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克思的生命觀對西方生命哲學的三重超越
▲點擊「廣東社會科學」關注我們
摘要:
馬克思的生命觀是立足於現實的人的需求和發展,以其獨特的方式一以貫之地關注和回答著人的生命的本質、價值及意義實現過程,且內在於馬克思的整體思想體系之中的一系列基本觀點。它以自身內在邏輯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一覽無餘地揭開了西方非理性生命哲學的家族漫畫,在生命本質論、生命過程論以及生命價值論這三重維度上均實現了對西方生命哲學的實質性超越,充分彰顯了馬克思生命觀的理論活力、實踐意蘊和時代價值,進而指導人們在具體的社會歷史之維中現實地安身立命於世。
[關鍵詞]馬克思的生命觀 西方生命哲學 超越
作者|張懿,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夏文斌,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摘自《廣東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 P68-74)
生命本質論的超越:需要、勞動與社會關係三位一體
馬克思的生命觀能有效回應人們對西方生命哲學的片面性的種種指責,既肯定激情、感性、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生命統一性建構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又不否認以自我意識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理性的重要意義,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擴展了生命本質論的根本性內容,認為人的本質應是需要、勞動與社會關係的三位一體。
首先,馬克思通過「需要」和「激情」闡明了內在於人的生命之中的非理性因素對於人的本質和價值確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作為直接的、能動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這些力量作為天賦、才能、慾望體現在人身上;另一方面,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存在物,人和動植物一樣又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換言之,他的慾望的對象不依賴於他而外在於他之外;但這些對象正是他需要的對象,是實現他的本質力量的必要對象。而,人的需要便確證了人的本質特點。
其次,在此基礎上馬克思進一步揭示了人的自由自覺的勞動(實踐)、社會關係本質與人的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確證之間的關聯,實現了對人的生命本質的完整論述和深度闡發。馬克思嘗試從勞動(實踐)本質論和社會關係本質論的不同層面來分別揭示人的本質的科學完整的內涵:人的本質就其現實性表現來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就其內在根據層面的勞動(實踐)而言,社會關係則是人的本質的第二個層面的內容。這是因為,社會關係的根源性因素在於勞動(實踐),勞動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動,人所特有的生命形式和屬性也是由勞動形成的,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創造對象世界、改造自然界,使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在改造無機界中,人證明了自己是類存在物,真正地證明了人的對象性存在和人化的自然界產生了人的感覺和感覺的人性,即由於實踐,人類在改造世界的對象化活動中形成和發展了符合人和自然界雙重本質的人的「全部豐富性」內容,人本身是由勞動創造的,也正是這一意義上,馬克思說「在其現實性上」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強調社會關係是人的本質的現實表現。可見,馬克思對於生命本質論的「三位一體」的完整論述,既發揚了西方生命哲學的非理性作用,又充分發揮理性的能力,通過「勞動」這一關鍵詞找到了實現和確證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的現實路徑。
生命過程論的超越:具體的社會歷史邏輯的辯證發展
馬克思的生命觀基於現實的人的需求和發展這一源點,揚棄了被西方生命哲學所抽象發展了的生命過程的觀點。
首先,馬克思看到了這種生命過程的發展和自我提高與人的整體性生命存在之間的關聯,認為不能離開人的生存需求的滿足去抽象地談發展,也不能無視與人的整體性生命和諧緊緊相連的全面性去片面地談發展。人的生命過程不僅僅是表徵著發展的抽象的持續的時間之流,還是人們通過自我意識的內在需要、對象化勞動、社會關係本質、處於社會歷史之維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每個人的發展創造更多自由時間的過程,是人們在有能力滿足彼此的生存需求的歷史條件下自覺為滿足彼此的發展需求和整體性生命需求創造條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僅能夠體認到創造性的自由,而且還可以獲得安身立命的途徑,而不會走向相對主義的虛無。
其次,在超越異化的生活經驗、追尋生命的統一性的基礎問題上,馬克思的生命觀超越了西方生命哲學的道德主義的局限性,現實地探尋了人們安身立命於世的具體可能性。馬克思強調只有通過處於社會歷史之維的(即處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運動邏輯之中的)具體的生活方式,來現實地滿足每個人的生存發展需求,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形成整體性的生命和諧以安身立命於世。能夠滿足人們生命統一性的理想生活方式是,既以資本主義的發展所帶來的物質財富的增長為基礎,又積極追尋以人的發展為根基的整體性生命和諧的實現。唯有通過這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人們才能超越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發展局限,通過極富創造性的生命活動來體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通過滿足彼此的整體性生命需求,現實地得以安身立命於世。
最後,馬克思的生命觀強調在克服人的片面性發展中實現生命的豐富性、全面性和完整性。馬克思生命觀視域中的人的發展既包括個體生命本質的彰顯,也涵括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類本質力量的充盈和實現,是人不斷地破除各種魔障拓展生命豐富性、展示自我生命力量的過程,倡導「個人的最豐富的發展」。在社會與人的發展的不斷互動過程中,人的發展也呈現出了階梯式的前進過程,對此馬克思劃分了人的發展的三個階段:起初完全自然發生的人的依賴關係是第一階段;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人的自由個性的全面發展。人的發展狀態在三個不同的階段體現出不同的特點,但總趨勢是獲得進步。只有經歷過前兩個發展階段的磨礪和蛻變,揚棄中間階段的異化現象,才能夠達到第三個階段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生命豐盈的美好狀態。
生命價值論的超越: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馬克思的生命觀完全沒有因為對個性的單方面強調而落入個人主義的俗套,從而超越了西方生命哲學的個人主義情結。
首先,與西方生命哲學僅從非理性層面來把握促進人的個性發展、無視人的理性、勞動、社會關係本質等與其自由個性實現之間的關聯不同,馬克思的生命觀並不是一種對遠離人的整體性生命需求的藝術化生存狀態的空想希冀,它不僅解釋世界而且在回歸生活本來的面貌中改造世界。馬克思看到,人的發展的基礎是滿足其最根本的生存需求,當生產力的發展難以保障人們的基本生存的情況下,一個人不可能僅僅依賴「非理性」因素就能實現個性的張揚,僅僅依靠自身的「單打獨鬥」就可以安身立命,因為社會意識背後的決定因素是社會存在,它是由一定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構成的。因此,人們自由個性的實現是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是人們通過社會歷史性的活動,創造自由時間以相互滿足彼此的整體性生命需求的過程,社會歷史的發展與人的生命的充盈不是純粹觀念和意識的發展過程,而首先是生產力的發展過程,生產力的提升是推動和滿足人的生命整體性存在的根本動力。
其次,馬克思的生命觀實現了個性化與社會化的辯證統一。生命之意義不能拘囿於自我的狹小世界,而應走出自我才能解放自我。在狹隘的自我世界裡或許可以取得世俗功利上的利益,但卻無法成就個人的完美。只有將個人融入到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去,才能獲得自我實現和完美人生的機會,生命的意義要在群體中、在與他人相互作用的關係中實現。當然,這絕不意味著無條件地犧牲個人,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人與人在這種雙向互動與多方合作過程中共同創造價值和意義,這才是生命存在的意義源泉。這是因為當人類結成一個共同體時,個人、部分人的發展便與全人類的發展緊緊連在一起,一部分人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多數人的發展為代價,沒有全人類的共同發展,少數人的發展也將會受到根本的限制、停滯或衰退。因此可以說,個體、他人與人類的發展構成了人的發展的三個向度,它們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
最後,馬克思的生命觀強調在個人與社會的有機統一中實現人的價值。馬克思認為社會對於個人的塑造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人作為社會行動的主體也是塑造社會的積極力量,二者在互動中共同塑造了社會和人本身。因此,他主張將個人與社會有機統一起來,在社會生活中理解人的本質,也在對每個個體的關照中實現社會的目的。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自由。在真實的集體的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並藉助這種聯合獲得自由。在馬克思看來,個人與社會並不是互相排斥或尖銳對立的,而是可以實現統一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也是一致的。人們在勞動中實現了自己的本質力量,對象化自己的思想、意志和情感,既滿足了他人和社會,也滿足了自己。這其中,一方面自己的勞動和活動滿足了自己,這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另一方面,人在勞動中創造了物質和精神財富,實現了對社會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滿足,即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了一個人的社會價值。也就是說,人們在自由自覺的勞動中實現了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滿足,完成了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內在有機統一。
總之,馬克思的生命觀立足於現實的人的整體性生命存在去探尋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確證賴以實現的客觀基礎,遠遠超越了僅立足於人的非理性存在追求超越理性主義生活方式的西方生命哲學。馬克思的生命觀既包含了西方生命哲學中的非理性的積極因素,又賦予人的理性、勞動、社會關係本質、處於具體的社會歷史之維的生產邏輯等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以應有的位置,從而有效避免了西方生命哲學的非理性弊病和走向唯心主義、相對主義的價值歸宿,使我們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撥開由西方生命哲學的片面性所造成的陰霾,重現馬克思生命觀的思想活力和理論張力,揭示其實踐意蘊和時代價值,進而指導人們在具體的社會歷史之維中尋求人安身立命的根源,並通過在現實中的努力奮鬥來滿足人的生存發展需求、滿足深度的意義渴求,真正地安身立命於世。
(插圖來源:全景網)
TAG:廣東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