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沒有佛教,我們的文化會是怎麼樣?

如果沒有佛教,我們的文化會是怎麼樣?




 


「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過去一直證明是人類發展的里程碑。」羅素在其《中西文明比較》中如是說。在中國古代的經典《詩經》里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樣的說法,由此可見人類文明交流借鑒之重要性。而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歷久彌新,從未斷絕過,這與善於交流借鑒其他文明不無關係,尤其是佛教的傳入對中華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儒釋道三足鼎立,共同托起中華文明的大廈,而他們之間雖有齟齬,但都汲取了對方的內核,從而實現了自我完善。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佛教,佛教本是舶來品,但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中華文化,從而實現了本土化,譬如後來的天台、華嚴、禪宗三派就是中國化的佛教。與此同時,中國文化也汲取了其內核,比如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儘管他們不承認,我們也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佛家的影子。











佛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已深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儘管「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其對中國人的性格、人生觀、宇宙觀······均產生了重要影響。雖然今天的科學很發達,但還是有一部分人願意相信佛教,也許你會不解,但仔細想來,其實很簡單。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已經植根於中國人的潛意識裡,隨著人類的繁衍代代相因,具有相當大的慣性力,要改變它,非一夕之功;另一方面,當代社會物慾橫流,人們被「異化」,人與人之間充滿隔膜,道德滑坡、信仰真空、價值觀混亂······使得人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彼岸世界,以尋求內心的寧靜與心靈的明澈。當然,這種信仰有別於迷信,它是基於自由意志和理性選擇上的行為。




「世間好語佛說盡」,我們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這說明了佛教豐富了中國人的語詞,而且都是好語詞。據梁任公統計,佛教大概為我們創造了約35000個語詞,而這些語詞,我們每天都在說,比如剎那、不知不覺、大千世界、一念之差、三生有幸、十惡不赦、功德圓滿、心心相印、開花結果、心領神會·····試想一下,沒有這些語詞,我們該如何開口說話?梁任公說:「夫語者,所以代表觀念也,增加三萬五千語,即增加三萬五千個觀念也。」不惟如此,佛教傳入中國前,我們採取直音注法,這種注法極不科學,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產生了反切法和四聲。反切法一直被沿用,今天,我們翻開古籍,依然可見;四聲則對唐詩產生了重要影響,唐詩是講求音韻平仄的,若無此,何以可能?由此,佛教對中國語言的影響功不可沒。



此外,佛教對中國很多文人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比如歷史上出現大量的居士(優婆塞),從傳說中的「虎溪三笑」里的陶淵明到後來的王摩詰、白香山、蘇東坡等人身上處處可見,從他們的詩里可以看出一種空靈之境,極具禪理。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些人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失意之人,正是因為佛教,給他們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反過來,又是因為他們,使得佛教的名聲大增,同時也為佛教增添了許多濃重的色彩,使它不再是那麼神秘、不食人間煙火。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因果報應、六道輪迴對中國人影響至深,為中國人構建了一個死後的世界。生前造業,死後受果,前世積德,死後便可往生極樂凈土;前世造孽,死後便會墜入阿鼻地獄。這就猶如達摩克里斯之劍,成為一種極為強有力的外在約束,誠然,可能會被某些別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成為馴服百姓的利器,但我們也不可否認,百姓在內心中依然相信光明,依然感到有希望,這點非常重要。




今天的我們,雖然高度理性、有著充分的自由意志,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對未來的焦慮,人生意義的虛無,道德的相對主義......看似幸福的表面,卻是一顆被各種煩惱、慾望交織的心,陷入「我執」的境地,「樹欲靜而風不止」,只能被裹挾著前進,無可奈何的離自我漸行漸遠,最終成為一個「空心人」,而古人看似窮苦,卻比我們富有,如果幸福是用富有來衡量的話,那麼唯一的指標就是精神的滿足。馬斯洛也說過,人的需求從不會停止,一個需求的滿足會伴隨著另一個需求的到來。確實如此,人的一生都在被需求催促著前進,卻不知道需求是為了什麼?還是佛教高明,早就看穿了這點,教導人們清心寡欲,以求得般若,從而到達彼岸。



今天想來,也是對的,如果有了太多的貪慾,就會喪失理性,就會陷入「無明」之境,想要到達彼岸(這裡取其寓意為幸福)也是不可能的。而正是有了佛教,為古代的中國人增添了人生的意義,有了人生的希望,從而變得樂觀、豁達,而這種精神也通過文化表現出來,代代相因,塑造了中華文化的主基調。




「 一念悟,眾生即佛;一念迷,佛即眾生」,這是禪宗的說法,作為完全本土化的佛教,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觀之後來的宋明理學,尤其是陸王心學,不論是陸九淵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也好,還是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也罷,都強調不假外求,反觀自心。有一些唯心的成分,但也不乏合理之處,更加重視內心的修養與體會,無疑是一種人文主義關懷,對人們的幸福提升有很大幫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佛教的傳入證實了這一點,佛教在其傳入中國,到實現中國化,大概有一千多年,作為一種外來宗教,它之所以能生根發芽、遍地開花,對中國人的思想及日常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無疑是借鑒和吸收了中國文化,從而使自己更為完善。而宋明理學也無疑是借鑒和吸收了佛家思想,從而實現了自己的改造與重生。反觀當下,一百多年前,西學東漸,有人主張全盤西化,後來隨著中國的日益崛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也提上日程,當前更是興起一股「國學熱」,我們必須處理好二者的關係,中西文明各有其優劣性,我們應當像佛教中國化那樣,採取吸收和借鑒的態度。佛教中國化就是面對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如何抉擇的典型案例,對今天依然具有借鑒意義。


 

作者:

東園公,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特此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一生交友無數,竟然只有他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朋友!
詭異!三國時全國4200餘萬人消失了?人都去哪了?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