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個故事這麼難?那你來試試看啊!
經常有學生問蔣老師如何寫好故事,但是能夠寫好的除了提問的一小撮,也只有鳳毛麟角更小一撮。首先要感謝同學們,瀉藥,這個問題,並不是能夠一兩篇文章能答出來,而是通過不斷的寫作積累,得到的個人體驗,所見即所得;也就是說實際上,蔣老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寫故事不是學出來的,而是寫出來的。
寫個故事到底有多難?
很大程度上藝考寫故事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這類題目如同高考作文一樣是戴著鐐銬跳舞。你要做的事情永遠是在給出的材料里找到與眾不同的切點,然後講述一個故事。
很多同學有能力寫出來故事,但是卻沒能力寫出來好故事。比如說,當你想寫出一個懸念叢生扣人心弦的故事的時候,實際上在閱卷老師這裡看到的只是一篇流水賬。或者相當大一部分學生面對同樣的題目寫出了同樣的故事,甚至人物生病只有癌症、失憶和心臟病,你的故事最好的下場——淪為閱卷老師茶餘飯後的談資。
什麼是我們要寫的故事?
編寫故事其實和我們最常見的小說區別很大,小說中通常用大量的場景描寫、對話描寫、動作描寫和形態描寫來推動故事進展塑造人物。
但實際上我們要寫出來的戲劇故事則是以人物為中心,故事為紐帶,感情為依託的一種題材。回憶一下各省編寫故事題目給出的範文你就知道,範文中並不存在大量的場景、對話、動作、神態描寫。
兩種體裁認知混亂是其中大忌。
針對戲劇故事的寫作通常需要通過塑造立體人物開始,而塑造立體人物的過程便是人物面對不同境遇產生的不同選擇,通過不同抉擇豐滿人物,人物逐漸變得立體,繼續導出下一步的面對人生境遇的選擇。
寫故事到底有沒有套路和乾貨?
在萬能公式【目標+阻力+努力+結果+意外+轉折+結局】的逐漸選擇的過程中去偽存真,留下鮮明的人物特性。
例如非常經典的一分鐘營救模式。美國人的價值觀讓美國的「主旋律電影」生產出《拯救大兵瑞恩》,而同樣是美國作為背景,在電影《迷霧》中主人公的選擇卻產生了「意外」的結局。這就是因為背景細微的不同導致選擇的不同,選擇的不同導致人物塑造的方向不同產生了不同的人物效果。那麼如果把這樣的背景轉移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家庭環境成長的你的主人身上,他/她又會如何選擇呢。通過主人公的行動你是否能夠最終「選擇」處打動別人的故事呢?
說一些和考試無關的題外話
寫故事,是一門手藝活。講一個故事絕非依靠針對某些論點的精密推理,也並不是全部依靠情感的爆發,而是通過理智和感情的完美聯姻。
只有推理的是一集柯南智斗小黑人,無法創作出《無人生還》這樣經典的推理劇作。完全依靠感情宣洩只能寫出流行偶像劇而非《紅磨坊》這樣歷久彌新的老瓶新酒。每個故事都在特定的條件和有限的空間中展示作者對於人物和世界的深度認知。裡面有內在的衝突可以吸引絕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的學者,也可以通過表面淺顯的知覺和天賦異稟的設定吸引紅脖子和泥腿子,而且這並不衝突。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覺得寫個故事非常難么?
後台來撩
聊聊你寫故事的時候給老師抖的最大的報復。
今天是蔣老師陪你們備考的第19天
4月27日,第17篇推送
TAG:觸電自習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