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時期,敵後戰場到底牽制了日軍多少兵力

抗戰時期,敵後戰場到底牽制了日軍多少兵力

長久以來,關於抗日戰爭中,敵後戰場起到的作用,在網路一直是個熱門話題。

敵後戰場究竟牽制了多少日軍,對正面戰場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這是本文將主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抗戰初期日軍一路豬突猛進,顧頭不顧尾,以中共為領導的敵後武裝趁機恢復了大量的國土。這期間雖然八路軍在敵後進行了大量的作戰,但由於日軍將主要精力投入到進攻當中,所以談不上太多的牽制。真正的牽製作用要等到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發現其側後廣大的佔領區,由於這些敵後武裝的活躍,並不能起到以戰養戰的作用。這時才想起來從前線抽出部隊去維持所謂的後方治安,日軍的戰略也從快速鯨吞,轉變為逐步蠶食。抗戰於是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由於不熟悉中共武裝的作戰特點,日軍的作戰計劃最初收效甚微,敵後根據地的規模反而在日軍的各種掃蕩下日益擴大。八路軍的人數也從抗戰伊始的3萬發展到了40餘萬。如此迅速的發展,伴隨著的是訓練與裝備的雙重缺乏。八路軍的總體作戰素質,與抗戰初期相比大幅下降,但也具備了在敵後發動大規模作戰的能力。

時間進入1940年。3月,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於南京就任偽政府總統,5月,張自忠將軍以集團軍司令長官之尊率不足兩團兵力於宜城南瓜店血戰殉國。(當是時也,張自忠左右雜牌諸軍或潰或走,為挽救戰局,張毅然率孤軍渡河反擊,血戰競日,最後由於電台訊號被截獲,引日軍調集重兵圍攻,力戰而亡。而戰區主力湯恩伯所部號稱國軍精銳,卻始終遊離於戰場邊緣,枉顧戰區司令李宗仁的命令,坐看張自忠成仁,重複騰縣故事。之後湯部調至豫中,3年期間搜刮民財無數,然幾乎未向日軍放一槍一彈。等到1944年日軍發動豫湘桂會戰,彼時再也沒有雜牌軍願為其墊背,湯多年保持下來的所謂精銳在日軍圍攻之下,迅速潰散,幾乎全滅。)6月,重慶政府派出密使在香港與日本進行曖昧接觸。8月,介於整體抗日形勢低沉,為振奮全國軍民士氣,緩解前方戰場壓力,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分為三個階段。受制於自身極其低劣的攻堅能力,第一第二階段,八路軍的很多戰術目標並沒有達成,在第三階段的反圍剿作戰中,尤其是在關家堖之戰,自身也蒙受了不少損失。但華北日軍在被突襲之下依然傷亡慘重,僅從日軍自己的戰報,1940年9月至12月,日軍在華北的傷亡是5801人,華北淪陷區的交通也一度基本被截斷。

百團大戰之後,大吃一驚的東京參謀本部被迫臨陣換將,派出在前線戰績卓著的岡村寧次去指揮後方的清剿行動。種種高壓之下,共軍損失慘重,比如晉察冀的一個軍分區,51大掃蕩中損失達5000餘人,其中投降27人。八路軍整體犧牲超過十萬,隨後進入漫長而又殘酷的反掃蕩作戰時期,直到1944年才恢復元氣。被遺留在敵後的雜牌國軍更是遭到了滅頂之災,大批部隊紛紛曲線救國,其中甚至包括了台兒庄戰役中的英雄龐炳勛,隨後這批人搖身一變成為了維持輪陷區治安的主力。所幸他們還深念袍澤之誼,表面上與南京汪總裁虛以委蛇,專心剿共建設大東亞共榮圈,暗中則領取重慶蔣總統的曲線救國津貼,絕不向國軍放一槍一彈。這期間可以說敵後戰場牽制了幾乎全部的偽軍以及不亞於正面戰場的日軍兵力。對正面戰場的幫助效果顯著,日軍無力再組織一場十萬人以上的大規模的會戰。只能集中兩到三個師團左右的機動兵力,發動以消滅所面對戰區中國軍隊主力為目的快速戰鬥。好在我機智前方將帥早已看穿了一切,諸將各顯神通,若日軍膽敢來犯,必以游而不戰為主,尾隨出境為輔。只待日軍自退,便稱為大捷。在此方針之下,各大戰區皆滿足於後退固守,卻無心向前收復國土半寸。

日美開戰之後,駐華日軍精銳逐漸被投入到太平洋絞肉機,帝國海軍的東方快車成為了埋葬陸軍馬鹿們的急先鋒,太平洋暗夜中的波濤浪涌化做無數昭和惡魔的冥府歸魂之所。此時的中國戰場,無論前方後方,日軍的布防都顯得捉襟見肘,兵員素質也直線下降。藉此機會,後方選擇主動出擊,大力發展,開始重建丟失的根據地。而前方則完全不為眼前美好景象為意,雖然終於決定對日正式宣戰,然而總體上依舊不動如山,以拖字為要,如三次長沙會戰,國軍尾隨部隊永遠以新牆河為默認界線,雖歷次均號稱殺敵慘重,然絕不輕易渡河半步。各個戰區之間也缺乏配合作戰的意願,就算別的戰區戰局危急,也多半只是袖手旁觀巡梭不前而已。可一旦遇到日軍居然偶爾不按套路主動撤退(南昌宜昌常德金華),就只好忍痛放棄防區,且以廣闊國土為屏障以進行持久作戰了。

夫戰,勇氣也。一支永遠強調客觀困難而採取消極防禦的軍隊是永遠無法獲得勝利的。

七十餘年後,每當讀史,我常常被彼時我軍的血肉山河所感慨。但是合上書本,我也在想,假如敢於主動進取,所付出犧牲會不會大大減少呢?

因為就在幾年後的朝鮮,曾經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突然蛻變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讓西方殖民者在一百多年來東方的海岸架起一門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從此一去不復返。

所以,對於國軍來講,敵後戰場就算牽制再多日軍也是徒勞的。因為不論是共軍還是美軍,都在不同時期內牽制了大量日軍主力。甚至到了1945年,疲憊的日軍不論在湖北的老河口還是湘西的雪峰山,其戰鬥能力均已不如當面的國軍部隊。奈何各戰區國軍部隊還是以固守為要,縱遺民億萬,仍無動於衷,寄希望於日軍自己投降,否則寧願致使友邦驚愕也要一退再退。

畢竟以我國幅員之廣,山川之險,地形之勝,飽受苦難人民之眾,哪裡又不可以暫時安逸呢?

PS網上有個非常無聊的論斷,是指敵後的游擊戰導致了百姓的大量傷亡。那麼我想請問,南京的30萬又是怎麼死的呢,重慶大轟炸中無數市民又是怎麼死的呢?照這個邏輯推斷,我們是不是該直接投降。但是早在1914年,日軍進佔青島的時候,那些被屠殺的無辜百姓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被殺呢?那個時候北洋政府可沒有派一兵一卒抵抗。

本文作者 :楚惜刀,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特別是最不要臉的鐵血網。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說自己的射擊技術天下第一?迷之自信來自何處
官渡之戰,1800年來解讀都是錯的,袁紹才是真英雄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