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格物致知,究竟在說什麼?

格物致知,究竟在說什麼?

五一期間,到餘姚參觀了王陽明故居。

王陽明的政治感悟、學術成就、家風家訓,得其一而不虛此行,在此不再累述。

本號今天討論的是:格物致知,究竟在說什麼?是否如王陽明所說,是「為善去惡」呢?

「格物致知」,最早見於《大學》,原文如下: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根據上文來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動作「,都是圍繞著」明明德於天下「這個目的來進行的。

明德,指偉大的目標;明明德,就是讓偉大目標彰顯;明明德於天下,就是用讓偉大的目標彰顯於天下,造福百姓。換成美帝的話,就是向世界各地「輸出普世價值」;換成前蘇聯的話,就是向全球各國「輸出革命」。

那麼做這件事情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君王、皇帝。

那麼這段話,是講給君王、皇帝聽的,或者是講給想做君王、皇帝的人聽的。

君王要將偉大的目標彰顯於天下,該怎樣做呢?

第一步,是「格物」。

什麼是格物?

《說文解字》載:「格,木長貌。」格,就是長木棍。

本號前面多篇文章指出,「各『的本意,指今天貓頭鷹的一種——角鴞,象形貓頭鷹站在洞口的情形。

而長木棍上面的枝椏,頗像角鴞頭上的毛,屬於木類,故名「格」。

用長木棍測量事物,是謂"格物「。

後來,長木棍演變成了長尺。

格,也就引申為測量、標準的意思。

格物,也就引申為去測量事物,即投身於實踐之中。

第二步,是「致知」。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致知,就是了解事物的相關知識和運行規律。

那麼「格物致知」合在一起,即是投身於社會實踐,以獲得事物運行的內在規律,通俗的講,就是「實踐出真知」。

第三步,是「誠意」。

所謂「誠意」,是針對前面「明明德於天下」這個目標而言的,就是你要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投入到這麼一個偉大事業當中。

換成今天的話,就是要「堅定信念,不忘初心」。

第四步,是「正心」。

所謂「正心」,就是要端正心態,把注意力集中到偉大的目標上來。

換成今天的話,就是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第五步,是「修身」。

修身,從字面意思理解,是把自己收拾乾淨,注意儀容儀錶,引申為要以身作則,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換成今天的話,就是要身先垂範,正人先正己。

第六步,是「齊家」。

齊,在古代有一個意思是「和」。《集韻》載:「齊,和也。」

那麼齊家,即是和家,把人際關係搞好,家庭上下和睦。

第七步,是「治國"。

治國,即是治理好一個國家。

第八步,是「平天下」。

這個就很好理解,就是威震天下,萬國來朝。

那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換成今天的話來說就是:

(一個好的領導,要使自己偉大的目標為廣大人民所接受),必須首先要投身於社會實踐;

投身於社會實踐,才能了解社會運行的客觀規律;

了解了社會運行的客觀規律,才能堅定信念,不忘初心;

堅定信念,不忘出現,才能端正心態,集中精力搞建設;

心態端正了,才能身先垂範,以身作則;

身先垂範,一身作則,才能把人際關係捋順,家庭和睦;

人際關係搞好了,家庭和睦了,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國家治理好了,才能在國際上有威望,才能萬國來朝。

附:

儒家、道家、佛家的很多著作、思想,其本質上都是講社會治理的,都是講給管理者聽的,其準則並不適用於普通的老百姓。

如果不在其位,而糾結其理,對時政品頭論足,就不免會有壯志難酬、抑鬱不得志的心態。

歷史上的那些失意者,非政之過也,是其德不配其位也。屈原、岳飛、東林黨、康梁等所謂「憂國憂民」者,不在其位而欲謀其政,皆屬於此。

「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世上本無事,善惡一念間——

大公無私,你真的能做到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斗史地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TAG:北斗史地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