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陌生風景」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這些天正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近100件/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的標誌性藝術作品,以及眾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森山大道、雷蒙·德巴東的攝影,羅恩·穆克、薩拉·施的雕塑和裝置,謝里·桑巴的繪畫,墨比斯的動畫……展覽呈現了不同門類、不同地域的藝術創作。
曾策劃1980年代末巴黎蓬皮杜「大地魔術師」展的策展人馬爾丹在比較近30年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後,對「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說:「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當代藝術家們似乎在創作中國版的波普藝術,那在我看來是比較膚淺的。如今,藝術家們似乎更希望通過作品傳達有深度的思想。」
展演時間的故事
1832年,法國作家夏多布里昂在自己的花園裡種了一棵雪松。一個多世紀以後,它的面前「長」出了三個並排的玻璃和鋼鐵建築,它們同周圍的植物甚至天上的白雲連成一片,在巴黎古老的拉斯帕伊大道上若隱若現。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建築外觀
這組建築便是1994年遷址後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卡地亞基金會」),由法國著名建築師讓·努維爾擔綱設計。夏多布里昂曾經在這裡居住,美國文化中心也曾坐落於此,讓·努維爾尊重了場地的歷史,並且用一種完全創新的手法將新的建築融合在城市裡。「當時,拉斯帕伊大道上大多是磚石建築,具有奧斯曼時期的建築特點。」讓·努維爾向媒體介紹道,「我首先用植物做了一個長方形的圍牆,出口處就是夏多布里昂的雪松。我在圍牆裡設計了三個並列的玻璃建築,看起來非常簡單,裡面沒有任何樓梯或電梯。玻璃可以反射樹的倒影,它們的並列則構成物體和倒影的重疊,給人一種無限的感覺。」雖然使用了玻璃這種在當時非常新穎的材料,但建築師卻通過它的透明性以及反射物體的特點,使建築融合在場地的歷史之中。「這也是一種建築師的達爾文式主義,我們已經走出了石頭的時代,建築師要提前去沉思,思考不同材料的反射度、透明度等等。」
卡地亞基金會的玻璃建築構成風景的疊加
在卡地亞基金會的建築里,讓·努維爾彷彿施用了「幻影術」:「我們不知道它從哪裡拔地而起,也不知道它的邊界在哪裡結束。只有從前面經過的時候,人們才會意識到這是建築。會給人帶來一種幻覺。」讓·努維爾說道。在這玻璃建築的幻覺中,他希望讓人看到生活的變和不變。「在光的折射中,我們看到四季的變化、看到人的脆弱,看到瞬間和永恆,看到世界和自然。」
「讓·努維爾的建築一直是展演時間的故事,他想通過光線等微妙的變化里的時間,展現對永恆的尋找。」上周,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與讓·努維爾的對談中,當代藝術家蔡國強這樣說道。1994年,在卡地亞基金會的開幕儀式上,蔡國強認識了讓·努維爾,後來,他的作品還和這裡的建築發生過一段「都市傳說」。一天夜裡,一隻野貓不知怎麼地跑進了展館裡面,它看見蔡國強作品裡的那些動物,忍不住伸出爪子去接近,結果把作品勾壞了。「對我來說這是很自然的,」蔡國強欣然接受時間在他的作品上留下的故事和痕迹。
一個應有盡有的廣場
和「消失」在拉斯帕伊大道上的玻璃建築不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有著清晰的邊界,這個曾經的大型電廠本身就是一個世界,工人們曾在那裡工作、戀愛、接送孩子,學校和醫院就在旁邊。如今,這樣的場所成為了藝術家和策展人盡情發揮的空間。「當代藝術家很喜歡工業區。在這樣的空間布展比較容易。將工業區改造成博物館是擺脫制式的好方法。」讓·努維爾說道。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空曠的空間給卡地亞基金會的布展帶來了靈感。「七層的展示空間很大,這為作品賦予了新的呈現形式。」策展人之一、卡地亞基金會收藏部主任格拉齊婭·布洛尼(Grazia Quaroni)在展覽現場說道,「這裡就像一個開放的城市廣場。如同廣場具有不同的功能,在這個空間里,我們可以看到街道、繪畫、教堂和雕塑。」
亞歷山德羅·門迪尼《嬌小的大教堂》和雷蒙·德巴東《法國》
的確,和歐洲的城市廣場一樣,在七層的展示空間,佇立著一座教堂,它的外觀由馬賽克拼貼而成,內部則放置著一尊宣示著某種信仰的神像。作為雕塑,它是展覽中尺度最大的作品之一,但作為教堂,它卻是「嬌小」的。教堂周圍的兩面白牆上,分別是森山大道拍攝的《東京色彩》和雷蒙·德巴東的《法國》,通過攝影,眼花繚亂的東京城市切片和平靜寫實的法國鄉村風貌成為了這片「廣場」上的風景。
森山大道《東京色彩》
雷蒙·德巴東《法國》
展覽的名稱叫「陌生風景」,卡地亞基金會試圖展現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作品的獨特性,並且讓人感受到一種地理上的移動。「這些展品包含了一種『旅行』的概念,展示了世界各地的風情。」格拉齊婭·布洛尼說道。於是,我們在作品《出口》里看到瀕危的語言和被砍伐的森林,在《聽他們說》里遇見不同國家的游牧者,在《動物大樂團》里聽到亞馬孫發出的神秘聲音。
雷蒙·德巴東和克羅迪娜·努加雷《聽他們說》
伯尼·克勞斯《動物大樂團》
「在這次展品選擇上,我們沒有具體的標準。重要的是展示多樣性。」另一位策展人、卡地亞基金會館長埃爾維·尚戴斯(Hervé Chandès)向「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表示。事實上,基金會不止希望展示地理上的多樣性,也試圖展示藝術創作門類、甚至學科的多樣性。「我們的基金會是一個交流的空間,在這裡,攝影師會遇上設計師,藝術家會和科學家、哲學家相遇。」格拉齊婭·布洛尼說道。
迪勒爾?斯科菲帝歐+仁弗洛設計事務所《出口》
這種打通門類和學科的方式吸引了胡柳,她以鉛筆線條重複交疊後形成的黑色畫面,將傳統繪畫思想和技法帶入了當代藝術,本次展覽是卡地亞基金會和她的第一次合作。「相比做當代藝術的人,我更喜歡和其他領域的人聊天。他們不會問你創作這個作品花了多久,而是跟你討論如何在時空里捕捉時空。」正因如此,胡柳欣賞卡地亞基金會「殊途同歸」的理念。「基金會做事情,一開始是沒有具體框架的,經過反覆碰撞,走著走著所有的東西就會聚在一起,然後形成一種藝術力量。」
玻璃裝置的後方和右側為胡柳的作品
陌生風景里的中國面孔
胡柳是此次「陌生風景」展覽的五位中國參展人之一。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五樓的展覽空間,能夠看到她的四幅作品。它們與一組黑白攝影作品相鄰,遠遠看去,畫面里除了黑色一無所有。只有走到跟前,才能依稀發現其中細密的筆觸。而在另一個展廳里,觀眾能看到高山的攝影作品《第八天》,他將鏡頭對向自己的養母,看著畫面中的母親和她的物件,似乎有一種窺視他人隱私的感覺,同時又能感受到那種日常生活的戲劇感。
高山《第八天》
生於1988年的高山沒有受過專業的藝術訓練,他在出生的第八天被照片里的這個女人領養。他在大學城裡擺過攤,賣韓式紫菜包飯,也在軋鋼廠里做過工,上夜班開機器。畫畫和攝影成了他逃離這種生活的出口。他在《第八天》系列中拍攝了被她忽視的養母的日常生活,「拍攝的初衷在於,雖然我與她朝夕相處,但長期的忽視使她變得只是一個『母親』身份的存在。」這個系列讓他獲得了2016新銳攝影獎年度攝影師大獎,也使他受到了卡地亞基金會的關注。
在「陌生風景」的五位中國參展人中,蔡國強或許是歐洲藝術圈最熟悉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七層的展示空間,人們既能看到他九十年代創作的《時空模糊計劃》和《地球也有黑洞:為外星人作的計劃第十六號》,也能看到他2016年的作品《白聲》。「卡地亞基金會一直等待著藝術家帶來作品,藝術家有很大的自由度。」蔡國強說,「《天梯》讓他們很感動,他們告訴我,可以支持我在地球上任何三個地方做『宇宙項目』。因為他們給予的空間非常大,他們也不在乎最終的結果,有的時候,我的『天馬行空』會不了了之,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已經有了成長。」
蔡國強《白牆》
從蔡國強到胡柳、高山,卡地亞基金會和中國當代藝術的故事一直在延續。埃爾維·尚戴斯認為,通過展覽上的這些新的中國面孔,人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或許會有更多的了解。
「我覺得中國當代藝術進化得非常快,如今的中國藝術家們似乎對深度的思考更感興趣。」知名藝術策展人讓-于貝爾·馬爾丹(Jean-Hubert Martin)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專訪時說道。他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另一個展覽「憶所」的策展人,1989年,馬爾丹在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策划了「大地魔術師」展覽,第一次將中國的當代藝術帶到了歐洲視野下。為了了解當時中國的當代藝術,他曾和費大為一起來到中國,見到了許多年輕的中國藝術家,但在當時的中國,除了黃永砯和楊詰蒼,幾乎沒有其他的當代藝術家讓他印象深刻。「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當代藝術家們似乎在創作中國版的波普藝術,那在我看來是比較膚淺的。如今,藝術家們似乎更希望通過作品傳達有深度的思想。」
「我想要在作品裡捕捉到流變的東西。」參展藝術家胡柳說。
註:展覽將持續至7月29日。文中圖片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提供。
※這些機器人你見過嗎?上交會開幕首日,多款機器人紛紛亮相
※香港財政司長:香港房價已非一般市民能負擔,買房須衡量風險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