像現在由家長全程陪著監督寫作業,還要學會手機電腦操作下載作業,孩子作完後家長批改,然後還要簽字證明。
而今,學生把課本作業完成了,還有什麼三字經、弟子規要讀要背。這些所謂傳統文化教育,五、六十年代的學生沒有在學校學習過。只是在文革中,做為批判的反面教材見到過。可現在就連幼兒園也經常聽到背誦聲:人之初性本善,子不教父之過,弟子規聖人訓,昔孟母擇鄰處……這些都成了必修課。
這年頭,孩子的作業五花八門。什麼安全教育、手工製作、奧數答題等等,科目繁多。孩子的書包也越來越重,三、四年級的學生書包就有十幾斤。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準備了手拉車,上學就好像過去出差的一樣。
想起過去小時候唱的一首歌:小呀么小兒郎,背起書包上學堂。可現在孩子只有到了校門口,才接過大人遞過來的沉甸甸的書包進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社會工作崗位競爭的殘酷激烈,家長們也不遺余力為給孩子今後成長創造一個更大更好的選擇就業的空間。課餘之後,繼續報各種各樣的輔導培訓班。「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家長的座右銘和奮鬥指南。
可是,起跑線也隨著時代需求而改變。從中小學,到幼兒園,學前家長培養,背唐詩兒歌,再提前到胎教,甚至連受孕期也要講究,何時受孕的孩子更聰明,更有發展前途。
八十年代「只生一個好」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原來的學校失去生源。進入2000年以後,老城區十幾所小學僅剩下一個大明湖小學。六、七歲的孩子跑幾里路上學確實不方便,家長接送也就成了必然,五、六十年代的學生現在成了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主要力量。每到放學的時候,各個學校門前都是人滿為患,自行車、電動車、小汽車把道路佔滿。
學生出來前,經常有人聚到一塊閑聊。有的說,現在的孩子真幸福,啥事不管,上學有人接送,吃飯端到桌前,不像咱們小時候,上學自己走,放學後,做飯幫著拉風箱。也有的認為,現在的孩子真累,沒有一點自己的空間,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和頑皮,像個小大人,不是這個作業還沒做,就是那個任務沒幹完,整天忙於學校作業和課外輔導班之間。
唉,誰的觀點正確,我真的也很茫然。,接送孩子上學五年了,書包我背著也確實沉甸甸。。。。。
TAG:老濟南文化傳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