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靠IP才能打動人心?這種想法不僅out,而且很危險

靠IP才能打動人心?這種想法不僅out,而且很危險

傳媒大眼導讀

IP劇集究竟能給沉寂已久的市場攪起多大的水花?又有多少打動人心的力量?想想之前那些靠IP走紅的所謂流量劇集,答案似乎並不難猜。

作者:愛力盆特

來源:傳媒大眼影視測評組

最近電視屏幕挺熱鬧,各大綜藝不斷回歸,引領了一眾收視率。作為各家電視台主打的節目類型,播出比重和收視比重一直以來佔據榜首位置的電視劇也不甘寂寞,各路IP劇集紛紛出爐,無論是在話題熱度還是收視率方面,大有捲土重來之勢。

那麼,這些IP劇集究竟能給沉寂已久的市場攪起多大的水花?又有多少打動人心的力量?想想之前那些靠IP走紅的所謂流量劇集,答案似乎並不難猜。

IP一出,誰與爭鋒?曾經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對影視行業稍有認知的人都知道,近幾年來「IP」一詞可謂是焦點中的焦點。如果說2015年人們在討論「IP」的時候還會有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那麼隨著這幾年IP大劇的輪番轟炸,相信多數人都會見怪不怪,無非是基於「大數據」基礎上的概念梗而已。

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譯過來就是「知識產權」的意思。但就目前的語言環境與使用範疇來看,這裡的「IP」更多的是指適合二次或多次改編開發的影視文學、遊戲動漫等。也正是因為文學圈、遊戲圈、影視圈對於「IP」的瘋狂追逐,才有了如今「唯IP是瞻」的局面。當下再談起IP,已經沒多少人會聯想到文化知識產權,更多的還是在眼熱IP背後潛藏著的成千上萬狂熱的粉絲,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容小覷的消費能力。

2015年初,華策出品的「現象級瑪麗蘇劇」《何以笙簫默》就是根據同名網路小說改編而來。有了這麼個熱門IP墊底,該劇的全網播放量近100億次,也由此造成了IP劇熱度的幾何倍數增長。

2016年,熱播大劇《親愛的翻譯官》同樣改編自熱門網路文學小說,首播當天就創下了破2的收視率。此外,包括《錦繡未央》、《微微一笑很傾城》等IP劇也相繼呈現霸屏態勢,衍生出一輪又一輪的熱議話題。

同樣在2015年,《花千骨》以300億的網播量將仙俠IP劇推上了巔峰,不僅成就了影視行業中大IP的又一成功典範,也為隨後在2017年爆紅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楚喬傳》埋下了伏筆。在當年收視率及網播點擊量排名前十位的劇集中,IP劇也毫無懸念地佔據了大多數席位。

2018年,又有兩部備受關注的古裝IP大劇《九州縹緲錄》和《如懿傳》引發無數關注。其中《如懿傳》還未開機,就被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以300萬每集、騰訊視頻以900萬每集拿下,單集版權收入達到1500萬。儘管此後受新政所限未能如期播出,但IP劇的發展速度之快,還是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IP劇熱度不減,但短板已經有所呈現

雖然近幾年的IP大劇質量起伏不定,口碑也是參差不齊,但都未能影響到IP劇在影視行業中的權威地位。而IP大劇引起的全民熱議,則在現實中催生了一套完整的產業模式,即「文學—影視—音樂—遊戲」,以及對周邊產品的重視與開發。

實際上,國內影視市場對IP的追捧也先後歷經了兩個階段。

首先是市場聚焦優質IP的源頭與庫存,並針對內容形成一種依存關係,以現象級產品嘗試激發會員付費。多部熱播大劇都簽訂了網路獨家視頻播放平台,播放平台利用大熱IP 劇,刺激會員人數的增加。這可以看作是IP改編的1.0時代。

至於IP改編的2.0時代,則意味著在經歷了IP採購周期後開始加大內功的比拼,包括製作、編劇、IP運營等與渠道深化合作,會員付費也不斷走向成熟,出現了競爭力突出、匯聚流量的一些產業強者。

隨著商業資本不斷湧入影視行業,大IP的商業模式已全面升級至2.0模式。在這一階段,大IP劇也開始在內容創作上露出其短板——製作公司涉及領域夠多,資金夠充足,但普遍都只是著眼於IP的整體布局,卻對IP的內容研發缺乏掌控力,或者乾脆就經驗不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阿里影業在進軍影視行業中遇到的問題。其主控的電影《擺渡人》可謂彙集了超級明星及優秀的幕後製作團隊,但最後拿出的作品卻口碑、票房雙雙失利。

儘管如今對IP改編泛濫成災的抱怨不絕於耳,但這並未阻止IP影視化的進程,IP劇的火爆程度也從未因此有所減損。只不過隨著行業業態的不斷成熟,大家對IP劇的發掘也開始注重對粉絲經濟和優質內容的共同開發,這就讓IP改編在作品題材和內容方面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快速發展。在目前IP紅利逐漸減弱的環境下,通過對IP的品牌化不斷擴大其商業價值,使產業鏈得到有效延伸,已經成為未來IP劇的發展趨勢。

有IP加持的作品就一定爛?未必!

從實際的口碑度來看,《楚喬傳》的300億播放量並不能代表這部作品的全部,更不能就此稱其為「現象級」的熱播劇。儘管播放初期確實因其情節的跌宕起伏受到了「好評」,但隨著故事進程的逐漸發展,「看預告就看了新劇情」成為觀眾的一大嘈點。其實,任何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都不該因為收視率而出現情節乃至邏輯上的問題,由此可見「叫座不叫好」也是IP劇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

製作出一部好的「IP」劇,其難度無需多言。對改編作品而言,雖有原著粉絲的加持,可一旦作品還原度不高,反而會適得其反,影響作品的觀眾緣。

除了內容方面有可能會陷入進退兩難的雙重考驗,選角問題也是擺在IP劇面前的一道必答題。演員胡歌曾坦言因為觀眾力薦,自己才得以扮演梅長蘇一角。而從目前的口碑反饋上來看,胡歌確實將梅長蘇的隱忍和孱弱刻畫得入木三分,而其早年車禍留下的傷疤更是貼合了人物的設定,無形中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在選角過程中找到一個符合角色的演員有多麼重要。

綜合各方面因素,對影視行業中的IP熱尤其需要冷靜對待。因為好的IP並不等於好的IP作品,目前已經推出的各個熱門IP劇也很少發揮出了IP應有的價值。在這方面,國產影視劇確實需要向類似迪斯尼這樣的成功模板學習。

作為IP運營的老手,迪斯尼依靠米老鼠深入人心的形象,不但拍攝了眾多與之相關的動畫作品,還在世界範圍內建造了眾多主題樂園,利用各種卡通形象製成的玩具、服飾等周邊產品所創造出的巨額利潤,也遠遠超過了影視作品本身的收入。

再回頭審視國內的那些IP作品,連講好一個故事都很難得,何況其他?製作質量的良莠不齊,以及在選角方面對市場流量的過分參照,依據這樣的標準製作而成的IP,勢必很難形成持續且深入的IP開發,這也導致一個又一個優質IP最終淪為空洞的概念,是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收視率,卻失去了IP該有的良好口碑。

說到底,觀眾還是希望國產IP劇能夠從根本出發,步子邁大了就難免扯到蛋疼,這道理多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大眼 的精彩文章:

1+1>2?流量明星和時尚品牌資源究竟誰成就了誰?
回歸本源與真理的探索,科幻類美劇炫的可不僅僅是腦洞

TAG:傳媒大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