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龍:我只是影像的媒介
1951年出生在北京。曾是海軍、街道工廠工人、文化館工作人員、《中國青年報》記者,1990年開始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狀況,用相機記錄希望工程。1991年,他拍攝的圖片《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誌。
本來拿著相機在北京的衚衕里轉悠的他,成天夢想拍出的片子能得名得利,卻在名利雙收後,成年行走在山溝溝里。
從之前拍市井百態、拍旖旎風光,到之後拍山村娃,拍出了至今讓人難忘的「大眼睛」和無數震撼人心的紀實圖片。
解海龍,一個地地道道的攝影人,卻在7月6日「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同心攝影培訓班」上稱自己不過「只是影像的媒介」,最想關注照片里的人的真實人生、生存狀況和未來命運。
無數個「大眼睛」
大概是周圍的攝影人拍的片子雷同的太多,解海龍渴望到城市以外透透氣,於是他將相機對準了山村,鏡頭裡很快定格下了山裡光腳上學的孩子,輟學在家割草餵羊的孩子,沒有書包紙筆的孩子,冰天雪地裡衣著單薄的孩子。照片累計到一定的數量,他開始思考這些孩子的生存狀況,為什麼這些孩子上不了學或者上學上得如此艱難?思考之後,他看待自己鏡頭的眼光有了改變,覺得鏡頭應該有更多的用途,「不該僅僅是記錄,它更該反映真實」。
1987年,他開始進行「中國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現狀調查」,那段時間,他的內心很純凈,全然忘了之前為逐名利挖空心思拍片那些事兒。他甚至為自己制定了苛刻的目標,一年跑30個縣,夏天往熱浪滾滾的南方跑,冬天往天寒地凍的北方鑽。幾年下來,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中國最偏遠、最貧困的地方,拍攝了大量的山村教育專題照片。僅1991年——1992年,他就跑遍了全國12個省份的28個縣。那張著名的《大眼睛》便是出自那段時間。
其實在安徽金寨遇到「大眼睛」蘇明娟之前,解海龍的鏡頭裡早已經定格了無數個渴望上學的大眼睛,「雖然眼睛不一樣,但是都是一樣『我要上學』的眼神」。「大眼睛」只是其中最觸動人心的一張。
照片背後的成長更重要
來寧夏同心的前幾天,解海龍剛剛見了「大眼睛」蘇明娟,她已結了婚,剛剛做了媽媽。那張著名的照片改變了她的命運。
拍完「大眼睛」之後,謝海龍在1996年,才第二次見到蘇明娟,當時她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她的父親告訴解海龍,自打希望工程將他女兒作為標誌性照片後,他家就每天能收到三四個匯款單。後來匯款多了,蘇明娟的父親不知該如何對付,乾脆將錢捐給安徽省金寨縣團委希望工程辦公室。「他不希望他的家永遠地被救助下去」,這件事對解海龍觸動很大,他說他原來就是一個追求功利,一心想出名的照相的人,但是通過「大眼睛」這件事,他覺得「陶冶了我的情操,凈化了我的靈魂。」這話他至今在各種場合也常說,「從不覺得矯情」,所以他在收到「大眼睛」收藏款30多萬元的那年,全部捐出去,在西藏蓋了一所「大眼睛」希望小學。他覺得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也讓他成長。
不僅如此,解海龍現在在做一件事情,他還在不斷拍他曾定格在他鏡頭裡的「大眼睛」、「小光頭」、「流鼻涕」、或是「烤小手」的成長變化,他要看看這些因他關注而改變命運的孩子成長的點滴變化,10年或20年後,他要讓所有的人從他們的變化中,看到希望工程結出的果實。
影像的力量
有人這樣評價解海龍的《大眼睛》:在20世紀中國影像史上,有3張照片發揮了巨大的社會作用,一是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一張是《雷鋒》,還有一張就是《大眼睛》。有資料記載,自「大眼睛「之後,截至目前,希望工程已援建17574所希望小學,資助學生超過420萬名,募集捐款達78.5億元。
解海龍認為影像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社會影響力,「並不單純是攝影師的敏銳,而是影像本身的力量」。1992年,成為《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的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量社會群體和重大事件報道。紀實攝影產生的影響力「有時是一盆涼水從頭到腳潑下來,有時是一股熱血噌地往腦子上沖」。他對1998年1月10日那天印象深刻,當天中午他和朋友在北京某飯館吃飯,突然屋子頂燈開始搖晃,意識到地震的他迅速撥通市地震局電話,弄到大概地震方位後,驅車前往張家口張義,成為到達現場的第一位記者,拍攝到了村民站在裂谷地帶上的照片,「現場很可怕,村民兩隻腿分叉在裂谷上,裂谷像手風琴,快速地分合」,照片第二天登上了《中青報》頭版的位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讓每一位看到圖片的人都恐懼自然無常,揪心災區狀況。之後,大批的志願者和社會救援物資運送到災區。
可以說,從那之後,解海龍才真切感受到了攝影的瞬間力量與震撼。為了傳遞這份影像的力量,如今解海龍又開始頻繁從事公益事業,通過分享他的拍攝經歷,讓更多的人去關注照片背後人物的命運和事件發展,然後有所作為。
「這就是我要成為媒介的原因,因為我想讓影像的力量爆發出來。」
關於寧夏攝影印象
說起來遺憾,在之前二十多年的鄉野拍攝中,解海龍的影像日誌里並沒有寧夏的痕迹。來寧夏,距今最近的一次是在2013年1月27日,他應中國攝影家協會與西吉縣文聯聯合主辦的「上圈組文學與影像跨界」活動的邀請,來了一趟西吉縣沙溝鄉陽庄村上圈組。
在上圈,他住在村民馬貴家裡。這個1973年出生的中年人,激發了解海龍記錄的激情。馬貴曾在外打工多年,在意識到上學的重要性後,毅然從城裡返回上圈組,專門陪伴孩子學習,並將城裡學到的文明禮儀一點一點教給孩子們。這種農村教育觀念上的改變,讓解海龍有了另一種記錄的訴求。他拍了很多,孩子刷牙,孩子照鏡子,孩子學習,孩子與父母長輩的交往。這是另外的一種教育的希望,解海龍希望通過影像能傳遞出來。
在上圈,他還結識了不少寧夏的攝影人,看了他們的片子,覺得很大程度上他們還是陷入一種「自我表達」的狀態里。他認為,寧夏雖然在經濟上屬於欠發達地區,但在攝影資源上卻擁有更多未被污染的原生態的東西,這就要求攝影人要先帶著本心去理解視域,多想想「為誰拍,為何拍」的問題,然後再定格瞬間。「說白了,就是片子要有情感、有溫度、有思想、有故事、還要有未來」,解海龍說,不要覺得拍了,攝影就完成使命了,攝影真正的魅力在於它能帶來改變,記錄改變,「照片背後的事,要遠比照片重要。」
而這些,恰恰就是7月6日在寧夏同心啟動的中國文聯文藝志願者和中國攝影家協會扶持的「寧夏攝影培訓班」開班儀式上,他與大家分享的拍攝心得。
※史林平攝影作品賞析·致力創意
※劉利華攝影作品賞析·《骷髏服飾》
TAG:攝影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