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在漫長的封建歷史中,皇帝這個稱號是最尊貴的,但皇帝命不是人人都有的,而且做這個夢都是要掉腦袋的。因此,老百姓退而求其次,做起了狀元夢。狀元是伴隨科舉制度的產物,它是對科舉考試第一名的稱謂。無論哪朝哪代,都鼓勵學子們爭奪這個頭銜,因此產生了很多關於狀元的故事。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有過父子狀元,有過兄弟狀元,甚至還有連襟狀元,但今天要說的這對連襟狀元,分別是明朝最後一任狀元與清朝第二個狀元,實在是空前絕後的。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在明清時期,江南的經濟大幅度發展,遠遠超過了北方。物資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江南一帶的文化也領全國之先,文人才子層出不窮。在南直隸武進有一對學子,分別叫做楊廷鑒和呂宮。他們是鄰居,還都是明朝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出生的,他們相互學習切磋,還分別迎娶了一對姐妹,成為連襟。

但是,連他們自己都不會想到。多年之後,這對連襟竟然都考中了狀元,還是不同朝代的狀元。

兩人幾乎同時考上了舉人,1643年,明朝最後一次開科取士時,楊廷鑒隨著自己的老師張清惠一同進京。張清惠是副都御史,本來在南京工作,奉命調入京師任職。沿途,他對自己的學生非常讚許,對他這次進京寄予了美好的期望:科名君自有之,吾輩相期更有遠大於此者。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離家之前,楊廷鑒的父親曾經叮囑他去河南探望世交孫奇峰,楊廷鑒不得不別過自己的老師,獨自來到河南。沒想到,這時候李自成在襄陽自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農民軍看到書生模樣的楊廷鑒,便抓住了他。

楊廷鑒不敢在農民軍中做官,一時也脫不了身。無奈之下,他充當了一段時間的文書,為農民軍寫了很多標語,比如「均田免糧」、「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獲得農民軍信任後,楊廷鑒這才找了機會溜出河南,一路狂奔到京師,參加了當年的會試。會試對於他來說,不過是手到擒來。不久之後的殿試中,針對崇禎皇帝的「選人」命題,他發表了自己的論點:


取士先品行,而後文辭,用人貴朴誠而賤浮,競論邪正,不論門戶……

這已經是明王朝的倒計時了,文采優劣不再要緊,關鍵時候要品行端正,要忠君愛國。這一下打動了崇禎,欽點他為狀元,這也是明王朝最後的狀元。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一年後,京師告破,崇禎自縊身亡。楊廷鑒不願意做大順政權的官員,帶著全家老小輾轉千里又回到了老家。清朝建立後,多次徵召他,他雖然讓兒子去做清朝的翰林,自己卻躲著死活不肯出山。

楊廷鑒不肯做清廷的官,但他的連襟呂宮卻還想過一把癮。清廷在順治三年時已經開科取士,呂宮名落孫山,狀元被傅以漸斬獲。由於當時人才缺乏,清廷決定馬上在第二年繼續舉辦科舉考試。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呂宮即參加了應試,高中第一甲第一名。據說他考試的時候,氣定神閑,筆走如飛,還不用草稿,被當時進去看熱鬧的權臣鰲拜看中,力薦他做了狀元。這個情節沒有史料支撐,完全屬於一些清人筆記的趣聞。

然而考了狀元後的呂宮,卻險些丟了性命。他本來已經官至吏部侍郎,超授弘文院大學士,實際上是一品大員。但是因為牽扯一樁文字獄,他被彈劾論死,嚇得呂宮到處疏通關係。還是因為順治開口,才將他保了下來。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後來,呂宮舉薦了一個叫做郝浴的御史去巡按四川。這個人很厲害,一眼就看出吳三桂遲早必反,並且向朝廷奏報。吳三桂當時勢力很大,不僅擺平了小小的郝浴,還株連了呂宮。呂宮被冠上失察的罪名降了兩級。

身在朝廷,他看到興盛也快,衰亡也快的道理,再也不敢久戀權位,便提出告老還鄉。順治雖然一再挽留,不過看他去意已絕,便讓他返回了常州。沒多久,呂宮就在家鄉去世,他的主考官范文程送去了一副輓聯:

本朝第一人物,第一知遇。惟先帝知公,惟公不負先帝。

同年出生的兩個鄰居,結為連襟,分別成為明朝和清朝的狀元

兩位奇才,同年出生,互為連襟,考上狀元時相差四年時間,卻跨越了兩個朝代,可能也算一段特殊的歷史。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