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提到中國的名校,多數人腦海中首先出現名字可能是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等等,但是還有一些學校,他們的實力與清華北大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在許多方面還更具優勢。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它們並不常常出現在公眾視野,對許多人來說仍有一定的「神秘感」,其中就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兩者同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系統,校名里又都有「中國」二字,加上兩校的發展歷史有交叉,許多人至今仍不能區分清楚。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兩所頗具神秘感的大學,到底具備如何的優勢與實力。

一、國科大與中科大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就名稱來看,其實國科大與中科大比較容易混淆,兩者在全稱中只有三字只差,

中國科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國科大」(UCAS,其前身是成立於1978年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也是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2012年6月,經教育部、中編辦批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並確立了「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的辦學方針。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科大USTC,於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於1970年遷至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中科大是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併入選「雙一流」中世界一流大學名單。而國科大並未入選上述名單,其原因主要在國科大正式成立於2012年6月,沒有趕上211、985等各種高校建設活動,許多人對國科大缺乏了解,這也是社會「名校情節」的根本原因,實際上無論學術和科研,國科大都是國家的中堅力量。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一、國科大:依託中科院資源,科研實力強勁

雖未進入985、211以及雙一流名單,但國科大仍然依託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研優勢和高層次人才資源,以其強大科研資源作為依託,迅速發展。

1)人才匯聚,科教融合

科研人才是一所大學最重要的資源,國科大共有27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853名教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千人計劃」學者523人,「百人計劃」學者1978人,研究生導師13700人,由此可以看出國科大深厚的人才積累和強勁的科研實力。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在校區分布方面,國科大由京內4個校區、京外5個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國的114個研究所組成。這所「大學校」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與中科院所屬科研機構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

2)培養方式獨特,注重科研能力

在培養方式上,不同於我國已有的「以大學為主體」的人才培養方式,「國科大」採取的以科研機構為主體、大學為基輔的協作模式,已經成為「科教融合」的典型育人模式。研究生教育依託科研實踐,科研工作得益於研究生培養,「國科大」正是在這種辦學環境中快速成長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中,「國科大」共有18個學科被評為「A+」, A檔學科數為30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三,僅次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3)導師制培養,以國家需求為導向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最近的消息顯示,國科大2018年預計招收398人,在京招收25人,包括綜合評價招收15人,統招統考招收10人。招生專業方面,除了數學、物理學、化學、環境科學、天文學、人文地理城鄉規劃等11個專業,國科大2018年新增網路空間安全專業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培養方式方面,國科大實行學業導師制。2018年計劃招收398名本科生,遴選了980多名導師,包括60多名兩院院士,24名千人計劃教師,289名『傑青』,都是教授級。學生進入國科大後,多輪雙向互選,確認導師。開學後進入到導師的課題組,進行科研訓練。

三、中科大:60年積累,向世界一流大學前進

「中科大」早期的發展路徑與「國科大」類似,都是依託於中科院強大的科研背景,走的「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路子。只是,作為首個由科研機構籌建的研究型大學,「中科大」的誕生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1)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中國當時的科技力量和綜合國力十分薄弱,難以適應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作為全國學術科研中心的中國科學院雖擁有眾多的高級科學人才,但急需補充優秀的後備力量,特別是國內新興技術學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當時從高等學校分配的畢業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中國科學院自身優勢,創辦一所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尖端技術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學,就成為科學院領導和許多科學家的共同構想。

2)首創「少年班」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1978年3月,經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大經過考試選拔智力超常的少年進校學習,探索在少年中成功培養合格大學生的經驗。首期少年班21人,平均年齡14歲,年齡最小的僅11歲。此後,部分高校也陸續開辦少年班。1985年9月,為把少年班經驗向普通本科教育推廣,中國科大仿照少年班辦學模式,開辦了「教學改革試點班」(「零零班」)。少年班與零零班統一管理,共同培養,學生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3)入選雙一流,推進前沿學科建設

2017年入選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同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揭牌成立,安徽省立醫院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前沿科技學科建設上,「中科大」將按照「11+6+1」的學科布局,重點建設18個學科,發展科大新醫學和科大新工科,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此外,科大還將整合現有學科,建立智能與信息學部,研究人工智慧與大數據。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總而言之, 「中科大」和「國科大」身上自帶的科研屬性,在 「少而精」的辦學特色下,兩所院校為我國的科技發展事業輸入大量優秀人才,國際化,與世界接軌是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創新驅動也將成為無論是科研、技術還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真正建立「雙一流」大學的重要因素。中科大與國科大,都在各自的領域澆灌與耕耘,雖然經常被用來比較,但正是如此,才能使得兩者競爭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