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讓中國人觸動最大的佛教因果報應論

讓中國人觸動最大的佛教因果報應論

讓中國人觸動最大的佛教因果報應論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先秦,就出現百家爭鳴的繁盛景象。漢代以後,道家和儒家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然而就是在這種境況下,佛教以其獨特的魅力,逐漸融入中國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釋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佛教在傳入時給人們的思想帶來哪些巨大衝擊,在哪些方面最受利益,才逐漸的為中國人廣泛接受?關於這些,方立天教授生前曾有精彩論斷,一起去看看。

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對中國人產生最大的心理衝擊、引起最強烈的心靈震撼的是其因果報應學說。

「王公大人觀死生報應之際,莫不瞿然自失。」人既有享受生命的歡樂,又有面對死亡的痛苦。死亡,對人既是森然的恐懼,也是難以超越的歸宿。「千古艱難唯一死」,死亡關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面對死亡的恐懼,一些士大夫紛紛作「來生之計」,認為「沉冥之趣,豈得不以佛理為先」於是這些人就由服膺儒、道,轉而認同佛教因果報應論了。

佛教因果報應論,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嶄新而又神秘的人生理論,這種新型的人生哲學,論及人的道德觀、生命觀、生死觀、命運觀和來世觀,體現人對現世的關切和終極的關懷,並從理論上把因果律、自然律和道德律統一起來,在中國固有的儒、道、墨等人生哲學理論以外,別樹一幟。這種新型的人生哲學,為中國人提供了一種觀察人生命運、價值、意義的新視角,以及對待人生行為、活動的新方式,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人生和社會的基本準則。可以說,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因果報應是最早從國外輸入,併產生廣泛而巨大反響的宗教人生理論。

讓中國人觸動最大的佛教因果報應論

因果報應論的哲學內涵

(1)人生本原論

佛教因果報應論認為,人是生死無常的、不自由的、痛苦的,而痛苦的原因在於人的無明和貪愛,在於人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即認為人的思想和行為是決定人自身命運的根源。這是佛教對人、人生、人類的一個基本看法。因果報應論強調人的一切都取決於人們自身的思想和行為,既非上帝的主宰,也非天命的安排。人是自作自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原則上確立了人的主體地位,排除了神造論和天命論。

(2)因果論

佛教因果報應論,是一種因果理論,也可稱為道德因果論。佛教因果報應論的中心內容是論述主體的思想行為和生命再塑造的關係問題,強調道德在生命轉化長流中的作用,惡因結惡果,善因結善果,道德是自我塑造未來生命的決定因素。這就從理論上把生命自然律和行為道德律統一起來,把因果報應定位為支配人類社會的鐵律,把佛教的戒律等道德規範定位為人生行為的基本準則。

(3)生死觀

佛教因果報應論也是一種生死觀,包含了生命哲學與死亡哲學的內容。我們認為,人類的自覺,不僅表現為重視自身的生命存在,而且也表現為關懷自身的死亡安頓,生與死是涉及人類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的大課題。佛教因果報應論強調人有生必有死,死後將根據生前的行為而轉化為其它生命形態,如此不斷流轉輪迴,向上升和下沉兩個相反方向轉生。這是佛教以一種特殊的生死觀回答生命的有限性與無限性,死亡的終極性與非終極性,生死轉化的必然性與主體選擇的自由性等重大的哲學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思維價值。

(4)來世觀

佛教因果報應論宣揚三世輪迴,其思想重心是勸告人們虔誠行善修道,以贖前生的罪業,祈求來生的富貴和幸運,也就是要人們把對幸福的渴望寄託於來世,為了未來的幸福,應作出巨大的努力。這就將人們的希望、理想引向死後的未來,從而為「解除」人們的生命憂患奉獻了一種絕妙的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eepfit 的精彩文章:

所謂宇宙人生的奧秘
佛陀涅槃前的教導--佛法傳承的關鍵

TAG:keepf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