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神秘的三角形
18世紀由英國皇家地圖協會的繪圖員Eman Bowen所繪的《百慕大島及其周圍島嶼圖》,該圖是根據詳盡的調查資料繪製而成的, 且在圖上用文字描述了百慕大島的相關信息。該圖的有趣之處是百慕大島在圖上的位置方向,圖的正上方是東北向,所以豎著擺放的百慕大島的實際方位是東北—西南向
百慕大群島(下文簡稱「百慕大」)位於北大西洋的西側,由100多座大小島嶼及礁群組成, 是英國的海外領地,但擁有較大的自治權。百慕大境內沒有河流與湖泊,但雨水充沛,每戶居民都有蓄水池,基本能保證飲用水的供應。
百慕大的氣候全年潮濕溫和,雖地處北緯32°,冬天夜間的平均氣溫仍有14℃。與南方的巴哈馬相似,百慕大也有風景優美的海灘,其粉紅色的細沙和藍綠色的海水舉世聞名。除了旅遊業,金融業也是百慕大的經濟支柱,百慕大是舉世聞名的離岸金融中心。
1947年D. M. Kirkpatrick繪製的《百慕大島及其周圍島嶼圖》。該圖是一幅介紹百慕大歷史、風俗與地理的地圖,信息豐富,圖面漂亮,展示了百慕大的地域風情與歷史文化
大約在1503年,西班牙探險家胡安·百慕大航行至百慕大,隨後西班牙人便把百慕大用作鮮肉和淡水的補給站。1609年,英國派出一支艦隊前往補給其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詹姆斯鎮(今美國弗吉尼亞州東部的威廉斯堡),這支艦隊在途中遭遇了一場風暴,旗艦「海洋冒險」號被吹到百慕大附近,生還者便在百慕大生活,這大概是百慕大成為英國海外領地的起源。莎士比亞在他晚年的劇作《暴風雨》中寫到了這次海難,雖然劇情的主要發生地是他鐘愛的亞平寧半島上的兩座城那波利(那不勒斯)和義大利北部的米蘭。
今天,「百慕大三角」的知名度或許已超過了百慕大,這片廣闊的大西洋海域即是哈密爾頓、邁阿密和聖胡安(波多黎各首府)三地連線形成的三角地帶,包含了巴哈馬的首都拿騷和多數島嶼。從19世紀中葉以來,已有上百艘船隻和飛機在這片海域神秘失蹤。然而,也有人認為這片海域反覆出現的神秘事件只是幻想,科學調查沒有發現這一地區有何特殊的危險性,船員和飛行員仍可繼續穿過該地區。
20世紀以來,已有多部有關百慕大三角的科幻小說和電影問世,還有人將其與其他事件展開聯想。1999年,俄羅斯當代作家邦達列夫的一部政治小說《百慕大三角》出版,以蘇聯解體後的「十月事件」為背景,描寫了蘇聯解體後所發生的政治事件和社會生活現實。作者將俄羅斯比作一艘即將失去控制的駛入百慕大三角的巨輪,邦達列夫寫道:「俄羅斯的大船已航行到百慕大群島,在大西洋中間這個神秘的三角區一動不動地停住了…… 我親愛的祖國這艘航船的螺旋槳勉強轉動著,羅盤指針不動,儀器指向為零。」
※轉載及雜誌訂閱、購買,均請聯繫後台。文章選自《地圖》2016年第二期
TAG:地圖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