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這個體式練習過後 , 四肢都瘦了

這個體式練習過後 , 四肢都瘦了


梵文:Ardha Baddha Padmottanasana,英文:Half Bound Lotus Standing Forward Bend,中文:半蓮花加強前曲伸展式。Ardha的意思是半。Baddha的意思是克制、限制、控制。Padma的意思是蓮花。Uttana的意思是強烈的伸展。




呼氣,以山式(Samasthitih)站穩。









吸氣,(Vinyasa 1)不用手,抬高右膝蓋,腳沿著腳腔的中軸線朝上送。把腳保持在中軸線,打開髖部並讓右膝向右側下垂。此時,用手抓住右腳並把大腿骨往後拉,以最大化地打開髖部。小腿肌肉放鬆,把腳後跟放在恥骨上面的下腹上。用左手把腳保持在這個位里上,右臂往外伸展並開始在背部之後繞過。








接著吸氣,(Vinyasa 1 )右手繼續繞著背部伸展,直到可以抓住左手手肘或手腕,右手向下滑動抓住右腳以完成捆綁。然後,左手向上伸直,注視鼻尖凝視點(nasagrai dristi)。







呼氣(五次呼吸),(Vinyasa 2)膝蓋稍曲以便腳踝彎曲,髖部轉動。髖部保持水平方向,向前曲身並把左手放在左腳旁邊的墊子上,向上拉膝蓋和大腿,手和腳同為根基以幫助避免站立腳的膝關節過於伸展。注視著鼻尖凝視點,完全深呼吸五次。







吸氣一呼氣,(Vinyasa 3)吸氣,左手用力下壓,身體向前伸展,眼睛注視著水平方向。呼氣,保持這個姿勢以確保收束(bandha)的有效應用。在呼氣結束時,把身體的重心從手上轉移到站立的腳上,同時彎曲膝蓋。















吸氣一呼氣,(Vinyasa 4 )吸氣,慢慢地通過左腿站立,左手胃向上伸直,注視著鼻尖凝視點。(Vinyasa 5)呼氣,放鬆腳部,放低右腿,還原到山式,重複上面的步驟做左側的串聯體位(vinyasa),但左、右方向互換。






解鎖關鍵



①需要打開


髖關節外旋,胯外側,大腿內側: 半蓮花穩定地放在對側的腿上,保證不傷害膝蓋, 胯就必須有一定的外旋能力,這和全蓮花的道理是一樣的。 







多練習鴿子王Eka Pada Rajakapotasana可以幫助打開髖外旋,勇士系列也很有用。






練習牛面式可以鍛煉胯側面肌肉的靈活性,束腳式可以很好地練習大腿內側。







腘繩肌:腘繩肌要得到充分的拉長才好把胯在體式中向前頂。 練習站立前屈Uttanasana, 坐前屈Paschimottanasana,頭碰膝蓋前屈Janu Sirsasana對拉伸腘繩肌都有幫助。




②需要加強


腹部核心:所有的前屈都要收緊腹部下面的部分,向內收靠向脊柱,這樣可以幫助胯向前傾。下面這套腹部核心練習方法這裡也適用。




魚式(磚塊輔助)




仰卧,磚塊放在肩胛骨和後腦勺下


雙腿伸直綳腳背,腹部內收


保持2-3分鐘




2.卷腹





仰卧,雙腳踩地,雙手抱住肋骨下端


抬起頭和肩膀,啟動下腹部


保持10次呼吸




3.半船式變體



在上一個體式基礎上,雙腿伸直併攏抬高


保持10次呼吸




4.橋式





雙腳踩地,腳踝對齊膝蓋


雙手在下方十指交扣,胸腔去找下巴


保持10次呼吸




5.貓弓式



手腕對齊肩膀,膝蓋對齊髖部


內收腹部,弓起上背部,找到肚臍收向腰椎的感覺




呼吸要點


身體前屈時呼氣,保持過程中呼吸盡量深長,吸氣時身體還原直立




意識控制


感受背部的伸展,腿部後側的拉伸,身體前側與腿的貼近。感覺立地的那條腿對身體平衡的控制




注意事項


在練習這個體式時,假如觸地的手掌無法完全接觸地面,就先從指尖的觸底開始練習,逐步過渡到手指以及整個手掌。




功效


1、擠壓和收縮腹部,使腹部器官功能得到增強,消除胃部疾患和腹部鼓脹感。


2、下壓時血液流向頭部,能舒緩和滋養腦細胞,讓人精神百倍。


3、充分拉伸髖部、背部、臀部肌肉群,美化後腰身曲線。


4、最大限度地鍛煉了腹外斜肌和腹內斜肌,使整個側腰肌肉群得到完美的拉伸。


5、身體需要完全下壓綳直,並且始終保持單腳站立,強化了雙腿肌肉力量,鍛煉了身體平衡性。


6、雙臂在後拉和支撐的過程中得到了拉伸和鍛煉。




優選好物,主編推薦







▼點擊下方

閱讀全文

,立即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瑜伽微社區 的精彩文章:

穿著塑身衣會顯瘦嗎?學習這7招瑜伽體式,讓你看起來更苗條!
走進瑜伽世界,正確入門,感受身體一點一滴的變化!

TAG:瑜伽微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