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育兒,從管理不良情緒開始:虐待兒童的危害

育兒,從管理不良情緒開始:虐待兒童的危害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系統地跟大家介紹了兒童虐待的類別及表現形式,那麼本文將重點闡述虐待兒童的各種危害。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父母,他們很愛孩子,但是面對孩子的頑皮、「不聽話」等行為時,依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氣,從而對孩子施以精神或肉體的暴力行為,最終導致兒童虐待真實發生。而那些對孩子本身就不關心的人,兒童虐待中常見的那些精神、肉體以及冷漠行為簡直是家常便飯。但是對孩子來說,不管是那類看護人,不管是因為何種原因,只要真實發生了針對孩子的暴力或冷漠行為,就代表著傷害的產生。如果類似的傷害在孩子的成長期經常發生,那麼將不可避免的對孩子的心理及性格帶來負面影響。

關於這些負面影響,在兒童心理研究領域,已經有汗牛充棟的文獻和論著予以了充分的說明,本文在此進行一些整合,這些負面影響包括但是不限於:

一、自卑。在所有的兒童虐待行為中,精神暴力對孩子的自信打擊最為嚴重,這主要是因為語言傷害發生率高,且在孩子心裡,那些辱罵、指責、數落、埋怨、對比、否定的語言具有滯後性。家長對孩子施虐之後,但其影響還將繼續充斥在孩子的記憶中,有些嚴重的,甚至會讓孩子記憶一生。然而,有些家長為了掩飾/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為,有時會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之類。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因其認知、心理發育等不成熟的原因,有時也會認為父母這樣做是對的。然則,這種表面上的」好「與」對「,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內心衝突:我明明沒有錯,即便我錯了你也不該這樣對我。如果這種狀況持續得不到改變,孩子就很可能產生「看來確實是我的錯,看來我真的很笨」等自我否定的意識。孩子在這種意識的潛移默化下,就很容易出現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後天很難通過個人的努力徹底清除(當然,不能因此就不努力了)。而且,在孩子成長期以及初入社會階段,自卑心理會極大影響TA的社交、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態,孩子很有可能成為「迎合型人格障礙「患者,也就是俗稱的老好人,通過獲得別人的認可而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與此同時,心理上的自卑,也會讓孩子與外人交往時顯得懦弱,如果遇到霸道不講理的人,孩子很可能因此而遭受第二次傷害,從而進一步加劇孩子的自卑心理。

二、語言及認知能力低下:在家庭內部,如果孩子長期被其看護人尤其是父母指責的情況,孩子會不自覺地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會有意無意地減少說話的次數來規避自己被傷害。但是從人的大腦及心理發育規律來講,人的語言及認知能力有兩大關鍵階段,第一個是0-6歲階段,第二個6-15歲階段。

0-6歲是人此項能力打基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將形成自己的母語,以及學會和掌握最基本的辭彙、語句,從最基本的稱呼、打招呼到較為精確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意見等。如孩子在此階段,孩子的看護人因脾氣暴躁動輒給孩子施加精神暴力,孩子很容易關閉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導致語言及認知能力形成受阻。在2013年發起的中國農村教育行動計劃(REAP)中,該項指標在幾個樣本省份的調查不容樂觀,在24-30月齡的兒童中,語言及認知發展滯後的比例在陝西達到53%,河北是43%,而雲南則達到了驚人的60%。城市及富裕農村的比例要低很多,但也達到了15%。考慮到中國人口數量眾多,這個比例真的很嚇人。

在第二個階段,則是一個人語言及認知能力大幅度提升的階段。如果前一個階段孩子的語言及認知能力未受到干擾的話,但是在此階段經常被看護人尤其是父母指責辱罵的話,孩子也很容易關閉自己的內心,從而變得在家裡不喜歡說話,但實際上,孩子只是因為害怕而無奈做出的下意識選擇。

孩子語言及認知能力長期處於低下狀態,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極為明顯的地方就是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社交。此層面,語言就是社交時的基本工具,但如果孩子不會或不敢說話,要麼得罪人,要麼被其同伴取笑。如此則會打擊孩子社交的積極性。這種負面影響,會使孩子在學校,以及成人後在社會上,工作單位里,與他人交往時會有如履薄冰的感覺,並最終影響到孩子生活、工作乃至感情狀態。

三、注意力難以集中:孩子長期承受看護人精神壓力的情況下,會造成學習時或做其他事情時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現象,比如有時候老師或家長發現講課或跟孩子說話時,孩子老是出神而未有任何反應。這種狀況如果得不到持續改變,會極大程度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會讓孩子老是做不好TA本來應該掌握的事情,比如穿衣服,或是收拾自己的小房間等。在孩子與他人交往期間,也會因不會傾聽和交流而有可能獲得其夥伴的差評,由此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信與快樂。

四、尿床:對於低幼齡孩子來說,如果孩子沒有得到看護人的有效訓練,而難以控制住尿道括約肌從而出現尿床的現象,這本身是很正常的情況。一般來說,孩子在2-4歲左右便開始逐漸停止尿床現象。但是,對於大齡孩子,比如小學階段甚至初高中階段的孩子來說,如果還存在尿床現象,排除器質性因素外,基本與該孩子長期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有關。這些壓力包括,看護人經常性的辱罵指責,看護人某些高要求,如考試必須達到多少成績等。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尿床現象,給孩子的打擊是巨大的。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孩子會變得很害羞,一旦這個現象被孩子的同學得知,孩子的害羞、自卑心理更會加劇。所以,如果孩子尿床是因為器質性原因,請及時帶孩子去就診。如果不是,家長則要反思自己或其他看護人平時是否給孩子施加了太多的壓力,並且及時安慰和關心孩子。

五、影響孩子成人後的感情發展以及婚姻自信。一般來說,具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其背後經常會有一個或一對苛刻的看護人,而苛刻的形式,除了針對孩子的精神暴力外,還經常伴隨父母自己間的爭吵甚至打架行為。這種狀態除了讓孩子無所適從之外,另外還會讓孩子被動地學會或認為這就是夫妻間相處的模式。所以孩子成人後,在自己的感情乃至婚姻上,經常出現不會和伴侶相處而發生爭吵的現象,嚴重的就會以離婚收場。在我自己以及我所知道的一些身邊人的離婚案例里,基本都存在原生家庭不和睦以及當事人年幼時遭遇過來自父母的精神或肉體暴力傷害。

這中間,父親強勢或母親強勢,對男孩和女孩的影響各有不同,限於篇幅原因,本文在此不做詳細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去搜索一些相關文獻來了解。

以上是兒童家庭虐待給孩子帶來的主要負面影響,這還不包括性侵/性騷擾給孩子帶來更為巨大的傷害了,像現實中的那些戀物癖、異裝癖,以及一部分同性戀,如果有一個案例讓你細查的話,追蹤到其人的童年經歷,基本上能找到被性侵/性騷擾的痕迹。這其中,對於未成年女孩的性侵,其引起的後果最為可怕,這會嚴重影響該女孩的婚戀觀。

行文至此,本節內容基本上要結束。上面羅列的幾種主要危害,也大家不要緊張。常言道,人無完人,自然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很多對孩子的傷害,相當多是看護人無意識下的無意之舉。而且孩子會否因看護人的有意或無意地虐待而產生負面影響,這取決於好幾個維度。一般而言,涉及的種類越少,程度越輕,持續時間越短,則對孩子的負面影響越少。反之則很重。另外,如果孩子成長期有一個堅定且長期的長輩支持者的話,孩子的受傷程度也會減輕。身為父母之一員,提升/修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不管你的孩子是剛出生還是已經念小學甚至是初高中,只要你願意改變,孩子都將會獲益。

育兒是家庭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課題,在這個課題上,沒有人天生就是個好父母,都需要學習,哪怕是一個工科博士也很需要。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的願望不要停留在口號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羨慕賈靜雯會帶娃,霍思燕是人生贏家?這些育兒經不如自己學起來!
6種動物育兒簡筆畫,2分鐘就會畫,趕緊為寶寶收藏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