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社會中似乎也存在著同樣的過程,生男生女真的可以自己掌握嗎?
在人類社會中似乎也存在著同樣的過程,平均來說,貧窮人家生的女兒更多,富貴人家生的兒子更多。平均來說,在西方,貧窮人家更在乎對女兒的教養,而富貴人家則在兒子身上投入更多時間精力養育。
所以,要從概率上稍稍改變生男生女的可能性,那就看男女雙方的條件,會讓女方的身體做出何種選擇了,是生兒子更有利於得到更多的孫子孫女,還是生兒子最後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打一輩子光棍?而這些權衡的過程,並非由主觀意識操縱,而是深埋在身體中的複雜本能決定。
生男生女可以自己掌握,但決定權還是在男人。
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清宮圖,具體根據什麼做出來的我不清楚,但是還是挺準的。
女人的卵子是固定的,男人的精子有X與Y之分。如果 X精子進入卵子就生女孩兒,反之,Y精子進入卵子就生男孩兒。所以決定權在於男人,不在女人。
以前流行很多通過食物調節身體酸鹼性來改變生男生女,但是沒有醫生講過,也不知道有沒有依據。
農村有迷信說法就是與「祖墳風水」有關,可城市裡祖宗去世了有的還沒祖墳,就不知道跟什麼有關了。
我們這裡有很多家族都是這種情況:一個家族中,男性成員都是「叉花兒生(一兒一女或者兩兒兩女)」,女性成員都是只生兒子。
比如我娘家的家族,一家六姊妹。我爸是四個孩子,兩個女兒兩個兒子;我小爹家是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這種俗稱「先花後朵」。我大姑家三個兒子,二姑家兩個兒子,三姑和四姑家都是一個兒子。老年人迷信,就想要個女兒,可是再不敢要了。
反正個人感覺還是有點迷信的。這種權當是農村古籍聽聽玩笑好了。
其實,不論生兒生女都是一樣的。俗語常言「女兒是父母的貼心的小棉襖」呢,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有了孩子只要好好教育都是一樣的。
作為父母,我們不要指望著養兒防老這樣的舊觀念,做一個獨立的人,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參與孩子的成長,陪孩子走過少年旅程,將來有自己的生活,這樣才是健康的生活態度。
不過,中國人的養兒傳宗接代觀念還是比較嚴重的。這方面城市裡比農村要好許多。
我們這裡有很多不生兒子誓不罷休的,傳宗接代觀念很重。
.東雲今年六十有餘,育有三子,最小的兒子十幾年前因車禍離世了。大兒媳婦生了三個女兒,老二送給別人養育了,只為了再生一胎;二媳婦兒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超生罰款都交了不少。家庭里就為了要個兒子,經常為這事吵架,吵得沒辦法就分開住了。
.翠花是八十年代的女生,相親認識現在的老公,本來當時他老公不同意,但是家公看上了,強制兒子必須娶她。婚後第一胎B超(河南搬過來湖北的)是女兒,家公就要求她流產。
後來真流產了,之後五年都懷不上。為此花費了金錢傷害了身體,這才又懷孕。接連又生兩個女兒,第二胎的時候B超是女兒,家公又要求人流,家婆以死相逼這才得以保全。只是現在小女孩三歲多了,只有奶奶管,美其名曰「誰要的誰養。」這又生了一個終於是個男孩,剛生完孩子,家公就讓醫生給兒媳婦結紮了。現在那家公身體完全垮了,六十多一點也就吊了一口氣活著。
.桂麗六十年代的人,老公是水務局職員,前兩胎生了女兒,婆婆每天就指桑罵槐的罵「絕戶頭(沒有生兒子)」,桂麗為了支口氣,第三胎又生了女兒(送人養育了,一對四川地質隊夫妻收養後現今國外留學),第四胎生的女兒送給孩子小舅養育了。現如今桂麗想找回女兒,三女兒那邊養父母不讓認,小女兒只認舅媽不認親媽。桂麗隔三差五就要掛吊瓶,身體完全垮了。
相關研究表明,精子喜歡鹼性環境而討厭酸性環境,而且Y精子在鹼性環境中的適應性更強,X精子對酸性環境的耐受力更好。
根據X精子、Y精子的特性,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體內的酸鹼度,創造出利於X精子或Y精子生存的體內環境,從而達到控制寶寶性別的效果。
希望生男孩:女性應以鹼性食物為主
強鹼性食物:葡萄、香菇、茶葉、葡萄酒、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蔔、白蘿蔔。
中鹼性食物:大豆、香蕉、草莓、蛋白、蕃茄、梅干、檸檬、菠菜等、牛蒡。
弱鹼性食物:紅豆、蘋果、豆腐、捲心菜、油菜、甘藍菜、梨、馬鈴薯。
GIF
希望生女孩:女性應以酸性食物為主
強酸性食物:蛋黃、乳酪、白糖、甜點、金槍魚、比目魚。
中酸性食物:火腿、培根、豬肉、雞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
弱酸性食物:白米、花生、海苔、章魚、巧克力、啤酒、空心粉、蔥。
當然沒有一種方法是萬無一失的,大家還是順其自然最好咯!
這是當地一些真實的情況,一生就葬送在「傳宗接代」這件事上。
TAG:小飛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