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北京故宮600年的歷史嗎?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圖片來自東方IC)
北京故宮為明成祖朱棣於公元1406年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上開始建設的,設計師為木匠出身的蒯祥,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五百年間,共有明清兩代二十四帝在故宮生活過。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餘座,清朝乾隆時期有殿宇1800餘座,現存殿宇約2631座。(圖片來自東方IC)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宮城」,現稱故宮。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紫微星屬土,在五方屬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於蒼穹的中心。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同時又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因而得名。(圖片來自東方IC)
1416年(永樂十四年),明成祖頒詔遷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 1420年(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竣工。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 (圖片來自東方IC)
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啟七年)方完工。 (圖片來自東方IC)
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此後歷時14年,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 (圖片來自東方IC)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後六十年間對紫禁城進行大規模增建和改建。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清帝溥儀。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故宮博物院。 (圖片來自東方IC)
1933年,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故宮博物院南遷文物部分運往台灣。 1949年1月,北平穩定後,故宮得到了修養。 五六十年代,陸續有人提出故宮改建計劃,後因種種原因擱置。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片來自東方IC)
TAG:圖趣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