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什麼孩子長大了,就不聽你的話了

為什麼孩子長大了,就不聽你的話了

一個年輕媽媽在朋友圈裡哀告,誰能告訴我,孩子從言聽計從變成置若罔聞,只是三年級現象,這樣我也好有個盼頭。

我只能殘忍告訴你,這只是一個開頭,更激烈的母子對抗還在這個世界的很多角落如火如荼地演繹著。

孩子不同的階段有其身心發展的不同特點,總有一天,他會從一直要纏繞你的腿腳變的渾身帶刺一碰就炸。不要怕,不要困惑,這是孩子成熟的必經階段。只是發展是漸進、模糊的,你往往身在廬山,不識真變,但總會有一天你會強烈感覺到孩子變了。

我是要恭喜你,這證明,孩子在長大,有了獨立意識、自我意識,有了對事物的獨特認識,你不高興嗎?

當然,此時已經跟先前不同,如果你的意見不夠高明,不合他意時,他就會置若罔聞,甚至激烈反抗。你更不能像先前那樣糊弄與欺騙,因為孩子的識別能力在提高。

所以,當孩子長大,你的教育也要長大。

人類的知識,靠的是薪火相傳;教育子女,本來天經地義,為何矛盾迭出呢?

其實,不是教育不對,而是內容、方式不對。

不妨先看看,長大了的孩子最反感父母的是什麼教育,為什麼反感。

1、道理舊。一天到晚就講這麼幾個道理,從幼兒園講到現在,還將繼續。就像天天吃浸淡的鹹菜,既沒有營養,也沒有滋味。你是孩子,你受得了嗎?隨著孩子長大,學習、交際、身心等方面不斷有新情況、新問題出現,家長要不斷加深認識,拓展知識。(此處大可挖掘)

比如不同性質的錯誤,要有不同的批評方式。像一些故意犯的錯誤,相對嚴厲直接直至懲罰。也應該認識到成長過程孩子犯錯是必然,所以要有允許孩子犯錯的認識,也允許他申辯。你要讓他知道犯錯不對,但不可怕,你願意和他一起分析、解決。

比如批評孩子時,他狡辯說你不愛他,你要指出批評與不愛無關,正因為愛,才和你討論問題,愛不是無限包容等等。你要知道他喜歡什麼,投其所好,順勢而為,比如孩子喜歡周杰倫,你能順勢侃侃而談指出周杰倫上位的艱難,付出的辛苦,升華到哪一個歌星不是暗黑起家?而不是跟孩子唱反調,討厭他唱歌的語無倫次。孩子成長過程中你也要進修很多,不然,你會被現在日新月異的孩子倒說得啞口無言。

2、情緒烈。我們總認為大聲、嚴厲才能讓孩子認識充分。但情緒只能讓家長自己失去分析和判斷的能力。不論孩子發生什麼事情,父母都要穩定情緒。你是大人,是過來人、指導者,你應站在更高角度看待問題,你不成熟,還想叫孩子厲害?

而孩子在狂風暴雨中其實也根本無暇思考,只盼你早點結束,所以往往會很配合地說「我知道了」,很多時候他只是恐懼於你的高壓。當然,更有一種可能就是點燃一個火藥桶。

青春的熱血要麼被家長沸騰,要麼被家長變成炸藥。

更不能因為你心情好,就從寬處理;心情不好,就因一件小事大做文章。批評,是幫孩子改正錯誤的方式,而不是家長宣洩自己情緒的途徑。

我們都不是專家,但一次次失控後多多分析自己,有沒有其他因素摻雜進來,讓你的教育變形。這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你對待孩子錯誤的水平高下難道不會影響孩子對待錯誤的水平高下?

3、不平等。當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後,家長的命令式語言往往使孩子在乎的是戰勝你,而不是解決自己的問題。改變家長作風,與孩子像跟朋友、領導一樣交談,和孩子交流應該是討論式、啟發式的,不是灌輸式、壓制式的。

許多父母很難忘卻自己的家長身份(千年文化基因的積澱),又以為自己跨過的橋比孩子走過的路還長。不願意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果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家長要有對孩子從內心裡透出來的尊重,那麼,即使批評,孩子也會敏感地感覺到你的愛。而孩子的改變和負疚總是連得很緊的。比如罰孩子去跑步,自己陪著跑,在這個過程裡面,會讓這個孩子在面對懲罰過程中得到一個不一樣的教育。(孩子賭氣不願跟你一起跑,你就遠遠跟著或站在場外,不必強求。)

給機會讓孩子申辯,不論他有理無理,這是孩子尊重你的心理前提,接受你的感情基礎;鬧成僵局時,平靜對孩子說,我們這樣對立、緊張,對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都不利,我們以後找機會再討論,這是給雙方找到台階下,更是給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的一段時間。

當然,事情並沒有解決,你要記在心裡,不是讓事情不了了之,以後應該有很多機會教育啊。

不是秋後算賬,而是伺機而教。很多家長卻既沒有放下芥蒂的胸懷,也沒有再尋機會教育的細心。

4、不了解。當孩子容器看,可以隨意填裝,不把他當一個成長中的人看,需要理解、呵護;把他當機器來運轉,學了奧數學鋼琴,還有跆拳道,當然圍棋也是高雅藝術,不能少。有沒有問問孩子,你喜歡什麼。

有時他對你的教育已經接受,只是不願開口,可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直訓得孩子非要口頭答應不可,你以為戰勝了孩子,達到了教育目的,其實只不過滿足了自己有權威的虛榮心罷了。

由於孩子對事物的認識能力不斷增強,所以,家長需要耐著性子認真聽孩子的講述,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認可,更是一種培養。

同時,孩子還很幼稚,你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徵,不苛求,吧嘲笑,存異先求同,這是一種常識,更是一種智慧。

你沒有了解孩子的種種相關情況,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這樣的話,孩子怎麼會不反抗呢?

家長似乎忘了把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和把別人的錢裝到自己的口袋一樣的難。

很多時候,除了自己想當然的夢想,父母根本沒有了解孩子,卻還在一天到晚跟孩子談理想,講道理。

這不是對牛彈琴,這是牛,在彈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做老師的家長 的精彩文章:

《後來的我們》隱藏了哪些殘酷的現實

TAG:一個做老師的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