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點自作多情,多點自知之明
外離相即禪 · 內不亂即定
歡迎關注江西黃龍禪寺
佛說眾生因生生世世的習氣熏染,形成了五毒惡習,即:貪、嗔、痴、慢、疑。其中「慢」指對他人心存高傲與自滿。《大乘五蘊論》有七慢之說,即: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合共七種慢結。修習正智慧,去除七慢結,乃學佛中最難突破的瓶頸之一。望大家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善法凈化自心、完善自我、降服慢心、改變命運。
小故事
清朝有個徒有虛名、驕傲自大的舉人,他常常到處吹噓、炫燿自己的作品。有一次,他正對著一群種田人炫耀詩詞歌賦,卻碰上了魏源(清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魏源指出了舉人詩詞中幾處不足的地方。
這位舉人知道魏源名氣大,但他覺得魏源的指點,是在庄稼人面前讓自己丟了面子,於是想與魏源比上一比。他對著魏源賣弄文才,吟道:
油蘸蠟燭,燭內有心,心中有火!
魏源回敬舉人道:
紙糊燈籠,籠邊多眼,眼裡無珠。
舉人氣惱,狠狠地對魏源說:
屑小欺大乃是尖。
魏源很不客氣地說:
愚犬稱王即是狂。
舉人語滯,灰溜溜地走了。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輩子不認識自己。因不自知,所以自我託大,不知天高地厚,硬扛著要和明顯強過自己的人攀比。這就是七慢結中的「慢過慢」。
比起過慢之人,慢過慢的人更加愚痴糊塗、不講道理。比如,足壇的梅西和C羅,無論誰看不起誰,都屬於過慢;但如果一個在業餘聯賽踢球、名不見經傳的球員說「梅西有什麼了不起,吾可取而代之」,就屬於慢過慢了。
過慢是兩個人旗鼓相當,其中一人卻認為「我比他好、我比他行」把自己估計得比別人高;而慢過慢,則是已經有了一個慢心,又復「過慢」,別人明顯強過自己,自己卻還要夜郎自大,打腫臉充胖子,硬要裝得自己比別人強。有的人比不過別人,往往就會轉向詆毀別人,這就惡劣了。
生活中,驕狂無知,有慢過慢心態的人往往讓人很無語。他們顛倒是非後,內心還洋洋得意,真認為自己比對方好,實屬不自量力。
你我皆凡人,卻總妄想做一個非凡人,知物之好壞,而希望得其精而棄其糟,恨不能網天下之精華盡收己囊。但佛陀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要明白自身的條件才是取諸於外的資本。如果你只知道要取物之精華而不知自己有沒有與之相對等的能力,那就該是你一生中最大的憾事了。所以,人貴有自知之明。
人貴有自知之明,
只有自知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
才不會犯蚍蜉撼大樹的錯誤,
也不會畏首畏尾錯失良機。
仔細地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喧囂的塵世留一片可以靜憩身心的領地,知己察己,方能取外物之精華,棄外物之糟粕。
再大的成績,也抵不過一念驕傲之心。即使我們確實有些成績,也要隱藏幾分,不可鋒芒畢露。作為佛弟子,更應小心謹慎。
彌天大罪,一懺便消;蓋世功德,一驕便無。
最後,贈大家幾句處世良言: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祥是處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涵養,全得一緩字,
凡言語、動作皆是。
※饒宗頤靈堂27日供香港公眾致祭 28日舉行追思會
※學會「止語」意義非凡
TAG:黃龍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