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佛做人要有好的心態,寵辱不驚

學佛做人要有好的心態,寵辱不驚

有兩個秀才一起去趕考,路上他們遇到了一支出殯的隊伍。看到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個秀才心裡「咯噔」一下,涼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見鬼,趕考碰到這樣倒霉的棺材一定會非常倒霉」。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走進考場,那個「黑乎乎的棺材」在他的腦子裡一直揮之不去,考試時文思枯竭,最後果然名落孫山。另一個秀才也同時看到了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開始心裡也「咯噔」一下,但轉念一想:「棺材,棺材,又有『官』又有『財』。是個好兆頭,看來我要紅運當頭了,一定會高中」。於是心裡十分興奮,情緒十分高漲,走進考場,文思如泉湧,果然一舉高中。回到家裡,兩個人都對家裡人說:「棺材」真的好靈驗。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因為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因為一次成功而成就一番事業;有的人因為對人間的煩惱而心生恐懼;有的人因為挑戰自我使自己成為人間的聖人。學佛做人要勇於改正缺點,才是真正的捨得。對人間的一切要看穿看破,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也沒有對錯之分,只有一種消極和積極的情緒,當你看法錯誤,你會為自己的一生承擔最後的結果。有的人就是因為對太太或先生看法錯誤,最後種下了離婚的果報。

學佛人一定要精進,要有智慧,不種惡因種善因,對人間的一切看破放下,真正能夠站起來的不是我們的身體,而是我們的精神和靈魂。在人間要捨棄不必要的執著,捨棄自己對人間無數次的追求,會覺得人活得很輕鬆。當一個人無盡地追求的時候,會覺得非常累。所以要放棄沉重的慾望,放下過度的需求,那就是開悟,那就是解脫。

學佛人如果想在智慧上變得越來越圓滿的話,首先要有好的心態心態是決定你一生幸福和不幸福的根基,因為心態決定人的命運。人的心態如果管控不好,就會生氣。小小的生氣是脾氣;生大氣,內心會傷你的氣;經常生氣會斷氣。

生氣完全能夠控制它的。有一個人在公園放風箏,累了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把風箏放在邊上,突然有一個人在他邊上坐下來,把他的風箏坐壞了。他剛剛想發脾氣,一看是個盲人,馬上就把自己的脾氣壓制住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發脾氣、對別人的一種態度,是完全能夠控制的,是一種對外境的認知,你認為是對的,你可能就不會發脾氣,你認為這是錯誤的,才會發脾氣。

生氣是一種無知,無濟於事,又奈何不了它,才會生氣;悟性太少、沒有智慧、放不下得失的人,才會生氣。不要生氣,因為氣出病來無人替,我們要用人間菩薩給我們的唯一的本錢——身體,好好的度人,好好的救人。為什麼要傷害自己的身體,沒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做。學佛人不生氣,因為我們有智慧。

大和尚與小和尚結伴下山去鎮上購買必需的糧食。去鎮上的路有兩條:一條是遠路,需繞過一座大山,趟過一條小溪,來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條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來,再過一條大河即可,不過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獨木橋,誰都不知道哪天會橋斷人亡。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他們輕鬆地下山,正準備過橋,突然細心的大和尚發現獨木橋的前端有很多斷裂。他趕緊拉住抬頭一路走的小和尚,說:「慢點,這橋恐怕沒法過了,今天我們得回頭繞過去。」

小和尚經大和尚的提醒,也看到了橋的斷痕,但他是個非常倔強的人,說:「我們都走到這兒了,難道還回頭嗎?過了橋可就是鎮上了。」大和尚知道小和尚性格倔犟,便不再講話,搶到前面抱起一塊石頭扔過去。「砰」的一聲,腐朽老化的橋應聲而落,碎入萬丈懸崖的河流中。在回頭的路上,小和尚感激而又疑惑地對大和尚說:「師兄,剛才幸虧你投石問路,要不然,我們可要葬身魚腹了。」大和尚無不感嘆地說:「只要懂得放棄,其實回頭並不難。」

我們在人間就是不捨得放棄,人生為了住房,為了自己住一個好房子而貸款,一輩子為了貸款做牛做馬,最後成為房奴;為了感情,痛苦的要死要活,為了感情很多人自殺了;為了一個面子,我們不惜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的感情;為了一個短暫的人生,我們付出了一輩子的生命。要放棄慾望,看到希望,懂得放棄就是有般若智慧。年輕的時候我們拚命要的東西現在在哪裡?我們年輕時候也曾經放棄過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些我們捨棄的名和利現在又在哪裡?

學佛人一切隨緣,只有放下我心,才能得知他心,只有放下心中的煩惱,才會擁有幸福。有智慧的人是放下,放下是舍,有舍才能得,捨得就是一種因緣。擁有痛苦的人是因為不捨得,所以離幸福越來越遠;而我們捨得的人,幸福離我們越來越近。人活在世界上要有妙法,很多事情順著不一定做得成,但是用妙法就能解決。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小城鎮,買了一座小房住了下來,想在那兒安靜地度一個晚年,寫一些回憶錄。開始的幾個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有三個男孩放學後來這裡玩,他們特別調皮,把門口的垃圾桶踢來踢去,玩得很是開心。老人受不了這些噪音,於是出來和他們進行談判。他說:「孩子們,我很喜歡你們踢桶玩,如果你們每天來玩,我非常開心,我每天給你們每人一塊錢。」三個小青年很高興,更加賣勁地施展著他們的腳下功夫。

過了三天,老人憂愁地說:「孩子們,通貨膨脹使我的收入減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給你們5毛錢。」小青年很是不開心,但還是答應了。每天放學後,繼續在他的門口進行踢桶表演。一個星期後,老人愁眉苦臉地說:「孩子們,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匯款,對不起,每天只能給兩毛了。」「兩毛錢?」幾個小孩子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為了區區的兩毛錢而浪費寶貴的時間為你進行表演呢,我們不幹了。」從此以後,老人又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學佛人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兩重性,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安靜地寫些回憶錄,結果被孩子調皮的聲音擾亂了安靜的生活,老人家利用逆反心理巧妙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一位佛友的先生不信佛也不相信XL法門,這個佛友每天將白話佛法看的很認真,有意地做個記號,出去買菜,看先生看不看,先生愛面子,看太太不在就把白話佛法開始翻,然後放回去,太太一看,記號動過了,做菜的時候有意把白話佛法錄音開得很響,讓先生也看也聽。幾個星期之後,先生對她的態度突然好起來,再過了一個月就開始念經了,這就是妙法。觀世音菩薩顯化三十二應身來救度眾生,我們要學觀世音菩薩慈悲度人。想救人,是善人;再救人,是聖人;已救人,是菩薩;廣結善緣、廣度有緣,是為佛。

我們學佛做人要生活佛法化,每天做事都要想一想「我是不是像菩薩一樣活在現實生活當中」,現代社會度人要用妙法,做人要用佛法,做人成功就是人成即佛成。

人處世有十條秘訣,學會十條,懂得怎樣在人間暢通無阻,讓自己成為人間的守戒菩薩。

第一,實幹但不蠻幹,就是精進地做人做事;

第二,果斷但不獨斷,智慧地處理問題

第三,大膽但不大意,做什麼事情都很仔細,要一門精進;

第四,理智但不弱智,謹慎的做事情,不要變得非常愚痴;

第五,敢言但不妄言,守住口業,要說正語

第六,信心但不貪心,沒有慾望但是要看到希望

第七,個性但不任性,努力的個性要去除我執我貪;

第八,理想但不空想,很多人有理想但是都是空想,我們要不空想,就是要有願力,但要實實在在的去努力;

第九,懂得謙讓但不遷就,有慈悲心但要打掉自己心中的魔心;

第十,人要學會頑強但不頑固,不貢高我慢,但心要堅強。

這就是師父送給你們的處事秘笈。

唐太宗時期,有個負責運糧的官員在運糧的時候遭遇了狂風暴雨,船左右搖晃,他怎麼安排都無法制止翻船,最後導致完全沉沒。到年終考核時,考功員外郎盧承慶奉命給下級官員評定等級。評定等級事關每位官員的仕途升遷,所以大家都非常緊張。因為運糧船沉沒一事,盧承慶給那位運糧官評了個「中下級」,那位運糧官沒有流露出半點不高興的神情。

後來,盧承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又將運糧官的級別改成了「中中級」,運糧官也沒有流露出半點高興的神情。不論自己評的是什麼級別,運糧官都高高興興的坦然接受,而且依舊認認真真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完。盧承慶讚揚他「寵辱不驚,實在難得」,又將他的級別改成了「中上級」。

這位運糧官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優秀的心理課:學佛做人,寵辱不驚。我們今天得到也是這樣,失去也是這樣,因為人間苦空無常,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人的一生,各有各的追求,有的人一生只追求名譽,有的人追求金錢,有的人追求權力,有的人追求家庭,然而人生的真正價值在哪裡?學佛人必須要明白,人的生命只有在對名利寵辱不驚為救度眾生做出貢獻的時候,才能顯示出你人生真正的價值,這就是佛性的力量。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在於為社會為他人活著,才不是自私的人。一個人盡心儘力為社會服務,去幫助別人,生命的價值就得到了實現。

所以生命只是一個歷程,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有人拚命享受,阿拉伯王子只有33歲,離開了人間,他擁有了用不完的錢,享受不完的美女,擁有了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但是他恰恰失去了人生重要的生命。我們學佛人沒有他所擁有的一切,但是我們恰恰擁有了生命,這就是福,這就是緣。

——以師父錄音為準,以上內容若有不如理不如法之處,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護法菩薩原諒!感恩合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入世出塵 的精彩文章:

不能懈怠,急速做善
一切福田離不開心地,做人要學會積八德

TAG:入世出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