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六堡茶簡史3:六堡茶的復興

六堡茶簡史3:六堡茶的復興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各行業百廢待興,嶄新的希望,春天的氣息再次升起,六堡茶產業似乎又要迎來新的轉機,但是讓廣大茶農、茶商、茶人沒想到的是,這個轉機的真正到來幾經波折,經歷了幾代人。


一、計劃經濟下的復興

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使農民重新獲得土地,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種茶熱情,六堡茶園的種植面積也由此擴大。隨後國家對茶葉進行統購統銷,由中國茶葉梧州支公司掛牌收購茶葉並運送到新成立的梧州加工廠,這就是梧州茶廠的前身。

梧州茶廠的創建,在六堡茶的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包括六堡茶渥堆發酵、陳化茶窖、木板干倉等新工藝實踐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建國初期參與六堡茶收購的人員在收購站前合影

1954年六堡茶肩負起「出口創匯」的歷史使命,政府取締了十多家私營茶商採購毛茶,並由國家統一制定收購等級和收購價格,再由供銷部門統一收購,由於當時六堡茶生產企業遍布桂中、桂北、桂南和桂東地區,所以對統購後的毛茶加工業進行了明確分類:梧州加工廠加工六堡茶為主,靈山與橫縣所收六堡茶集中橫縣茶廠加工,其他各縣均運梧州廠加工,之後不久桂林茶廠也跟著加入生產六堡茶的行列。自此,六堡茶從長期手工作坊式生產轉變為工業化大生產,同時努力改進生產,推廣創新技術。

此時的香港,茶樓酒肆生意興旺,黑茶消費量與日俱增,東南亞錫礦業開發高潮再起,礦區內華工高度集中,通過香港轉口輸出的黑茶,數量也是有增無減,六堡茶的出口外銷迎來了短暫的復興。

也就是這一時期,現代六堡茶歷史上最為重大的技術突破——「冷發酵」渥堆法誕生了,開創了六堡茶的新時代。

50年代中後期,六堡茶因「湯色不夠紅濃明亮」,不符合外銷要求。為了保持六堡茶固有的聲譽,於是,由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牽頭,按照香港人的要求,開始對影響六堡茶品質較大的發酵作業進行技術改革。

更早期的時候,香港就有湯色紅亮、滋味醇厚的六堡茶供應,只不過當時叫「發水茶」,茶商們人為地進行加溫加濕處理後再銷售的茶,有六堡茶也有普洱茶。

由於與香港的地緣關係,梧州茶人一方面通過與香港德信行交流「香港倉」的經驗,另一方面根據不同等級的茶坯分堆,分別計入不同比例的水的工藝探索,經過一系列不斷實踐,終於解決了六堡茶的發酵問題,達到「湯色紅濃、滋味醇厚」的要求。

據1959年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茶葉精製工藝和機械》(茶葉技術革新資料彙編第三輯)記載,「目前我們大生產中已實行採用這一方法進行生產,成品調給廣東茶葉出口公司,亦得到好評。」由此我們可以也能看出,現代六堡茶的制茶工藝與普洱熟茶的加工工藝是一脈相承的,只不過從時間上來說六堡茶比普洱茶早了那麼幾十年。

1959年出版的《茶葉精製工藝和機械》

總的來說,整個五六十年代,黑茶在香港茶樓市場上可謂意氣風發,銷售量一度佔到六成。除了六堡茶以外,普洱茶也出現在茶客的桌上,只是當時茶樓的茶客是分不清六堡茶和普洱茶的,它們都稱「陳茶」。

雖然六堡茶蜚聲海外,但在國內卻不知為何物,就連梧州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這一點讓人有點難以釋懷。


二、多變的市場,六堡茶的冬天

然而出口市場的好轉並未給六堡茶園的種植和建設帶來生機,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以及三年的自然災害,使得剛剛復興的六堡茶生產重新陷入低迷。

當時茶產區山多田少,最大的問題是糧食不足,茶農主要靠賣茶來維持生計,但六堡茶的收購價格比同等級的烘青綠茶(不經後發酵工藝)收購價格還低,嚴重損害了茶農對六堡茶生產的積極性,茶園逐漸被丟荒,據記載1989年六堡茶的產量竟然只有區區14噸。

另一方面,呆板僵硬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六堡茶的外銷市場實際上也是危機暗藏。一直以來六堡茶是按下發的計劃指標來生產的,沒有自己的開發和銷售權利,而下發的生產指標,也是完全根據銷量制定,即所謂的「以銷定產」。

茶的產量伴隨著東南亞各國對中國實行嚴厲的進口政策,以及國家外貿政策的調整,六堡茶和青毛茶供應量受限,而香港市場對黑茶的需求量有增無減,為了在這龐大的市場上分一杯羹,香港的茶商們開始仿製,他們採購不同地區的青毛茶自行加工踩壓後製成六堡茶和普洱茶,然後以「陳茶」之名賣給茶樓就地消耗或轉口往南洋。

當時青毛茶的原料有來自廣西、廣東、雲南,以及來自越南、緬甸、泰國、印尼等國家進口茶青,「港產六堡茶」對內地的六堡茶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上個世紀80年代,馬來西亞礦山衰敗,外貿受阻,使已經受到嚴重打擊的市場再次橫遭摧殘,生產和消費出現了極大的萎縮,六堡茶步入到一個更大的低迷時期。

60-80年代出口馬來西亞的六堡茶

九十年代初,統購統銷時代的結束,六堡茶有史以來第一次需要自己面對市場,自尋生路。但此時的茶園大多已被改種其他農作物,產量不足以維持六堡茶的大量生產,少數堅持六堡茶生產的企業不得不從外地茶區收集毛茶進行生產,後來一直承擔製作六堡茶的橫縣茶廠、桂林茶廠相繼停止了六堡茶的生產,只剩下梧州茶廠和中茶梧州分公司苦苦支撐,維持最基本的大宗生產和出口量,在變數頗多的市場經濟下,失去產業基礎的六堡茶在整個九十年代幾乎湮沒無聞。


三、普洱茶的帶動,六堡茶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轉眼進入21世紀,在普洱茶熱潮的帶動和影響下,與普洱茶有著類似加工工藝和品質特徵的六堡茶消費需求迅速上升,市場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2004年起,梧州市政府就把六堡茶生產列入農業優勢重點扶持,相繼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茶樹良種苗木繁殖基地,把六堡鎮和獅寨鎮列為六堡茶專業鎮進行重點建設。區內曾經生產過六堡茶的橫縣、南寧、桂林和玉林等地也逐漸恢復六堡茶生產,形成廣西六堡茶生產的大格局。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六堡茶園的種植面積已增至8萬畝,梧州市六堡茶生產企業已由2004年的4家發展為50家,六堡茶產量達13500噸,總值超過14億元。

在消費市場的這一塊,出於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六堡茶的保健功效被越來越多人了解,六堡茶之家後台統計數據顯示,喝六堡茶的主力消費人群更多是集中在80、90後的年輕一代,且女性人數呈上升趨勢,對六堡茶的關注區域也產生了變化,不再僅限於兩廣地區,而是往北京、山東、河北、遼寧等北方省份輻射,六堡茶的消費市場已悄然從外銷轉向國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社會的主流文化。

來自六堡茶之家網站最新的數據

六堡鎮里,大大小小的茶園不計其數,就連空氣都帶著茶香,一片風光無限好的景象,對茶文化感興趣的人們紛紛到茶山觀光與體驗,採用傳統工藝製作六堡農家茶也準確找到了自己的市場定位,擁有不少的忠實用戶,與現代工藝六堡茶一起推動著六堡茶產業不斷前進。

歷史、工藝、文化……一晃數百年過去了,歷經緩慢歲月變化的六堡茶,隨著眾多新創企業的加入以及市場熱潮的到來,迎來屬於自己的全新時代!

我是小丁,一個普通而又專註於六堡茶的茶人,關於六堡茶有任何想了解的,歡迎通過六堡茶之家與我交流,我會中立、客觀的解答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堡茶之家 的精彩文章:

從工藝角度說六堡茶為什麼沒有保質期
六堡茶的香是哪些物質決定的?

TAG:六堡茶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