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會讀懂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孩子將越優秀!

學會讀懂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孩子將越優秀!

「父母給孩子塑造多大的世界,決定了他以後的人生格局。」

當您有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寶寶,就要擔負起教育他的責任了。作為孩子生命中的啟蒙老師您打算如何教導他呢?

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度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孩子心理、性格的變做化。因此,可以說孩子之間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家長之間的競爭。

有數據表明:每個人的智力與性格在0-2歲的時候已經形成了50%;到了3歲時,已經形成了60%;6歲時,已經形成了80%;到了8歲的時候,便已經形成了90%。可見,對孩子而言早期教育十分必要。

下面,針對0至21歲孩子的心理特徵予以簡介:

1

0至3歲孩子的表現:

餓了就哭鬧,困了便會安然入睡,受驚嚇時會大聲的啼哭…

這是因為他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一時期的孩子對於許多新事物都有很強的汲取力,他們會不厭其煩地重複做同一件事情,也會要求父母不停地講同一個故事。

對父母的要求:

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父母要通過語言和行動來表現對孩子的愛護。對於孩子習所提出的要求,哪怕是你已經做過很多遍的事,除過分要求外最好不要感到厭煩,因為孩子本身的想像力可以將這些重複的東西變得有趣而生動,父母一旦滿足了孩子的這些需求,就將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孩子開發自身的潛能。

結果:感到自己被愛、被重視的孩子會變得開朗、活潑,樂於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併產生積極學習各種新事物的興趣。

2

3至6歲孩子的表現:

以自我為中心,開始學習各種新鮮事物,對許多東西(包括自己)都感到好奇,有自己的主見,並希望得到家長的稱讚。這個階段的孩子善於認識新朋友,並希望朋友的想法與自己一樣,願意加入到各種集體中去。

對父母的要求:

盡量支持並尊重孩子的主張和意見,可以反覆地教他們學習語言、文字、圖形以及基本的準則和態度。由於孩子內心充滿好奇,因此,學起起來會非常的快。

結果:會滿懷信心地去面對生活,並積極地表達他的想法和主張。

3

7至11歲孩子的表現:

隨著記憶力和想像力的發展,以及與此聯繫的語言和手腳等器官的發展開始學著堅持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與他人爭論及比較,並意識到在某一團體中可以獲得歸屬感。

對父母的要求:

積極鼓勵孩子學習新事物,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要予以適當的鼓勵,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多參加一些團體活動,培養一技之長,增加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和信心。

結果:孩子會更加積極,對學習充滿興趣,表現的也更具活力。

4

11至20歲孩子的表現:

思維能力(理解與判斷)有了更高的發展,開始接受自己身體上以及生理上的變

化,已能夠找出人生存在的價值,對未來充滿無窮的夢想,並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試著實現自己的理想。

對父母的要求:

作為父母在這個時期應盡量讓孩子去學著探索生活,嘗試改變原有的想法並尋找新的方向。在必要時給予一定的引導,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

結果:對生活充滿信心,能夠積極地學習新事物,覺得自己能夠為社會產生價值,對未來充滿希望。開始形成較為穩定的個性。

可能有些父母會質疑:了解了這些,孩子就可以成材了嗎?

有些家長怨天尤人:自己的孩子之所以不如人家的孩子聰明,是因為遺傳基因不好,孩子他爸就是小學畢業、他爺爺又不識字,孩子充其量就是個初中水平。

在這裡我們並不排除遺傳基因給孩子智力和性格所帶來的影響,但遺傳基因只決定一個人與性格的45%,環境因素起到35%的作用,其他因素起到20%的作用。

在美國曾有科學家做過一個系統實驗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結果顯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的大腦所開發的程度還不到10%。設想,如果孩子在8歲以後得到正確的教育,只要開發1%、2%就一定會超過一般人的水平。

這裡還需指明一點,均衡地開發大腦對孩子潛能的開發至關重要,全腦通是立足於這一認識,力求左右腦均衡開發。

故此,各位家長要有十足的信心,每個孩子都有超過愛因斯坦的可能,只要均衡開發孩子的左腦和右腦,使其成為一名學者或科學家將不再是夢想。

諸多的國外先進教育事例表明:通過後天合理的教育,能夠使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希望家長們們不要太注重一些先天的因素,其實,尋找一個合理的教育方法,仔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才是最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田教育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麥田教育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